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望著滔滔江水,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袖邊玉佩,江風卷著水汽打濕他的鬢角,卻絲毫未覺。半晌,他忽然轉頭看向楊啟源,眼底帶著幾分探究:“依你看,這天下的‘天時地利人和’,如今占了幾樣?”
楊啟源彎腰拾起一塊扁平石子,側身朝江面擲去。石子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連跳三下,才沉入水中。“官家是想問,眼下是不是統一天下的時機?”她直起身,夕陽的金輝落在她發梢,“曹操能成大業,不止占了天時地利,更在于他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破了舊規矩,才立得起新章法。”
官家眉峰微蹙,似在咀嚼這話里的深意。岸邊蘆葦被風吹得沙沙作響,遠處傳來晚歸漁舟的櫓聲。“舊規矩……”他低聲重復,忽然輕笑一聲,“楊娘子這話,倒像是看過幾百年興衰似的。”
“史書里不都寫著么?”楊啟源仰頭看他,目光清亮,“秦滅六國,靠的不是祖宗禮法;貞觀之治,也不是守著隋末的爛攤子等來的。”她忽然哼起《歷史的天空》里的調子,“‘聚散皆是緣,離合總關情’,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最終定局的,從來都是民心向背。”“若朕想做那個破規矩的人呢?”他忽然問道,聲音壓得很低,卻帶著不容錯辨的認真。
楊啟源踮腳摘下一片蘆葦葉,卷成哨子吹了聲輕快的調子:“那得先讓百姓覺得,新規矩比舊規矩暖肚子。”她晃了晃手里的蘆葦哨,“就像曹操燒了降書,不是因為大度,是他知道,人心比一紙書信金貴。”
官家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無的笑意,直起身來,雙手負于身后:“那楊娘子可是無論前朝還是后宮都在點火。”
“點火?”楊啟源又用迷茫的眼睛望著官家。
“楊娘子可是在馬車上與小竹說了一天的悄悄話,這話卻被趙猛聽了去,又轉述于朕,楊娘子說,這算不算是點火?”
“我們只當吃瓜群眾。”楊啟源滿不在乎道。
官家被楊啟源的話逗得忍俊不禁,先前佯裝的嚴肅頃刻瓦解:“若真是吃瓜群眾倒也罷了,可朕瞧你與小竹談論之事,”微微俯身直視著楊啟源,言語溫和卻不失帝王的威嚴:“句句不離宮廷,還打趣朕與皇后,想拿朕的家事當戲看。”
“不好嗎?”楊啟源調皮的歪得頭問。
官家看著眼前調皮的楊娘子,更堅定將她放在眼前,時不時看著她。只是這一決定必須是回到汴京宮廷內才能對外宣布,于是接著說:“只是,你對《三國》之事如此熟悉,這《三國》究竟是怎樣一本書,能否詳細與朕講講?”
楊啟源微微福身:“官家,這《三國》講述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魏、蜀、吳三個政權相互爭斗、興衰交替的歷史。書中人物眾多,各有其獨特的性格和謀略。像諸葛亮,智慧超群,為蜀漢鞠躬盡瘁;曹操,雖被世人褒貶不一,但他有著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還有那關羽、張飛、趙云等武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官家聽得津津有味:“楊娘子,聽你所言,這《三國》當真是一部奇書。只是,朕好奇,你從何處得知此書?”
楊啟源心中一緊,她不知該如何回答。思索片刻后,她笑著說道:“官家,這是啟源家中長輩所講,啟源自幼便對這些故事感興趣,所以記得比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