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晴薇深吸一口氣,繼續寫字。
標準的楷書,沒有男子寫的字那般蒼勁,但清秀工整,看著賞心悅目,作為書籍來說,反而更加合適。
還不錯。
宋晴薇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努力。
日頭升高,幾近晌午。
桂媽媽和白芷洗完了衣裳,進屋里頭,給宋晴薇倒上一碗茶水,“姑娘晌午想吃些什么,我去準備。”
吃什么啊……
宋晴薇揉了揉發癟的肚子,有些茫然,但在抬頭一番張望,看到門外的那一株生的十分茂盛的槐樹時,頓時有了想法。
“天氣炎熱,竟是有些貪嘴,想吃槐葉冷淘了。”
槐葉冷淘?
桂媽媽有些茫然,“那是什么?”
這里竟是沒有這個吃食?
她不能露了餡……
宋晴薇想了想,隨口扯了個幌子,“方才翻書之時,看到書上所寫,以煮好的面過了涼水而食,是為冷淘,至于這槐葉冷淘,是采摘槐樹葉子洗凈榨汁,以槐葉汁和面,做成冷淘來吃,不必有多少配菜,只簡單調味,最是清涼解暑呢。”
她在前世之時,除了沉迷工作,便是沉迷吃遍諸多美味,甚至她經營的產業中,也有一家餐廳,屬于私房菜館,其中一位廚師所做的槐葉冷淘,滋味極好,她十分喜愛,特地問詢過做法,因而知道的十分清楚。
“聽著似乎不錯。”桂媽媽笑著點頭,“姑娘稍等一等,我和白芷這就去做了給姑娘吃。”
“好。”宋晴薇笑瞇瞇地應聲。
桂媽媽急忙招呼了白芷去忙碌。
白芷麻利,平時爬高上低不是話下,這會兒一聽到槐葉冷淘這樣新鮮的吃食,此時直接化身成了猴子,也不用長桿鐮刀,只直接爬上了粗壯的槐樹,拿鐮刀唰地一下,割了一大枝下來。
樹枝嘩啦一下墜地,白芷也從樹上跳下,尋了筐子,將新鮮的槐樹葉子從樹枝上捋下來。
清洗、碾碎、榨汁、和面……
碧綠的面團在桂媽媽的粗長搟杖下變成薄薄的片,又在菜刀下變成寬寬的面,最終進入煮得沸騰的鍋中。
成熟撈出,按照宋晴薇所說的,過上兩道涼水,讓面條徹底變涼,再以烹香的蒜末、鹽巴、米醋等調味拌勻。
桂媽媽額外煎上了兩個嫩嫩的雞蛋,連帶著切成的番茄片放到碗中,端給宋晴薇。
面條碧綠如翡,雞蛋嫩黃,番茄橙紅,幾樣鮮艷的顏色在白瓷碗中越發顯得賞心悅目,令人食指大動,暑氣盡消。
宋晴薇忙了一上午,此時也有些餓,迫不及待地拿了筷子夾起面往口中送。
面條筋道、爽滑,帶著青槐葉獨有的清香,在這炎炎夏日之中……
絕佳享受!
“好吃!”宋晴薇連聲贊嘆,更道,“這一碗怕是不夠,桂媽媽待會兒再給我煮上半碗吧。”
多吃上一些,身體才能變得更加強壯。
“好。”桂媽媽見宋晴薇胃口大開,心中歡喜,笑瞇瞇地應聲,轉身進了小灶房,將剩下的面團接著搟成面條。
鍋中已經煮熟的,先撈出來拌勻了拿給白芷。
白芷一邊燒火,一邊享用飯食。
面條呲溜聲響,白芷亦吃得不亦樂乎,更是忍不住連聲夸贊,“這槐葉冷淘可真好吃!”
“既然好吃,你便多吃一些,剛好姑娘也不夠吃,我一并搟了,一鍋煮出來。”桂媽媽笑道。
“好——”
白芷拉長了尾音,繼而感慨道,“姑娘此次病見好了之后,不似從前一般懨懨的,倒是看著精神頗佳,與從前多有不同了。”
“是啊。”桂媽媽點頭,滿臉欣慰,“姑娘長大了……”
現如今情況下,多愁多思皆是無用,唯有打起精神來,努力活下去,為未來謀劃,才是最重要的。
但姑娘性子之所以如此轉變,與這么多年苦難積攢,有著絕對的關系。
姑娘她真的是……
桂媽媽搖搖頭,將“受苦”兩個字甩了出去。
這種話,不能一直掛在嘴邊,不然容易應驗。
她家姑娘,一定能享福。
一定!
晌午飯吃了足足一碗半的槐葉冷淘,宋晴薇滿足感十足,待消食之后,將剩下的字寫完。
桂媽媽和白芷則是開始做繡活。
宋晴薇到莊子上多年,時常病痛,所學女紅不多,只能幫著繡花的桂媽媽和白芷理花線。
將成捆的花線解開來,纏在來纏在用舊布頭做的線把子上頭,用線的時候更加方便。
有了宋晴薇做基礎的事,桂媽媽和白芷覺得輕松頗多,只專心做繡活。
桂媽媽繡的是帕子,蘭花草的圖樣,白芷繡的是荷包,福字祥紋,皆是尋常大眾的圖樣。
勝在大方。
繡活一直做到傍晚。
晚飯吃的是烙餅,醋拌黃瓜和小米粥。
烙餅用的是發面,揉面做餅之時,桂媽媽放了蔥花,滋味發鮮,吃起來更加好吃。
桂媽媽怕宋晴薇吃的飯食營養不夠,去莊戶家中買上了一些韭菜,配雞蛋一并做成了韭菜雞蛋餡餅,拿給她吃。
韭菜辛香,雞蛋鮮嫩,趁熱來吃,滋味頗為美妙。
宋晴薇吃了兩張餅,喝了大半碗粥,打了一個響亮的飽嗝。
消食,鍛煉,仍舊幫著桂媽媽和白芷打下手,直到夜色濃重,三人才洗漱睡下。
夜晚晴朗,明月高懸,莊戶披著夜色做活,以至于外頭仍舊一片喧鬧。
宋晴薇今日體力消耗頗多,困乏無比,任外頭如何熱鬧,倒也睡得頗為安穩。
翌日。
天還黑著,宋晴薇和桂媽媽已是早早起床。
昨晚剩的烙餅子熱上一熱,桂媽媽給宋晴薇打了兩個糖水荷包蛋來吃。
糖水甘甜,荷包蛋完整白嫩,內里淌黃,口感最是好的時候。
宋晴薇以吃不下為由,分給桂媽媽了一個。
吃罷早飯,留了白芷在家中,宋晴薇和桂媽媽趁著涼快往縣城去。
這處田莊名為雨霖莊,距離宋家所在的德化府城頗遠,卻離清豐縣城頗近,一去不過是一個時辰的路程。
路程不遠,但宋晴薇素日深居簡出,身體又不曾痊愈,桂媽媽有些擔憂,自到了大路上后,便抬眼張望著找尋牛車。
“桂媽媽,不必非得乘坐牛車的,并非是覺得花費銀錢,只是此時還算涼快,剛好借這個時候走走路,鍛煉一番,如此身子才能強健。”宋晴薇勸說,“待回來之時天兒熱了,若是走不動了再乘車也不遲。”
桂媽媽昨日便見宋晴薇在家中各種揮舞胳膊,來回走動的,知曉她所說的是實話,便暫且答應下來,但又道,“不過咱們可先說好了,天熱了一定得乘車才行,免得中了暑氣,得不償失。”
“好。”宋晴薇笑瞇瞇地答應,拉著桂媽媽,大步走路。
她們兩個人出發得早,待到了縣城之時,日頭剛剛從東方升起。
但整個縣城,卻已是人來人往,有了熱鬧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