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上學的時候起,就時常有一種狀態。
脫胎于變化莫測的世界中,保持著鉆石恒久遠的穩定。
時常因為一些名言警句而熱血上頭,發奮要努力,努力的那一刻就仿佛看到了未來已經有了一番成就的自己,在深深的自我感動之后,通過片刻的努力應付了自己的夢想,陷入了一陣蹉跎之中。
如此,如此。。。循環往復。
我不由得羨慕,乃至于崇拜那些一直以來向外展現持續努力的人,至少在外人眼中看到的是,他一直都在努力。
他們究竟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還是說在夜深人靜時刻,他們卸下偽裝,也有懶散反差的另一面?
我想,這個我實在無從得知。
孔子說過:“吾十又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歸西”(抖個機靈)
這樣的成長曲線,就是努力,天賦,堅持,三者并駕齊驅的結果嗎?
我想,當我風燭殘年的時候,在昏黃的燈光背景下,我緩緩點亮回憶的燭火,最先浮現在自己眼前的,不就應該是那些自己努力拼搏的時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