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外婆的眼淚

外婆的眼淚

青石階上的晨露在晨曦中閃著微光,周少華布滿裂痕的手掌撫過老宅門框,那里還留著五十年前她用燒火棍刻下的身高線。1948年的寒冬似乎還凝結在門楣的雕花里,四歲的小丫頭穿著打補丁的碎花襖,望著親生父母消失在石板路盡頭的背影。養母王秀娥蹲下身,用溫熱的手帕擦去她凍得通紅的臉蛋上的淚痕。

“丫頭,往后灶膛里的火苗子就是你的伴兒。“養父鄭長順往她手里塞了塊麥芽糖,糖紙在晨光里泛著琥珀色的光。從此周家祠堂后的老水井旁,總有個還夠不著灶臺的小人兒,踩著板凳煮豬食。十歲那年的端午節,她獨自包完三百個粽子,葦葉在手指上勒出的血痕被艾草汁染成深綠。

鄭冶第一次見到周少華是在公社的曬谷場上。十八歲的姑娘掄著連枷打稻谷,辮梢的金色穗子隨著動作翻飛,汗珠順著脖頸流進粗布衣領。1958年的陽光把曬場烤得發燙,他遞過去的竹筒水沾著她唇角的血絲——那是清晨在公社食堂搶粥時被人推搡磕破的。

“這丫頭怕是鐵打的。“村里老木匠看見周少華扛著比自己還高的柴禾垛走過田埂,松木油脂的清香混著她發間的皂角味,在1962年的饑荒里飄成一線生機。她能在月光下摸黑割完半畝紅薯藤,清晨又抱著發高燒的老三走二十里山路找赤腳醫生。四個孩子的尿布永遠在灶臺邊的竹竿上飄著,混著中藥的苦澀和米湯的甜香。

2012年驚蟄的雨下得人心慌,鄭冶的煙袋鍋還溫著,人就倒在了編竹簍的矮凳上。周少華把老頭子的壽衣捂在懷里暖了三天,直到入殮時還能聞見他常抽的旱煙味。靈堂的白幡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她突然想起五八年饑荒時,鄭冶用最后半碗高粱面給她熬的生辰粥。

“奶奶,我要吃您烙的蔥油餅。“孫子鄭明陽從ICU轉到普通病房那天,窗外的梧桐樹正抽新芽。昏迷的三十七天里,周少華典當了陪嫁的銀鐲子,在重癥監護室走廊的長椅上睡了二十宿。護士總看見這個佝僂的老太太,就著走廊燈光納千層底,鞋墊上歪歪扭扭繡著“平安“。

債主上門那日正逢中秋,周少華把曬在院里的三十斤柿餅裝了半筐遞過去。“他叔嘗嘗甜不甜。“渾濁的眼睛望著對方手里按了紅手印的借據,屋檐下垂掛的辣椒串紅得刺眼。夜里她摸黑去后山采野菊花,露水打濕的褲腳裹著蒼老的膝蓋

冬至的紙錢還沒燒盡,大兒子鄭建國的診斷書就送到了。肝腹水把四十歲的漢子脹得像鼓,周少華用艾草灰拌著雞蛋清給他敷肚子,藥汁從發黑的皮膚滲出來,在粗布被單上洇出詭異的圖騰。臨終前夜,兒子忽然清醒要吃紅糖糍粑,她踩著結冰的田埂去敲小賣部的門,回來時棉鞋底沾的雪粒子化了又凍成冰碴。

晨霧漫過老宅的雕花窗欞,周少華對著鏡子梳頭,銅鏡里白發如蘆花飄雪。八仙桌上供著丈夫和長子的牌位,香爐里三柱線香彎成問號。院角的桃樹不知第幾次開花,花瓣落在她給重孫女縫的虎頭鞋上,粉白映著朱紅的緞面,像極了那年曬谷場上濺落的汗與血。

被鄭家收養的第一年除夕,王秀娥把紅頭繩系在小少華發間時,灶膛里突然爆出個燈花。“這是好兆頭呢。“養母笑著往她碗里夾了塊臘肉,油星子在粗瓷碗里漾開彩虹似的光暈。多年后給昏迷的孫子擦身時,周少華忽然想起那個瞬間——原來命運早在童稚時,就給她看過幸福的殘影。

鄭長順教她認草藥的那個夏天,蟬鳴聲浸著金銀花的清香。老中醫捋著白胡子驚嘆:“這丫頭認藥比學徒還靈光。“2017年深秋,她在縣醫院走廊用野菊花、夏枯草配消炎方子,中藥房的年輕藥師盯著她布滿裂口的手掌看了許久,突然深深鞠了一躬。

大兒子下葬那日,周少華從樟木箱底翻出件褪色的百家衣。六十年前王秀娥走遍全村討來布頭,如今那些鮮艷的碎花早褪成云絮般的灰白。她將衣服蓋在兒子冰冷的臉上,忽然聽見窗外傳來幼時的歌謠——是養母搖著紡車教她唱的《月光光》。

霜降后的月光漫過老宅的窗紙,周少華摸索著給重孫女小雨扎辮子。五歲的小丫頭在板凳上扭來扭去,忽然仰起頭問:“太婆,人死了會變成星星嗎?“她枯枝般的手指頓了頓,紅頭繩在銀發間穿梭:“會變成灶膛里的火星子,過年時的炮仗花,還有......“

話音被劇烈的咳嗽打斷,小雨慌忙跳下凳子要倒水,卻碰翻了針線笸籮。五顏六色的碎布頭灑了滿地,其中一片靛藍粗布格外扎眼——那是鄭冶生前常穿的工裝褲上裁下來的。周少華彎腰去撿,老寒腿發出咯吱輕響,恍惚看見五十年前,丈夫就是穿著這身衣裳,在暴雨里搶收曬場上的稻谷。

“太婆你看!“小雨突然舉起個鐵皮盒子,二十年前的酥糖包裝紙已經褪成姜黃色。盒底躺著三顆玻璃彈珠,在月光下流轉著奇異光彩。周少華渾濁的眼底泛起漣漪,這是大兒子建國六歲那年最珍愛的玩具。那年臘月他發著高燒,還攥著彈珠說要贏過村頭二虎子。

清明時節的雨纏纏綿綿下了半月,周少華執意要親自去后山采艾草。小雨跟在她身后,看那雙裹過的小腳在泥濘山路上踩出深淺不一的坑。背簍里的青艾漸漸堆成小山,老太太忽然停在一叢野杜鵑前。暗紅花瓣上滾著水珠,像極了當年大兒子肝昏迷時,她守在病床前抹不干的眼淚。

“這花汁能染指甲呢。“周少華摘下一朵別在小雨辮梢,布滿老年斑的手背青筋突起,卻穩穩握著鐮刀劈開荊棘。當年給昏迷的孫子采草藥時,她也是這樣在暴雨中攀上鷹嘴崖,膝蓋被尖石劃得血肉模糊都不曾松手。

小滿那日,在外打工的孫女寄來智能手機。周少華對著巴掌大的屏幕手足無措,直到小雨教她點開視頻通話。當大孫女疲憊的面容突然躍現在眼前,老太太觸電般扔了手機,又慌忙撿起來用衣角擦拭,仿佛這樣就能摸到千里之外孩子的臉。

“婆,這是您重外孫。“屏幕里冒出個虎頭虎腦的嬰孩,周少華顫抖著把老花鏡擦了又擦。記憶突然閃回六十年前,養母王秀娥也是這樣抱著襁褓中的她,在祠堂的燭光里輕聲哼唱:“月光光,照地堂......“

寒夜最濃時,老宅總回蕩著咯吱咯吱的織布聲。周少華在油燈下給小雨織毛衣,竹針磨得發亮的尖端沾著幾點暗紅——昨夜穿針時扎破的手指還在滲血。舊毛線是拆了三件破毛衣接成的,灰撲撲的線團里混著段棗紅,那是大兒媳當年送她的圍巾。

小雨半夜尿急醒來,看見織機旁的身影被月光鑲上銀邊。老太太正把曬干的橘子皮撕成細絲,和在蕎麥枕里能安神——這是養父鄭長順教她的方子。六十年前的夏夜,也是這樣沁著橘皮清香的枕頭上,小少華第一次夢見自己有了不會消失的家人。

立春清晨,周少華忽然翻出珍藏的百家被。各色布片拼成的被面上,還能依稀辨認出公社時期的勞動布、改革開放時的的確良。她將棉被曬在梧桐樹下,陽光穿過密密麻麻的針腳,在地上投出蝴蝶狀的光斑。小雨驚喜地發現,被角用金線繡著“長命百歲“,針法雖歪斜,卻與她虎頭鞋上的繡樣如出一轍。

“這是你大舅爺爺滿月時,九十九個鄉親湊的布頭。“周少華摩挲著被面上某塊碎花布,那是丈夫年輕時背她去衛生所時,被荊棘刮破的襯衫。如今縫補的針腳早已發黃,卻仍倔強地連綴著那些破碎的歲月。

作家林思敏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正定县| 嘉兴市| 政和县| 武平县| 大新县| 昌都县| 行唐县| 忻州市| 绥化市| 锦屏县| 辛集市| 顺平县| 普陀区| 岱山县| 台湾省| 敦煌市| 合阳县| 永善县| 枣阳市| 保亭| 兴文县| 怀宁县| 越西县| 东海县| 绥江县| 盐城市| 涿鹿县| 昌平区| 连城县| 毕节市| 呼玛县| 安丘市| 凤台县| 衢州市| 静乐县| 年辖:市辖区| 大足县| 九江县| 磴口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