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指腹為婚?開什么玩笑!
大楚王朝,這是一個表面繁華昌盛,實則暗潮涌動的國度。都城長安,作為王朝的心臟,熱鬧非凡。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街邊的茶館里,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前朝秘事,那抑揚頓挫的語調,配合著生動的表情,引得一群百姓圍坐在一起,聽得如癡如醉。然而,在這太平表象之下,朝堂之上卻暗藏玄機。
皇帝生性多疑,猶如驚弓之鳥,對權力的掌控欲達到了極致。他忌憚手握重兵的靖王蕭煜,視其為心頭大患。靖王蕭煜,年紀輕輕便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威名遠揚。他麾下的將士,對他忠心耿耿,其軍事力量不容小覷。皇帝擔心靖王擁兵自重,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因此時常對靖王的一舉一動加以監視。而朝中大臣們,為了在這復雜的朝堂局勢中謀求一席之地,各自結黨,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利益集團,彼此之間爭斗不休。他們在朝堂之上明爭暗斗,互相傾軋,使得整個朝廷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
林槿妙,蘇府的千金,在長安城里赫赫有名,人送外號“妙霸王”。她性格活潑開朗,行事灑脫不羈,仿佛一陣自由的風,不受任何規矩的束縛。她最討厭那些繁瑣的禮儀規矩,認為它們是禁錮人自由的枷鎖。此刻,正值午后,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林槿妙愜意地躺在自家花園的搖椅上,嘴里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手上捧著一本話本,身旁的石桌上擺滿了精致的點心。那點心造型各異,有的如盛開的花朵,有的似靈動的鳥兒,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丫鬟小翠像只歡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過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嚷嚷道:“小姐,小姐!您快聽聽,街頭又有新鮮事兒啦!聽說城東的張公子為了討美人歡心,大庭廣眾下扮起了猴子,那模樣,滑稽得很!”
林槿妙嘴角一勾,露出一抹俏皮的笑容,調侃道:“這張公子,倒也有趣,不過比起本小姐的那些趣事,可就差遠啦!想當年,本小姐女扮男裝去參加詩會,把那些自詡才子的人耍得團團轉,那才叫精彩呢!”
這時,蘇府管家神色匆匆地走來,臉上帶著幾分凝重,說道:“小姐,老爺請您去書房一趟,說是有要事相商。”
林槿妙放下話本,伸了個懶腰,滿不在乎道:“知道啦,這老頭子,又有啥事兒找我。小翠,走,陪本小姐去看看。”
兩人來到書房,林槿妙大大咧咧地坐下,順手拿起桌上蘋果咬了一口,含糊道:“爹,您找我啥事啊?沒啥要緊事兒,我還忙著聽小翠講趣事呢。”
蘇父坐在書桌前,神色嚴肅,眉頭緊鎖,看著林槿妙,猶豫片刻后緩緩開口:“槿兒啊,你也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了,有些事,為父也不能瞞著你了。”
林槿妙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坐直身子,好奇問道:“哦?談婚論嫁?爹,您是不是給我找了個如意郎君?快說來聽聽,是哪家公子,能入您法眼。”
蘇父深吸一口氣,說道:“槿兒,你和靖王蕭煜,是指腹為婚。這事兒,是我和他父親當年在戰場上結下的約定,如今,是該兌現的時候了。當年,我與他父親一同抗擊外敵,在生死關頭,互相扶持,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為了讓這份情誼延續下去,我們立下了這個約定。”
“噗——”林槿妙一口蘋果噴了出來,瞪大雙眼,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蘇父,尖叫道:“爹,您說什么?指腹為婚?我和那個靖王蕭煜?您沒開玩笑吧!那靖王,聽說整日冷冰冰的,像座冰山,我才不要嫁給他!”
蘇父無奈嘆口氣,說道:“為父怎會拿這種事開玩笑。槿兒,你也知道,咱們蘇家在朝堂樹敵不少,各方勢力都對咱們虎視眈眈。這門親事,或許能保蘇家平安。如今朝堂局勢復雜,皇帝對靖王忌憚頗深,而我們蘇家若能與靖王聯姻,或許能在這場權力的博弈中找到一絲喘息的機會。”
林槿妙跳起來,雙手叉腰,氣呼呼地說:“爹,您這是什么道理?就為保蘇家平安,就要把我嫁出去?我還不想嫁人呢,更不想嫁給那個傳說中冷冰冰、拒人千里的靖王!我才不要成為家族利益的犧牲品!”
蘇父皺起眉頭,語重心長道:“槿兒,你別胡鬧。靖王雖手握重兵,遭皇帝猜忌,但他為人正直,才華出眾,是不可多得的良配。他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對待下屬關懷備至,絕非外界所傳的那般冷酷無情。這門親事,對你對蘇家都有好處。你若嫁入靖王府,不僅能為蘇家帶來庇護,自己也能有個好歸宿。”
林槿妙才不管這些,倔強地說:“我不管他是什么樣的人,我只知道,我不想被這莫名其妙的指腹為婚束縛。我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我要像那展翅高飛的鳥兒,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是被困在深宅大院里。”
蘇父被她氣得不輕,站起身,指著林槿妙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這門親事,已經定下來了,由不得你反對!蘇家的未來,可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林槿妙眼眶一紅,委屈道:“爹,您就這么不心疼我,要把我往火坑里推。我不要嫁給靖王,我不要!”說完,轉身跑出書房。
回到房間,林槿妙“砰”地關上門,撲到床上放聲大哭。她想起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即將結束,要嫁給一個素未謀面且傳聞冷酷的人,心中滿是委屈和不甘。小翠在一旁急得團團轉,不停地安慰:“小姐,您別哭了,老爺也是為您好呀。靖王殿下身份尊貴,說不定以后對您可好了呢。也許,這會是一段美好的姻緣呢。”
林槿妙抬起頭,哭著說:“小翠,你不懂。我根本不喜歡那個靖王,我不想嫁給他。我要自由,我不要被這種包辦婚姻束縛。我渴望的是像話本里那樣,與心愛的人相知相愛,攜手一生。”
小翠想了想,小聲說:“小姐,要不咱們想個辦法逃婚吧?找個地方躲起來,等老爺氣消了,或許就沒事了。”
林槿妙眼睛一亮,坐起身說:“逃婚?這主意不錯!可咱們能逃到哪兒去呢?”
小翠撓撓頭,說:“要不,咱們去城外的清風庵?那里山清水秀,又遠離京城是非,小姐您可以在那兒躲一陣子。庵里的師太慈悲為懷,或許會收留我們。”
林槿妙點頭說:“行,就這么辦。小翠,你去收拾些衣物和盤纏,咱們今晚就走。記得要小心,別讓人發現了。”
夜幕降臨,長安城被黑暗籠罩,仿佛一塊黑色的綢緞將整個城市包裹起來。林槿妙和小翠悄悄收拾好行李,她們身著深色衣物,如同兩只黑色的影子,躡手躡腳地從后門溜出蘇府。一路上,她們小心翼翼,大氣都不敢出,每走一步都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發現。月光灑在她們身上,拉出長長的影子,仿佛也在為她們的行動擔憂。
好不容易出了城,林槿妙松口氣說:“終于逃出來了,這下,爹總不能強迫我嫁給靖王了吧。”然而,她的心中還是有些忐忑,不知道未來會面臨什么。
兩人沿著小路往清風庵方向走去,月色如水灑在身上,四周寂靜無聲,只有她們輕輕的腳步聲。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林槿妙和小翠嚇得趕緊躲到路邊草叢里。她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地看著那隊人馬靠近。
只見一隊人馬疾馳而過,為首的正是靖王蕭煜。他身著黑色勁裝,身姿挺拔,猶如一棵蒼松,在月光下散發著冷峻的氣息。他面容冷峻,眼神透著威嚴,仿佛能洞察一切。林槿妙看著靖王背影,心中涌起莫名情緒,暗暗想道:“這個靖王,看起來果然不好惹。幸好我逃出來了,不然,真嫁給了他,還不知道會怎么樣呢。”
等馬蹄聲漸漸遠去,林槿妙和小翠才從草叢里鉆出來,繼續趕路。走了許久,終于看到清風庵的影子。那庵堂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寧靜,仿佛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兩人來到庵前,敲開了門。庵里的師太聽到敲門聲,緩緩打開門,見是兩個年輕女子,便問道:“兩位女施主,這么晚了,來我清風庵所為何事?”
林槿妙連忙說道:“師太,我們是從京城來的,途中遭遇了一些變故,想在貴庵借住幾日,還望師太行個方便。我們定會遵守庵里的規矩。”
師太看了看她們,見她們神色疲憊,眼中透著幾分慌亂,微微點頭,說:“既然如此,那你們就進來吧。不過,本庵清規戒律甚嚴,還望兩位女施主遵守。每日需早起誦經,不得隨意喧嘩。”
林槿妙和小翠連忙道謝,跟著師太進了庵。師太將她們安排在一間干凈的廂房,便離開了。
林槿妙和小翠剛松了口氣,以為終于找到了安身之所。然而,她們前腳剛進清風庵,后腳蘇府就發現她們不見了。蘇父得知此事后,又氣又急,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深知,女兒逃婚一事若是傳出去,不僅會得罪靖王,還會讓蘇家淪為京城的笑柄。他連忙派人在京城內外四處尋找,同時,也親自去靖王府向靖王蕭煜賠罪。
蘇父來到靖王府,心中忐忑不安。他被管家引入大廳,見到了靖王蕭煜。靖王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靜,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蘇父連忙行禮,說道:“靖王殿下,小女不懂事,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老臣實在是管教無方,還望殿下恕罪。”
靖王蕭煜微微一笑,說道:“蘇大人不必如此自責,令愛生性活潑,做出這等事來,倒也情有可原。本王對令愛并無怪罪之意。”然而,他的心中卻在暗自思忖,這個林槿妙,還真是有趣,逃婚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倒讓他對她產生了幾分好奇。
蘇父見靖王并未怪罪,心中稍安,說道:“殿下寬宏大量,老臣感激不盡。老臣定會盡快找回小女,給殿下一個交代。”
靖王蕭煜擺了擺手,說道:“蘇大人不必著急,令愛或許只是一時任性,等她想通了,自然會回來。本王倒是覺得,此事不妨順其自然。”
蘇父離開靖王府后,靖王蕭煜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皇帝對他的猜忌日益加深,而此次林槿妙逃婚一事,或許可以成為他化解皇帝猜忌的一個契機。他決定暗中關注林槿妙的行蹤,看看她到底會做出什么舉動。
與此同時,林槿妙和小翠在清風庵里,開始了她們的躲避生活。第二天清晨,天還未亮,庵里的鐘聲便敲響了。林槿妙和小翠被鐘聲喚醒,她們睡眼惺忪地起身,按照師太的要求,前往佛堂誦經。林槿妙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生活,她對誦經禮佛感到十分陌生,也覺得無比枯燥。在誦經過程中,她總是忍不住走神,想起自己在蘇府自由自在的日子,心中滿是懷念。
誦經結束后,林槿妙和小翠開始幫忙打掃庵堂。林槿妙從小養尊處優,從未做過這些粗活,她拿著掃帚,笨手笨腳地打掃著,不是碰倒了花瓶,就是掃得灰塵飛揚。小翠在一旁忍不住偷笑,說道:“小姐,您還是讓我來吧,您這樣,怕是越幫越忙呢。”
林槿妙不服氣地說:“我就不信我做不好。”然而,她的努力并沒有讓情況好轉,反而惹得其他尼姑紛紛側目。
庵里有個小尼姑,名叫慧心,她性格活潑開朗,對林槿妙和小翠的到來十分好奇。休息的時候,慧心湊到林槿妙身邊,問道:“兩位姐姐,你們從京城來,京城是不是特別繁華呀?你們為什么會到我們這小庵堂里來呢?”
林槿妙心中一驚,連忙編了個理由,說道:“我們在京城遭遇了一些麻煩,想在這里躲躲風頭。京城雖然繁華,但也有很多煩惱。還是這里清凈。”
慧心眨了眨眼睛,說道:“哦,原來是這樣。我還從來沒去過京城呢,真想去看看。姐姐,你們在京城都做些什么呀?”
林槿妙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我們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沒什么特別的。”她生怕慧心問出更多難以回答的問題,便轉移話題,問道:“慧心,你在這庵里生活多久了呀?”
慧心說道:“我從小就在這庵里了,這里就是我的家。雖然生活清苦,但我覺得很自在。”
林槿妙心中感慨,比起慧心,自己雖然生活在繁華的京城,卻沒有她這般自在。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槿妙漸漸適應了清風庵的生活。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來臨。靖王蕭煜在暗中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而皇帝也聽聞了林槿妙逃婚一事。皇帝認為,這是靖王蕭煜對他的一種挑釁,他決定借此機會,給靖王一個下馬威。
皇帝下旨,命靖王蕭煜在一個月內找到林槿妙,并將她帶回京城,否則,便要治靖王治軍不力之罪。靖王蕭煜接到圣旨后,心中明白,皇帝這是在借機打壓他。但他并未慌亂,他知道,這也是他向皇帝表明忠心的一個機會。
靖王蕭煜開始加大對林槿妙行蹤的搜尋力度,他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在京城周邊四處尋找。而林槿妙在清風庵里,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皇帝和靖王之間權力斗爭的棋子。
一天,慧心匆匆跑來找林槿妙,說道:“姐姐,不好了,外面來了好多官兵,說是在找人。”
林槿妙心中一驚,她知道,可能是父親或者靖王的人找來了。她心中有些慌亂,但又不想就此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自由。她對慧心說:“慧心,你能不能幫我們找個地方躲起來?”
慧心猶豫了一下,說道:“姐姐,這恐怕不太好。庵里不能藏人,要是被發現,師太會怪罪的。不過,我可以帶你們從后門出去,你們往山上跑,或許能躲過一劫。”
林槿妙和小翠感激地看著慧心,說道:“謝謝你,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