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指尖滑過的絲線,悄然流淌。轉眼間,半個多月過去了。
在充足的銀錢和高效的匠人努力下,姜家小院的擴建工程,已經初具規模。原本低矮破舊的幾間土坯房,被加固、修整,部分墻體被打通,重新規劃布局。
臨街那間原本的工作室,被擴寬了不少,窗戶也換成了明亮的格子窗,糊上了上好的高麗紙,光線通透。這里被我定為靈犀繡坊的“門面”——產品展示區兼接待處。幾張新打的簡潔木架上,已經擺放了我近期指導學徒們完成的一些作品:色彩搭配更加清新雅致的“四季平安”荷包,針腳越發工整的“步步生蓮”鞋面,還有新設計的、繡著簡單福祿壽喜紋樣的茶杯墊、香囊等小物件。雖然技藝上還遠談不上精湛,但比起市面上那些千篇一律、粗制濫造的繡品,已經明顯高出一個檔次,且價格公道,頗受附近鄉鄰和一些路過客商的歡迎,每日也能有零星的進項。
而原本我們一家三口居住的幾間屋子,則被改造、擴建成了更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靠南窗、光線最好的區域,并排擺放著七八張嶄新的小繡架,這里便是學徒們日常工作和練習的地方。更往里,則是我自己獨立的、也是保密級別最高的工作室,里面擺放著大型落地繡架,以及我那些珍貴的頂級材料和祖傳殘譜。家人的起居則挪到了后院新建的兩間更為舒適的小屋里。
一個集展示、生產、研發于一體的、初具規模的家庭式繡坊,就這樣在原本破敗的姜家小院里,煥然新生了。
“姐!你看!咱們家現在好大好亮堂啊!”小河在新修的院子里跑來跑去,興奮得像只剛出籠的小鳥。
林氏看著眼前的一切,也是感慨萬千,眼眶濕潤:“真好……真好……這下才真有個家的樣子了。”她如今氣色紅潤,精神飽滿,不僅能料理家務,更成了繡坊里學徒們的“總教習”和“質檢員”,每日忙碌而充實,整個人都仿佛年輕了好幾歲。
這半個多月,對我來說,也是一段全新的體驗——從一個單打獨斗的繡娘,轉變成了一個需要管理團隊、傳授技藝的“小老板”和“老師傅”。
最初挑選的七位學徒,五位年輕姑娘,兩位中年嬸子,都格外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她們底子不同,悟性各異,如何因材施教,讓她們盡快上手,并且保證出品質量,成了我面臨的新課題。
我并沒有像傳統師徒制那樣,讓她們從枯燥的劈線、繞線開始磨性子。現代管理的理念告訴我,要激發學徒的積極性,必須讓她們盡快看到成果,獲得成就感。
于是,我制定了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
第一階段:基礎針法強化與標準化。
我將湘繡中最常用、也最基礎的幾種針法,如平針、套針、摻針、滾針、打籽針等,拆解成最簡單的動作要領,親自示范,并讓她們在統一規格的練習布上反復練習。林氏則負責檢查她們的針腳是否均勻、平整,線條是否流暢。對于悟性高、學得快的,給予口頭表揚和小獎勵;對于暫時跟不上的,則耐心輔導,找出問題所在,絕不苛責打罵。
靈犀針在這時也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雖然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學徒,但當我握著它去觀察學徒的運針時,似乎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她們針法中的問題所在,比如力度不均、角度偏差、絲線捻度不對等等,這讓我能更精準地進行指導,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第二階段:簡單圖樣實操與色彩啟蒙。
在掌握了基礎針法后,我便拿出之前設計好的“四季平安”荷包、“步步生蓮”鞋面等簡單圖樣的底稿,讓她們開始嘗試繡制成品。同時,我開始向她們灌輸最基本的色彩搭配知識。比如,紅配綠雖然俗氣,但可以通過調整紅、綠的色階和飽和度,以及加入過渡色來變得雅致;冷暖色調如何搭配才能和諧;如何用深淺不同的同色系絲線繡出層次感等等。這些現代色彩學的基礎理論,對這些從未接觸過系統學習的古代繡娘來說,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她們繡出來的東西,立刻就和外面那些“大紅大綠”拉開了檔次。
第三階段:計件考核與質量把控。
為了激勵學徒們的積極性,也為了保證繡坊的出品質量,我引入了“計件工資+質量考核”的模式。每完成一件合格的繡品,就能獲得相應的計件報酬。但前提是,必須通過林氏的初步檢查和我的最終驗收。對于針腳粗疏、配色混亂、污損等不合格品,一律返工,并且會扣除部分工錢。賞罰分明,讓學徒們既有動力,又不敢懈怠。
這套模式運行下來,效果斐然。短短半個月,學徒們不僅基本掌握了常用針法,能夠獨立完成簡單的繡品,更重要的是,她們的審美和對質量的要求,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靈犀繡坊出品的那些平價小物件,雖然技藝上遠不如我親手所作,但勝在干凈、整潔、配色雅致、做工用心,漸漸在附近鄉鄰和一些小商販中積累起了不錯的口碑。
這天下午,我正在驗收學徒們交上來的新一批荷包。其中一位名叫“春桃”的年輕姑娘,手最巧,悟性也最高,她繡的一個蘭草紋荷包,不僅針腳細密,蘭葉的飄逸感也繡出了一二分味道,配色更是清新脫俗。
“春桃,你這個荷包繡得很好!”我拿起那個荷包,毫不吝嗇地夸獎道,“尤其是這蘭葉的轉折和色彩過渡,很有進步!這個月的優秀學徒獎,非你莫屬了!”我宣布道,優秀學徒獎意味著額外的獎金和優先學習新圖樣的機會。
春桃頓時羞紅了臉,激動得連連道謝。其他學徒也都向她投去羨慕的目光,眼中充滿了“我也要努力”的勁頭。
看到這積極向上的氛圍,我心中很是欣慰。看來,我的“因材施教”和“激勵機制”是成功的。只要這樣穩步發展下去,靈犀繡坊的人才梯隊,就能慢慢建立起來。
然而,就在繡坊內部一片欣欣向榮之時,外部的壓力,也悄然逼近。
這日,村里的張大娘又來串門,她把我拉到一邊,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說道:“月丫頭,跟你說個事兒,你可得留個心眼兒。”
“怎么了,張大娘?”我心中微動。
“就前兩天,我那嫁到鎮上的侄女兒回來,說漏了嘴,”張大娘皺著眉頭,“她說,錦繡閣的那個馬管事,最近一直在打聽你家繡坊的事兒!不光打聽你接了多少貴人的單子,賺了多少錢,還到處跟人說……說你用的絲線來路不正,是偷了哪家大戶的,還說你繡的東西看著好看,其實不結實,洗兩次就壞!”
又是馬管事!賊心不死!
我臉色沉了下來。打聽我的生意,散布謠言……這些還只是小打小鬧。我擔心的是,他會不會用更卑劣的手段?比如,派人來搗亂?或者,在原材料上給我使絆子?
“他還打聽咱們從哪里進絲線和布料!”張大娘補充道,“我侄女兒說,馬管事放話了,要讓縣城里所有的綢緞莊和線鋪,都不敢賣好東西給我們!”
釜底抽薪!斷我糧草!
好狠毒的計策!
我心中怒火升騰!這馬管事,為了打壓我們,真是不擇手段!我們靈犀繡坊現在雖然有點小名氣,但根基尚淺,尤其是在原材料供應上,非常依賴縣城里的那幾家鋪子,特別是蘇記綢緞莊。如果馬管事真的利用錦繡閣在縣里的勢力,威脅其他商家不賣給我們絲線布料,那對我們繡坊來說,絕對是致命的打擊!沒有好的材料,我空有再高的技藝,也難以施展,更別說完成那些貴人的訂單了!
“我知道了,張大娘,多謝您提醒。”我強壓下心中的怒火和憂慮,對張大娘感激道。
送走張大娘后,我立刻將這個壞消息告訴了林氏。林氏一聽,頓時慌了神:“這……這可怎么辦?要是買不到好線好布,咱們繡坊……”
“娘,別慌!”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馬管事想用這招,說明他暫時還沒有更直接的辦法對付我們。這也是給了我們時間和機會!”
我的大腦飛速運轉起來。必須未雨綢繆,解決原材料供應的問題!
直接去府城采購?路途遙遠,成本太高,而且人生地不熟,未必能找到可靠的商家。
自己種桑養蠶?周期太長,技術門檻也高,遠水解不了近渴。
天然染料?蘇夫人提到的礦石染料還是未知數。
難道……真的要被馬管事卡住脖子?
不!絕不能坐以待斃!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從蘇府借來的、記載著潭州風物的雜記!那里面,或許就藏著破解困局的關鍵!
“月白蠶絲”……如果真的能找到這種傳說中的野蠶絲,其品質絕對遠超蘇杭上品,足以讓靈犀繡坊擺脫對普通絲綢市場的依賴,甚至……成為我們獨一無二的王牌!
看來,尋找“月白蠶絲”的計劃,必須提前了!
我立刻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將那些雜記再次攤開,這一次,我不再是粗略瀏覽,而是逐字逐句,仔仔細細地研讀起來,希望能從中找到那渺茫的線索。
靈犀針在發髻上,似乎也感應到了我的決心,散發出比往常更明亮的光芒,仿佛在指引著方向。
馬管事,錦繡閣……你們想斷我糧草?
哼!那我就自己開辟一片天地!
我的靈繡之路,絕不會止步于此!尋找傳說中的天材地寶,將是我破局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