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場的烏鴉總是最先嗅到死亡的氣息。
蘇綰寧藏在袖中的手指掐進掌心,三寸長的指甲在血肉里刻出月牙形的紅痕。她隔著素白帷帽的輕紗,看著劊子手刀鋒上凝結的血珠在陽光下折射出妖異的光,那滴暗紅液體顫巍巍地懸在刀尖,終于“嗒“地一聲砸在青石凹槽里——那是經年累月被鮮血沖刷出的溝壑,像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
“午時三刻到——“
監斬官拖長的尾音里,跪在刑臺中央的王將軍突然抬頭。那道橫貫左眼的刀疤在正午的陽光下泛著暗紅,讓蘇綰寧想起五歲那年,王叔叔抱著她站在赤霞關城頭看落日時,天際燃燒的晚霞也是這般顏色。老將軍的嘴唇干裂得翻起皮屑,喉結在鐵鏈束縛下艱難滾動:“告訴綰丫頭...“他的聲音嘶啞如砂紙摩擦,“七月流火...“
鬼頭刀落下的瞬間,蘇綰寧的睫毛都沒顫一下。她看著那顆花白頭發的頭顱滾到刑臺邊緣,王叔的嘴唇還保持著最后那個“火“字的口型,齒間隱約露出半片焦黑的紙角。臺下的百姓發出滿足的嘆息,幾個孩童拍手嬉笑,仿佛這只是一場尋常的街頭雜耍。
“姑娘還是別看的好。“
清冷的嗓音混著沉水香氣息逼近。蘇綰寧側首,見一錦衣公子執傘而立,天青色的傘面傾斜出恰到好處的弧度,為她隔開噴濺的血霧。那人腰間懸著的羊脂玉玨在風里輕晃,她一眼認出那是蕭氏家徽的暗紋——三枚交錯的箭矢,象征這個世代將門“一箭穿云“的榮耀。
“蕭侍郎也來觀刑?“她故意將“觀“字咬得極輕,指尖撫過袖中剛藏起的紙片——那是王叔被押解路過時,借著人群擁擠,彈進她袖籠的帶血密信。紙片邊緣還粘著些暗褐色的碎屑,像是被火燒過的賬冊殘頁。
蕭云璟的瞳孔幾不可察地收縮。他當然認得這位蘇小姐,半月前蘇慎將軍的葬禮上,就是這個看似柔弱的姑娘,當眾撕碎了兵部頒發的“忠烈“匾額。此刻她帷帽下的面容看不清表情,唯有垂落的雪色紗綾在血腥味中微微顫動,像只瀕死的蝶。
“聽聞王將軍與令尊有袍澤之誼。“他轉動左手玄鐵扳指,這是父親戰死沙場那年留給他的遺物,內圈刻著“見日之光“四個小字,“蘇小姐可知,他臨刑前說的'七月流火'是何意?“
刑場東南角突然傳來騷動。幾個衙役拖走個瘋癲老婦,她反反復復嚷著“軍餉化鬼火“。蘇綰寧注意到蕭云璟的食指在傘骨上輕叩三下,遠處茶樓二層的竹簾立刻晃動,有人影一閃而逝。她突然想起父親生前常說,蕭家嫡子擅弈,能在十步之外布殺局。
“《詩經》里的老話罷了。“她故意將繡鞋踏進尚未凝固的血泊,在青磚上印出半朵殘缺的紅梅,“說的是天要轉涼,該備冬衣了。“話音未落,袖中突然傳來紙張輕微的脆響——那血書正在她掌心發燙。
蕭云璟忽然擒住她手腕。這個看似輕佻的動作,實則用寬大袖袍完美遮掩了某個傳遞——他將一枚沾血的象棋塞進她掌心。當蘇綰寧的拇指觸到“炮“字凹陷處暗刻的紋路時,終于變了臉色。這是父親書房那副失傳的“烽煙譜“!最后一枚棋子竟在此時出現,而棋盤早在半年前就隨著父親的棺槨一同下葬。
暮色四合時分,蘇綰寧在閨閣拆開密信。火折子舔過信紙的剎那,焦痕竟顯出一幅邊關地形圖,某處峽谷被朱砂圈出,旁邊蠅頭小楷標注“戌時三刻,鬼火現“。銅鏡映出她慘白的臉,窗外老槐樹的影子投在墻上,枝椏如無數伸展的鬼手。
與此同時,蕭府書房內,蕭云璟正將今日刑場所見之人的站位排成棋局。黑玉做的兵卒代表趙汝明,那位置恰好是半年前蘇慎將軍墜馬的山崖;而白銀雕琢的“帥“子壓著一張紙條,上面是皇帝今晨秘密遞給他的八字朱批:“將軍死,棋盤活。“
窗外驚雷炸響,暴雨沖刷著刑場未干的血跡。一只信鴿沖破雨幕,腿上綁著的密函在閃電照耀下顯出一行小字:“七月十四,鬼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