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假,梁慧心一點都不敢放松,一大早她就背著琴來到了咖啡廳,趁著假期她要求致遠給她加課加訓,她的《二泉映月》已經練了一個半月了,但是六段的曲子她竟然就只拉完了第一段,無論她怎么練習,致遠都不滿意,就是不放她往下走。
8:45致遠打開咖啡廳的鐵閘的時候,慧心已經站在外面等候許久了。
“這么早?不是跟你說了下次如果來早了,發信息給我來開門嗎?你還可以早點進來練會兒。“致遠問道。
“沒事,梁老師,我也沒來多久,是我來早了。“慧心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其實致遠知道,但凡是給慧心加課,只要是9點的早課,慧心最遲8:30就來了,偶爾會在對面的118咖啡店吃個早餐,這也是賣Rojak的羅金福說的。
“上去先自己練練。”致遠說,“我泡點茶。”
慧心自己上了樓,進了琴房。她快速地打好松香,調好音,開始了活指練習。等活動開了,致遠拿著自己的保溫杯也進來了。
“來吧。“致遠坐下來,習慣性地推了推眼鏡。
慧心低頭沉吟了一會兒,緩緩開始了自己的演奏。《二泉映月》的第一段奏完,她抬起頭等待著致遠的評價。
“你自己覺得怎么樣?”致遠問道。
慧心害羞地一笑說:“還可以?”
致遠也笑了起來說:“你說得很不肯定啊!上節課我說了你什么毛病,你還記得嗎?”
“你說太柔和了,沒有風骨。“慧心答道。
”是,你今天又太矯枉過正了。今天這段拉得太硬,太緊,揉弦的頻率也太快了,聽起來非常現代。我聽不到那種蒼老的聲音。你要再松一點。明白嗎?“致遠問道。
慧心的眼神里有一點點疑惑和迷茫。致遠嘆了口氣,順手拿起了自己二胡,示范了起來,一邊示范一邊說道:“這個勁道是蘊含在里面的,是很含蓄的力量,它不是現代曲目那種很點狀,很顆粒的東西,你要能撐得住。是松的,但是也有力。你再試試。”
慧心有些喪氣,她勉強地又拿起二胡,再來了一遍。還沒拉完兩句,致遠便打斷了她道:“你覺得你這遍跟之前那遍有差別嗎?”
“對不起,我再來。“慧心冷靜了幾秒,又開始了演奏。這回才六個音,致遠就喊了停。
”你把琴放下。“致遠嚴厲地說。
慧心低著頭,緩緩地把二胡放在了地上。
“慧慧,你內心對于這首曲子是不是有抵觸?“致遠問道。
慧心不敢吭聲,既沒點頭,也沒有搖頭。
“你不喜歡《二泉映月》是不是?你說實話。“致遠追問道。
這下慧心才終于點了點頭。
”為什么?“致遠問道,“這首曲子是我們二胡上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也是曾經讓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痛哭流涕的曲子,非常有神韻和內涵。你為什么會不喜歡?”
慧心咬著下嘴唇不敢說話。
“那你喜歡什么?就喜歡現代曲目是嗎?那些快的,炫技的?“致遠地問道。
慧心輕輕地點點頭。
“可是現代曲目,你拉得并不好。或者說……很爛。“致遠嚴厲地說。
慧心的肩膀抖動了一下,眼淚默默地從她的眼眶里流了下來。
“二泉是我逼你練的,因為這是你現在最缺乏的。你喜歡現代曲,但是慢板慢板沒深度,快板快板老失誤。就是因為光練這些東西,人容易浮躁。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傳統曲子就是我們老一輩故意作(zuō)出來為難你們的?你心里這么抵觸,怎么可能練的好琴?“致遠責問道。
“沒有,梁老師……”慧心哽咽道,“我只是覺得……”慧心欲言又止。
“覺得什么?你說,我不罵你。”致遠問道。
“我只是覺得,因為阿炳一首《二泉映月》,我們拉二胡的永遠都給人一種街邊乞討的印象,一輩子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我……我不喜歡這樣的民族經典。”慧心終于勇敢地說出了心里所想。
“你拉琴為什么要在乎普通人對你的印象?“致遠提高了聲調,”因為別人的誤解,你就要去否定一首民族經典?我叫你好好讀書,就是為了能讓你有獨立的思考,到頭來,你還是讓別人左右了你的喜惡。“致遠失望地說。
“正是因為我讀了,我才覺得……阿炳可能不是一個那么……那么偉大的人。我……“慧心看著致遠緊鎖的眉頭,聲音又弱了下去,欲言又止。
“他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和你走不走心演奏一首作品有關系嗎?“致遠責問道,“作為一個專業的學生,你沒有資格去挑選作品,你什么都要學,都要練。挑食對于健康是沒有好處的。你以為你一味地練技術,技術就會直線上升嗎?你對于技術的理解未免也太膚淺了!我逼你練二泉,是為了訓練你的控制里,磨練你的性子。希望你能把演奏的空間再擴大一些,再沉穩一些。好說歹說,一個多月了,你都練了些什么?你太讓我失望了。”
慧心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滑落下來。
“我以為你要加課會有什么長進。你這樣抵觸,還來上課干嘛?“致遠嚴厲地說。
慧心非常委屈地說:“我知道我技術差呀……控制也不好……我也心急呀……可是二泉練了一個多月了還是這個樣子,真的很難呀……也很耽誤時間……”
“磨刀不誤砍柴工。你以為你現在發瘋地每天八個小時地去練快速炫技的東西就會有質的飛躍?你的問題根本不在練琴的長短上,在你的心態上。這個階段,與其說是練琴,不如說是煉心。”致遠說。
慧心哭得抽抽嗒嗒地說:“我其實……好懷念我剛來星洲讀高一上學期的那會兒,您讓我拉《查爾達斯》的時候,我三周多沒把快板和人工泛音拉下來,于是您罰我回去一周練一千遍……一千遍,我每天要練7個小時才練得完。但是真的一周,我就把《查爾達斯》練下來了。”
“那時候跟現在不同,《查爾達斯》是小提琴一直曲目,它要的就是準確,準確,再準確,干凈,規整。這樣的作品它的素材是塊狀的,對于附中的學生來說就是練。而你現在站在什么階段了?梁慧心,你還希望我用附中的要求來要求你嗎?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致遠喝道,“回去吧,下課。”致遠失望地說。
慧心收好自己的琴,一邊擦著眼淚,一邊下樓。言蹊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慧心關切地迎了上來說:“喲!這是怎么了。慧慧,挨罵了?”
慧心咬著嘴唇點點頭。正說著,致遠也走下樓來。他冷冷地看著慧心,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道:“你還很委屈是不是?還不回去練琴?這周你把所有其他曲子都給我停掉,什么時候你把二泉拉好了,什么時候我把其他曲子還給你。”
慧心聽罷哭得更厲害了。言蹊瞪了致遠一眼道:“好了,罵幾句行了。怎么沒完沒了的。”她轉身從吧臺上拿了幾張紙巾遞給慧心說:“走,師母送你出去。”
言蹊挽著慧心慢慢地走向地鐵站,她慈祥地說:“梁老師啊,就是這個臭脾氣。但你也知道,他只有對你這樣,畢竟你是他唯一的專業學生。”
慧心點點頭,無聲地抹著眼淚。
“愛之深,責之切吧……你別怪他。”言蹊安慰道。
“是我不好……”慧心嗚咽著說。
“不,慧慧是個好學生。梁老師經常跟我夸你,當然你也有你的問題和不足,這也是梁老師著急的地方。別把自己逼得那么近,松弛下來,享受音樂,別把自己喜歡執著的東西變成一種痛苦。明白嗎?”言蹊開導道。
“嗯……”慧心點點頭道,“夏老師,您別送了,回去吧。我自己可以回去的。”
“嗯!路上注意安全。回到宿舍報平安!”言蹊又囑咐道,她目送著慧心走進地鐵站,才轉身回家。
慧心習慣性地走向了站臺的最尾端,她總是強迫癥地坐最后一節車廂。她找了個空座位坐下來,頭靠著車窗閉上了眼睛。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來上課,她倦了。突然她被手機的震動驚醒,她看了看手機,是致遠發來的短信:
梁慧心同學,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卡在了瓶頸,但是怎么都突破不了自己?其實看到今天的你,我會想到曾經的自己。成為一個演奏家不容易,都是突破重圍,變成更好得自己。我今天的話說得重了,但也是為了你好。自古華山一條路,走到這個階段很不容易,還望你繼續努力,勇攀高峰。
看到老師的短信,慧心又哭了起來,但是慢慢又有了如釋重負的感覺。
咖啡廳里致遠正在跟言蹊抱怨:“現在的孩子真是草莓族,我也沒說什么過分的話吧,她就哭得稀里嘩啦的。罵完了,還得發短信去哄?!我那個時候要是敢有抵觸,你爸早就把我踹出去了。”
言蹊道:“時代不同了梁老師!這個時代的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困難,他們現在的壓力和環境的惡劣,跟我們那個時候一不一樣啊!怎么樣,她回復了嗎?”
正說著慧心的短信也進來了:
謝謝梁老師,很抱歉今天學習態度不好,惹您生氣了。我一定好好練琴。
言蹊搶著先看完了道:“你看,多好的孩子啊!這一代已經很難得了!你還這么罵人家。”
“沒罵,沒罵!”致遠狡辯道。
“罵沒罵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就做個孤家寡人吧!”言蹊陰陽道。
三月春假一周,菁華中學的職場實習體驗項目也正式在中三的學生們中間開展起來。職場體驗項目是菁華中學已經推行了二十年的活動。主要是讓全國一些比較特有的工作場所,以及學校有條件的校友和學生家長在自己的公司里,提供一些工作的機會讓中三的學生去體驗實習。當然這些工作也不是什么很正式的工作,也大多不會有薪水。畢竟中三的孩子還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內容。主要的目的也是讓他們體驗一下不同的職業,能激發他們的理想和志向,將來成為社會的棟梁。好像醫院觀摩,律師行拎包跟班這種特別高大上的行業,動物園水族館飼養員、監獄前臺接待員這種比較稀有特殊的項目,總是非常受學生們喜歡。鄭五生的五聲企業也在鄭多的要求下,這幾年一直提供樂器琴行倉庫保管員和銷售人員的體驗活動。今年鄭多剛好中三,她對旁的一些東西都不感興趣,干脆主動要求,自己去自己家的琴行體驗一下倉庫保管員、樂器維護人員的工作。
隨著電商的興起,給實體零售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幾年五聲的生意是真的不好做。除了學校華樂團的部分訂單,以及老客戶一直的幫襯,個體的零售十分蕭條。又加上疫情反復,大環境不景氣,學校縮減支出,第一個就會關掉指導老師隊伍龐大、樂器種類繁多的華樂團,五聲即將面臨著撐不下去的危機。特別是鄭五生已經年過七旬,獨子鄭瑞和兒媳婦都是星洲華樂團的演奏家,從樂團到教學都有著很可觀的收入,因此二人都勸鄭老早日退休,享享清福。鄭五生一直苦苦支撐著這個門店,無非也是因為老朋友們的感情。
星洲從1920年代星洲儒樂社開始才慢慢有了華樂團體。早年的華樂人是從南音、潮劇、廣東音樂中成長起來的。鄭家是潮州籍,鄭五生的爺爺就下南洋來到了星洲。五生有四個哥哥,三個姐姐,童年生活非常貧苦。哥哥姐姐有的被送進了戲班,才能有口飯吃。但也是因此自幼他就埋下了傳統藝術的種子。
鄭五生開的“五聲企業”已經是經營了快50年的老店了,三十年前搬來市中心的文化書城二樓,門店不大。雖然已經陳舊,但被五生收拾得井井有條的。玻璃門的把手上掛著一串小風鈴,這樣顧客進門的時候,風鈴聲會提醒老板來了客人。店內四周的墻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華族樂器,胡琴、琵琶、中阮、柳琴一應俱全,玻璃櫥柜里還陳列著笛子、嗩吶以及各種樂器配件。角落里放著一臺揚琴,還有疊到天花板的鼓。門口有一個書架,下層放著各式樂譜書籍,上層放著一些老雨果唱片出的華樂專輯。
五聲企業的斜對角有一個老字號的香港點心鋪子叫“好運來”,五聲退休的老朋友們經常聚集到點心鋪子里看報紙喝早茶,也時常給五聲打包點心和和鴛鴦奶茶。除了這些老朋友,也有許許多多華樂圈的年輕人喜歡時常來店里坐坐。他們很多是鄭五生年輕的時候在各個學校的華樂團指導過的學生,也有些是在店里受過他恩惠的老顧客。五聲企業的樂器賣的非常平價,主體還是各個品牌和制琴師的初中級產品。偶爾進一兩個高端的樂器,總是要掛很久才會賣出去。畢竟放眼全世界,華樂還是小眾,在星洲來說,華樂的圈子真的不大,各個學校的華樂團和業余學生是中流砥柱。
早年玩華樂的學生家境大多不富裕,大家用不起特別昂貴的樂器。而五聲的宗旨就是讓人人都能買得起自己的樂器,因而一些大陸的大廠拋來橄欖枝,希望打入星洲市場,邀請五聲作為總代理商的時候,鄭五生沒有答應。如果五聲轉型只做高端樂器,壟斷指定品牌的銷售渠道,那許許多多家境拮據的孩子就更加沒有辦法接觸到華樂。傳統藝術的傳承不能只靠金主,這是鄭五生一直的信念。因此受過五聲恩惠的孩子們時常會來店里看望鄭老師,鄭老師就像他們的爸爸、爺爺,看著他們一個個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有的可能做的是跟華樂毫不相干的事情,但是還是會在某一天機緣巧合地想起當年坐華樂團的日子,感念老一輩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
鄭多坐在柜臺后面刷著自己的手機,門口的風鈴聲響起,她伸頭一看,是個穿著FoodTiger制服的送餐員。
“誒?我們沒有叫外賣。“鄭多喊道。
送餐員一手掏出手帕擦著頭上的汗,一邊笑嘻嘻地說:“請問鄭老板在嗎?我來買五根琵琶的一弦。”
鄭多聞到了他一身的汗臭味,微微有點皺眉問道:“一弦是高音A還是低音A?“
“高音的,高音的!在這里,已經準備好了。“五生從背后的庫房里走出來,手上已經包好了五條琵琶弦,遞給了送餐員。
送餐員看著老鄭笑了起來說:“還是二十塊嗎?“
”是的,還是二十。“五生笑呵呵地說。鄭多正想說些什么,五生給了她一個眼色,制止了她,又問道:”最近練得還是那么勤快,弦又斷了這么多?“
送餐員不好意思地點點頭說:“是啊,今年準備參加考級試試看,練的多一點就斷了很多,快沒有庫存了,剛巧外賣送到樓下,順便過來買幾根。”
“真好,祝你考級成功!”五生說道。
送餐員接過弦,塞進了自己的腰包里,又從腰包里掏出20塊現金給了五生,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等送餐員走遠了,鄭多才埋怨地問五生道:“四塊一根,幾乎就是成本價了誒……阿公,你這樣賣還怎么做生意?”
五生笑呵呵地拍了拍鄭多的肩膀說:“這個送餐員叫富順,剛才發信息給我說他會來買五根琵琶弦。老朋友了。“
“阿公怎么還認識外賣員的?“鄭多疑惑地問。
”他小時候家里困難,沒有機會學一個樂器。雖然是個男生,偏偏就對琵琶非常感興趣。好不容易攢了一點錢,就來我們店里給自己買了一把最初級的琵琶,那時候就認識了。他琵琶完全看視頻自學的,能努力地堅持練習八年,這種精神非常讓人敬佩不是嗎?”五生認真地說。
鄭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卻又嘟起嘴巴說:“可是,那也不能成本價賣啊!我們是做生意誒……”
“沒事,阿公就快干不動了,這個鋪子你爹地不愿意頂下來,遲早是要轉手的。我倒是希望能幫的上真的熱愛華樂的年輕人。華樂的未來在你們手上。“五生說道。
”阿公,不要說這么喪氣的話嘛!”鄭多抱怨道,“你還有我啊!”
五生開懷大笑起來道:“你?你才十五歲,我都不知道五聲等不等得到你長大。再說,你成績這么好,有那么多選擇,我相信你媽咪也不愿意你只是做個開琴行的。”
鄭多不服氣地說:“我才不管媽咪同不同意,她和爹地不也是華樂演奏家嗎?為什么會看不起開樂器店的?”
“行了,你收拾一下準備回家。不然你媽咪又要生氣了。等下佳音老師會帶學生來挑琴,之后樹人中學華樂團的校友們要來店里看我,他們最近要搞一個校友團十周年音樂會,他們會幫我收檔的。你早點回家。”五生說道。
“為什么阿公店里總是這么熱鬧哦?大家把這里當作巴剎還是咖啡店嘛,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還一直在店里吃東西……”鄭多嘟著嘴巴說。
鄭多前腳剛走,羅佳音就帶著蘇又男來到了店里。蘇又男是騙了父母說學校下午有強制的補課,才能跟佳音跑出來的。
羅佳音推門進去,又男緊緊地跟在佳音身后,即興奮,又忐忑。
“誒?這不是又男嗎?“鄭五生驚喜地說。
“鄭老師好!“又男深深地給鄭五生鞠了一躬,吃驚道,”鄭老師還記得我!“
“記得!記得!我們文殊小學華樂團的孩子我都記得。特別是非常用功的小琵琶。鄭老師自然記得!還沒老糊涂呢!”鄭五生呵呵地笑了起來。
“鄭老師,我們今天從哪里開始?”佳音直截了當地問道,突然又低聲說道,“又男不可以出來太久,您知道的。”
“明白明白。”鄭五生嚴肅地點點頭,他把佳音和又男迎進了庫房里。三個人把角落頭貨架最下面的幾個大紙箱都拖了出來,頓時漫天飛舞的都是灰塵。
鄭五生把紙箱都打開,里面有好幾個裝在帆布袋子里的琵琶,箱底還有各種各樣的琵琶軸。他對佳音說道:“琵琶我不熟,這里面應該有四五把琵琶,但是都沒有上弦,軸也掉出來全部亂掉了。我需要你幫我把軸都歸位,把弦都上了,簡單地做一下清理,然后給又男選一把好一點的帶走就好。“
“謝謝鄭老師,謝謝了。”蘇又男又鞠了一個躬。
“不要客氣孩子。你也要謝謝你羅老師,她為你真的很上心。”鄭五生慈愛地說,他看到又男的眼眶紅了。
“好的鄭老師,這里交給我,您去忙。”佳音爽朗地說,“給我一塊抹布就好。”
鄭五生給佳音拿了一塊干凈的毛巾,然后指著另一邊的一個小箱子說:“琵琶弦都在那個箱子里,走的時候你給又男也帶一套備用的。”
“好嘞!“佳音感激地說。
待鄭五生走出了庫房,佳音和又男蹲了下來。佳音把琵琶一把一把從袋子里取出來,平放在了地方,她吩咐又男把琴軸都拿出來,按照形狀顏色和質地排列好。她仔細檢查著每一把琵琶說:“這兩把是便宜的花梨木琵琶,雖然是初級琴,放得時間有點久,但是可以用。普通的紅花梨不是什么名貴的木材,配的也是木質軸,就是那兩幅。”佳音指著又男手邊八個木制的麻花軸道。
“這三把是雞翅木的,料子稍微好一點。“佳音拿抹布使勁兒擦著面板上的灰,“這把的品掉了兩個,需要補,你去箱子底部看看,有沒有脫落的品。”
又男趕緊又回到箱子邊,還真的在一個紙箱的底部找到了三條品。
“你先收好,看起來還有一把也掉了。”佳音囑咐道,她看著其中一把道,“你看這把的軸三個都在,這一個型號軸都是六角的,尾部鑲了牛骨,你把有牛骨的幾個都拿過來,我們把這一批裝好。”
佳音看著最后一把琵琶道:“這個是紫檀木的,不過不是非常名貴的紫檀,大概是非洲的二號檀,你看背后還有一些簡單的刻字和雕花。就是可惜面板有水漬,看起來還是星洲的氣候太潮濕了,放在庫房壓箱底太久了,面板全花了。不過你看它的軸,這是白牛角的。如果不是年久失修,這把琴不便宜。水漬倒是不影響聲音,就是不好看。可惜。”佳音遺憾道。
蘇又男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今日跟著佳音來這里整理庫房,真的學到了很多。
佳音給每把琵琶都一一上了弦,也調好了音。她和又男一起把六把琵琶都搬到了庫房外面。
“這么快就全弄好了?太厲害了!”鄭五生由衷地稱贊道。
“主要是羅老師厲害,我都沒幫上什么忙。”蘇又男不好意思地說。
“你已經幫了很大的忙了。”佳音拍拍她的肩膀說。
“羅老師要不要來一曲?”鄭五生嘿嘿地笑了起來。
“想聽嗎?”佳音看著又男說。
又男星星眼地拼命點頭。
佳音拿起那把紫檀的琵琶,沒有帶義甲,直接用自己的指甲彈了起來,是一首簡單的《陽春白雪》。又男專注地聽著,入了迷,身體也跟著曲調搖擺。五生欣慰地看著佳音,又看看又男,默默地拿起手機拍起錄像來。
一曲奏罷,又男幾乎要把手掌都拍爛了:“太好聽了,太有感覺了,真的好有味道!”
佳音會心一笑說:“你好好練,有一天也可以。”
鄭五生關掉了錄像,笑瞇瞇地看著佳音說:“就這把吧,送給又男了。”
佳音趕忙搖頭說:“那怎么可以?這把是最貴的,即使有水漬也可以賣五六百星幣呢!”
鄭五生搖搖頭說:“正是因為有水漬,大概率它賣不出去了。放在這里積灰,改天清倉了也是要一兩百塊賤賣,倒不如今日送給有緣人。”
“清倉?鄭老師你不打算做下去了嗎?”佳音吃驚地說。
“暫時還做,但是也不知道能撐到哪一年,你知道的,這行越來越難做了。現在都流行網絡直播帶貨,琵琶也好,二胡也好,樓下馬路對面剛開的沒一年的金石琴行都請了人幫忙做直播,開網店,送貨上門。這就是你們年強人說的,好卷啊!”鄭五生無奈地說。轉而他又欣慰地說:“謝謝你們這些老顧客了,還有學校的訂單支撐著,不然可能疫情期間我就已經關門大吉了。”
“是啊!”佳音感慨道,“我記得小的時候第一把琵琶,也是傅老師領著我來您這里買的,就是那個雞翅木的同款,我現在還記得。”
“世界變化的很快,我們老一輩遲早會淘汰在歷史的長河里。但是有你們這些后輩在,我們也能安心地退休了。”五生看氣氛有點沉重安慰道。他小心地把琵琶裝好在袋子里,又塞進去了一套琴弦和一副指甲,遞給又男道,“恭喜你今天有自己的琴了。希望你好好珍惜,我和羅老師的心意。”
蘇又男欣喜得有些微微顫抖,眼淚已經從她的眼眶里流了下來。她說不出話地一個勁兒地點頭。
“傻孩子。”佳音也紅了眼眶,她一把攬過又男,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道,“我知道你家里不方便練琴,你的琴我給你保管。你知道我家的地址的,離你們家雜貨店不遠。我已經跟我爸媽說好了,你每天放學回家之前,路過我家都可以來練會兒琴。當然我也衷心希望有一天,你可以堂堂正正地把琴帶回家,不用再偷偷摸摸地練。”
“謝謝羅老師。”佳音又哭了起來。
佳音領著又男出去的時候,樹人中學的校友已經走到店門口了。鄭五生老遠就能聽到他們的說笑聲,還是當年學校里的那幫孩子啊!五生感慨道。也許不是每一門傳統藝術都會被現代審美所接受。但是但凡還有一個可以欣賞傳統之美的,它就會頑強地傳承下去,等待來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傳統曲目通常指在特定文化或地區中歷史悠久、代代相傳的音樂、戲劇或舞蹈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該文化的藝術特色、歷史背景和社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傳統曲目可以是民謠、古典音樂、戲曲、舞蹈等,常通過口傳或師徒傳承得以保留。例如,中國的京劇、西方的古典交響樂、印度的拉格等都是典型的傳統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