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嵐橋大學,一場備受矚目的物理學術競賽即將拉開帷幕,消息一經傳出,校園里便掀起了一陣熱潮。
布告欄前總是擠滿了學生,大家都在討論著這場競賽,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楊羽站在布告欄前,看著競賽通知,心中燃起了強烈的斗志。
他握緊拳頭,暗暗下定決心:“這次競賽,我一定要參加,還要取得好成績!”
這時,陳珊也來到了布告欄前,她一眼就看到了楊羽,笑著走過去問:
“你也想參加競賽呀?”
楊羽轉過頭,眼神堅定地點點頭:“嗯,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能檢驗我們的學習成果,還能接觸到更多前沿知識。”
陳珊眼中滿是贊同,說道:“那我們一起報名吧,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報名之后,兩人便開始了緊張的備賽。
每天課后,他們都會一頭扎進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物理書籍和學術期刊中尋找資料。
楊羽專注于量子力學方向,仔細研讀每一篇關于量子糾纏態和量子信息論的論文,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關鍵要點和自己的思考。
他常常為了一個復雜的公式推導反復計算,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
陳珊則側重于凝聚態物理領域,對超導材料和拓撲絕緣體的研究資料進行深入挖掘,她不僅關注理論知識,還特別留意相關的實驗研究進展,遇到疑惑的地方就標記下來,準備和楊羽討論。
在一次討論中,楊羽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他向陳珊請教:“陳珊,你看這個量子比特的糾錯編碼方案,我怎么都理解不透,按照傳統的編碼思路,總是會出現邏輯錯誤。”
陳珊湊過去,認真地看了看楊羽寫滿公式的筆記本,沉思片刻后說:
“或許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方法,你看,從凝聚態物理里電子態的穩定性角度去類比,會不會有新的啟發?就像超導材料中電子配對形成穩定的庫珀對,量子比特是否也能通過某種方式形成更穩定的編碼結構呢?”
楊羽聽后,眼睛一亮,仿佛一道光照進了他的思維困境,他興奮地說:“對啊,我怎么沒想到!這思路太妙了,我們趕緊研究研究。”
隨著備賽的深入,他們還發現了競賽題中一些跨領域的問題,需要將多個物理分支的知識融會貫通。
比如,有一道題涉及到量子計算在材料模擬中的應用,既要有扎實的量子力學基礎,又要對凝聚態物理中的材料特性有深入了解。
這讓他們意識到,單純地鉆研一個方向是不夠的,必須拓寬知識視野。于是,他們開始相互分享自己領域的知識,一起探討如何將不同的理論和方法結合起來。
日子一天天過去,競賽的日子越來越近。
在最后的沖刺階段,他們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模擬競賽。模擬題的難度遠超想象,時間也非常緊張。
楊羽在解答一道關于量子場論的題目時,陷入了困境,復雜的張量計算讓他的思路一度中斷。他心急如焚,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感覺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自己卻毫無進展。
這時,他下意識地看向陳珊,只見陳珊正專注地答題,神情鎮定。
楊羽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重新梳理思路,終于找到了突破口,順利完成了答題。
模擬競賽結束后,他們一起分析總結。
陳珊說:“這次模擬讓我發現了很多知識漏洞,特別是在不同理論的銜接上,還需要加強?!?/p>
楊羽也點頭表示贊同:
“是啊,時間把控也很關鍵,考試的時候太緊張,差點亂了陣腳?!彼麄冡槍@些問題,制定了最后的復習計劃,查漏補缺,調整心態。
競賽當天,楊羽和陳珊早早來到考場。
走進考場的那一刻,楊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和興奮,他看了看身邊的陳珊,兩人相視一笑,眼神中傳遞著鼓勵和信心。
考試鈴聲響起,他們迅速投入到答題中,整個考場只有筆尖在試卷上劃過的沙沙聲。
楊羽全神貫注,憑借著扎實的知識儲備和備賽時的努力,一道道難題被他攻克。
遇到難題時,他就想起和陳珊討論的場景,那些思維碰撞的瞬間仿佛給他注入了力量。
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楊羽放下筆,長舒一口氣。
他和陳珊走出考場,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但他們都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
在這場學術競賽的挑戰中,他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物理知識水平,更在相互支持和合作中,加深了彼此的友誼和對物理學科的熱愛。
無論成績怎樣,這段備賽的經歷都將成為他們大學生活中一段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