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源吃完飯后,打算先散步,再回自己院中睡覺。
“對了,”楊啟源轉頭問旁邊的小竹:“剛才官家說,貓藏起利爪偏說自己是兔子,是什么意思?”
小竹呵呵一笑:“前不久,御花園里有只小白兔被貍貓抓傷了腿,現在還關在籠子里養傷呢。”
楊啟源聽后聲音輕得像嘆息:“所以啊,兔子的利爪,從來都不是為了傷人,是為了活命。”隨后,告訴小竹她無數次見過宮廷外的兔子,甚至蹬死老鷹。
小竹自然提起興趣,楊啟源也在描述:一只老鷹在低空打了個盤旋,斜著身子,向野兔俯沖下來。老鷹張開爪子去抓野兔的脖子。眼看就要抓住了,野兔敏捷地往旁邊一跳,躲開了。
它并不逃走,反而逆著老鷹跳過去,跳得比老鷹還高。老鷹盯著野兔不放,扇動著有力的翅膀朝野兔身上打去。
忽然,野兔不動了,四腳朝天躺在地上。那只老鷹猛撲到野兔身上,要啄它的眼睛。突然,野兔彈出后腿,重重地踢老鷹的肚子,一連幾下,踢得老鷹撲棱著翅膀,一頭栽倒在地上。
原來野兔用巧計踢死了老鷹。再看那只野兔,它一轉身爬了起來,抖了抖毛,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飛快地跑了。
這就是兔子蹬鷹。后來,人們用兔子蹬鷹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以守為攻,反敗為勝,也可以形容一個人不畏艱難,沉著,以弱勝強,有氣概。
“好啊!”小竹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但隨后提出疑問:“可老鷹那么大,捉一只小兔子輕而易舉,怎么最后反被蹬死了呢?”
楊啟源笑了笑,說:“下面我們切換成老鷹的視角:你要捉一只在地上奔跑的野兔,最開始肯定從天空中俯沖下來,這種俯沖自帶慣性,會繼續往地面沖,這時抓到兔子還好,可以將兔子拖起來;抓不到,兔子跳起來順勢在鷹的翅膀骨頭上面蹬一下,借助鷹的骨頭硬度可以二次跳高,這個高度鷹是抓不到的,這時落地直接逃跑,而鷹的骨頭本來就是中空的,被兔子蹬的瞬間骨頭承受了整只兔子的重量,骨頭輕的只是被踩傷,重的骨頭有可能直接斷掉!斷掉要不直接死掉;要不鷹的翅膀被踢斷,踢斷翅膀,鷹基本上就沒法捕食只能等死了。”
小竹說:“以前認為兔子看起來人畜無害,甚至還有些軟弱可欺。”
楊啟源笑了笑:“可若是兔子只有被欺負的份,也不會在大自然中生存如此之久,并且繁衍出龐大的族群。狡兔三窟,動如脫兔靜若處子,兔子蹬鷹等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兔子的另一面,迅捷聰慧與勇敢。
還記得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身陷白登之圍,為了脫困,劉邦不得不花費重金賄賂匈奴閼氏方才脫困。戰后,漢高祖劉邦冊封漢家宗室女子為公主,遠嫁匈奴,并且每年還要送上大批金銀珠寶、糧食酒肉,彼此約定: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
面對冒頓單于寫信求娶呂后,言辭輕佻的侮辱,整個漢廷也只能謙卑的口吻回信,以求邊境的安寧和內部的休養生息。漢初如此的忍辱負重,終于在67年后,漢武帝即位后,發動對匈奴的大決戰,直接打殘了曾經威勢赫赫的匈奴。
漢高祖、呂后、漢文帝、漢景帝,幾代帝王帝后的隱忍,戰略性示弱,為漢王朝贏得七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積蓄的力量在漢武帝時期徹底釋放。當衛青、霍去病率領的鐵騎橫掃漠北時,或許那個時候,匈奴人才會驚覺:溫順的兔子皮下,藏著鋒利的爪牙。兔子急了會咬人,何況這兔子本就來自種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