聯絡員離去后,楊啟源站在窗前,望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心中思緒萬千:自己作為穿越者,有其他人沒有的孤獨,為此她給自己唱《孤勇者》為自己打氣:
“……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沒錯,楊啟源自言自語:“每一個孤獨的英雄,不管是身處暗巷還是絕望,不管是逆風還是絕境,都能奮力為自己而戰,為夢想而戰。種花家正是由無數個孤勇者的無私奉獻而換來的幸福。而我們深深的知道,據說《孤勇者》這首歌,一經播出,在種花家廣泛流傳老少皆知,變成了一首全民共賞的“國民級作品”。并因其熱血的旋律、正能量的歌詞,在中小學課堂流傳甚廣。甚至變成了小學生的‘接頭暗號’。”
楊啟源想到這里,突然想變暗號了,要不就用《孤勇者》的歌詞吧。
與此同時,官家在房間里腦海中浮現出楊啟源的模樣,喃喃自語:“獨自一人……朕倒是要看看,你能堅持到何時。”忽覺身旁晏殊似在等自己吩咐,回過神來:“晏愛卿,你覺得楊啟源究竟在謀劃什么?”
晏殊望著官家:“能謀劃什么?”
官家食指曲起抵住下巴摩挲:“她心思縝密,行事向來謀定而后動……如今讓程氏兄弟和張載等人到汴京準備科舉考試,怕是目的不簡單。”
“準備科舉考試。”晏殊平淡地說:“要知道,從這里到汴京少說也要十天的路程,不早點到汴京,時間上來不及。對了,官家,我們還找楊啟源嗎?”
“找,當然要找。”官家轉過身來,神色莫辨,眼底深處卻有幾分不甘示弱的意味:“她越是這般藏頭露尾,朕便越是要將她揪出來。那你覺得她最在意的是什么?”
晏殊馬上回答:“莫過于改革。”
“那朕幫她這個忙,從這次科舉考試題目入手,”官家神色變幻不停,時而皺眉時而舒展,忽地話鋒一轉:“晏殊,你說,若是讓你出幾道題,考一考天下學子,你會如何出題?”
“臣不太會出這類題。”晏殊實話實說。
“無妨,”官家隨意地擺了擺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朕只是想聽聽你的想法。就拿楊啟源的那些文章小說來說,你覺得其中哪些內容適合作為考題?”
晏殊一邊回憶下文章小說的內容,一邊回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嗯……”官家雙眸微闔思忖片刻,再次睜開時眼底多了幾分贊賞:“此句甚妙,以此為題,倒也能看出學子們的見解與才學。”略微停頓,似笑非笑:“晏愛卿以為如何?”
晏殊點點頭:“可以。”
官家頷首表示贊同,踱步沉思片刻后,眼底閃過一抹狡黠:“那若是再加一題,以“改革之利弊”為題,你覺得又會如何?”
“好的。”
“如此甚好。”官家嘴角勾起若有似無的笑意,神色莫辨,心中已然有了一番計較:“晏殊,這兩道題便交給你去擬了。”隨后,神色嚴肅,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這兩道題看似簡單,實則暗含深意,朕要你務必仔細斟酌,莫要出差錯。”
晏殊點點頭,行了禮之后退出,為科舉考試出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