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0日星期六晴轉暴雨
(凌晨03:17)
張瑤的蝴蝶刀抵在我頸動脈時,我聞到她指甲油里混著氰化物的杏仁味。消防通道的安全出口標志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像十五年前梁文欣墜樓前最后留在天臺的照片剪影。
“你爸有沒有教過你,不要背對通風管道?“她突然笑了,刀尖挑起我背包里的定位器。那是我藏在陳昊校服紐扣里的微型裝置,此刻正在她掌心閃爍紅光。
我盯著她發梢凝結的血痂,那是陳昊在集裝箱掙扎時濺上的:“你給李老師的抗抑郁藥摻了致幻劑,讓他以為自己害死了梁文欣。“
“錯了。“她突然拽著我撞向防火門,玻璃爆裂聲中,我們滾進滿是化學試劑的儲物間,“是他親手調換了梁文欣的抑郁癥藥,我只不過讓歷史重演。“摔碎的燒瓶里流出藍色液體,和她姐姐遺書上的墨水痕跡一模一樣。
(05:30)
晨霧裹著警笛聲漫進校園時,我正用陳昊的鋼筆破解最后一道密碼。他刻在集裝箱鐵板上的摩爾斯電碼,在紫外線燈下顯露出經緯度坐標。張瑤被反綁在暖氣片上,突然哼起梁文欣生前最愛的《蟲兒飛》,跑調的旋律驚飛了窗外棲息的麻雀。
“那年我六歲,看著姐姐的棺材被推進焚化爐。“她的聲音像被砂紙磨過,“李老師在葬禮上給了我棒棒糖,草莓味的。“我突然想起她從不離身的草莓發繩,那些看似可愛的裝飾里,藏著能讓人產生幻覺的苯甲酸鈉。
(07:45)
碼頭集裝箱群的銹味刺痛鼻腔,我攥著從張瑤鞋底拆下的GPS芯片。父親安排的便衣警察偽裝成搬運工,他們耳機里傳來我急促的呼吸聲。當我在3號集裝箱前輸入“21597“時,鐵門開啟的瞬間,咸澀的海風裹著陳昊虛弱的呻吟涌出來。
他蜷縮在成堆的泡沫箱間,左手腕的表帶被血漬浸透,表盤玻璃上用血畫著函數曲線圖。我扯開封嘴膠帶時,他干裂的嘴唇翕動:“壓力公式...α系數應該是0.6...“
(08:30)
急救車頂燈的紅光里,陳昊的瞳孔在強光下收縮成針尖。他死死攥著我的袖口,指甲縫里的鐵銹在布料上刮出暗紅色軌跡:“張瑤的養父...是當年處理梁文欣案的法醫...“這句話耗盡了他最后的力氣,監測儀的心跳波形頓時亂成麻線。
(10:15)
審訊室的單向玻璃映出張瑤蒼白的臉,她正在用草莓發繩編手鏈。父親遞給我尸檢報告:梁文欣真正的死因是藥物誘發的心律失常,那些看似墜樓造成的骨折,其實是死后搬運形成的二次傷害。
“十五年前的監控硬盤,在張瑤養父家保險柜找到了。“父親指著照片里燒焦的硬盤殘片,“陳昊黑進過市局檔案庫,發現尸檢報告被修改過三次。“
我突然明白陳昊那些古怪舉動——他在物理筆記里畫的拋物線,是為了計算梁文欣真實墜落高度;偷服李老師的藥物,是為了驗證致幻劑的成分;甚至故意激怒王浩,都是為了測試張瑤的應變能力。
(12:47)
醫院天臺的風揚起我沾著血污的校服。陳昊在昏迷中反復念叨的“α系數“,其實是壓力公式中的心理承重比。當他終于睜開眼時,第一句話是:“張瑤的養父辦公室...第三個抽屜...“
(14:20)
刑偵科用激光掃描儀復原了焦黑硬盤的數據。2008年5月12日的監控視頻里,梁文欣抱著實驗報告走向頂樓,身后跟著穿白大褂的張法醫。她在護欄前突然抽搐倒地,那個穿白大褂的身影卻轉身鎖上了天臺門。
(16:05)
畢業班動員會上,李老師擦掉了黑板上的高考倒計時。他握著半截粉筆的手在顫抖:“真正的教育不是培養完美的解題機器...“粉筆灰簌簌落在梁文欣的遺照前,那張照片不知被誰擺在了講臺角落。
王浩突然站起來,籃球服上的23號被汗水浸透:“陳昊的醫藥費...我們班一起湊。“他把裝著零錢的午餐盒推到我面前時,硬幣碰撞聲驚醒了打瞌睡的張瑤——或者說,假裝在瞌睡的梁文欣的妹妹。
(18:30)
夕陽把集裝箱的影子拉得很長,像無數口豎立的棺材。我站在警方劃定的警戒線外,看技術人員提取張瑤養父的指紋。陳昊輪椅的剎車片碾過碎玻璃,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響:“壓力艙的泄壓閥從來不在公式里,而在...“
他突然抓起我手腕,在掌心畫了個殘缺的圓:“記得麥田里的守望者嗎?霍爾頓想守護的,正是這種不完美的完整。“遠處海平線上,最后一艘搜救艇正拖著白浪返航,船舷上站滿了歸巢的海鷗。
(20:15)
張瑤的保釋聽證會上,她拆開我送的千紙鶴,露出里面泛黃的實驗報告。那是梁文欣未完成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抗抑郁藥物對海馬體神經元的可逆性影響》。當法官讀到“致幻成分在特定比例下會產生認知矯正效應“時,她終于哭出了十五年來的第一滴眼淚。
(22:40)
陳昊的病房堆滿了同學疊的千紙鶴。他在其中一只翅膀里藏了字條:“明天陪我去看心理醫生吧。“床頭柜上的藥瓶貼著新標簽,劑量比原先少了0.3ml。窗外忽然下起太陽雨,霓虹燈在水洼里碎成七彩的玻璃碴。
(次日06:00)
我站在實驗樓頂層的加固玻璃幕墻前,指尖觸碰到的陽光有37℃的體溫。陳昊的輪椅聲在身后停住,他遞給我梁文欣的絕筆信復印件,在某個句號里藏著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字跡:“請告訴妹妹,我從未后悔成為她的光。“
(07:30)
畢業典禮彩排現場,王浩把陳昊的輪椅推上主席臺。李老師摘下戴了十五年的金絲眼鏡,在演講稿上畫了個大大的笑臉。張瑤的座位空著,但窗臺上多了盆草莓盆栽,嫩綠的藤蔓正悄悄攀上窗框外的防盜網。
(終章·黃昏)
校園廣播站播放《鳳凰花開的路口》時,我撕下倒計時牌的最后一張日歷。陳昊在梧桐樹下調試他的新輪椅,金屬支架上刻著麥克斯韋方程組。張瑤的來信從書包里滑落,郵戳地址是青少年心理康復中心。
“壓力公式的α系數,我算出來是0.618。“她用工整的楷書寫著,“原來黃金分割點也適用于心理創傷的愈合...“信紙背面用熒光筆描了只蝴蝶,翅膀上的紋路是梁文欣最愛的《小星星》簡譜。
夕陽把我們的影子投在榮譽墻上,那里新掛了塊空白展板。李老師說等九月開學,要讓學生們自己填滿它。陳昊忽然指向天空:“看,積雨云在畫拋物線。“
確實,那些云絮的軌跡完美契合他筆記本上的公式。當最后一片云影掠過圖書館尖頂時,我摸到口袋里冰冷的警徽——父親送我的十八歲生日禮物。它的邊緣已經沾染了體溫,像枚正在孵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