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當天的積雨云在14:47分準時裂開縫隙,林穗攥著控制臺鑰匙穿過中庭時,瞥見周硯白正在調試傅科擺。銅球擺動的陰影掠過他襯衫第三顆紐扣,那里別著枚星芒狀回形針——是她上周夾在物理試卷里的手作。
“偏振片需要45°交叉。“周硯白頭也不抬地調整濾光輪,示波器熒光的綠影在他下頜投下彗尾,“你動了我的分光計刻度。“
林穗的帆布鞋尖抵住電源線,這是她第五次篡改設備參數。故意偏移的衍射光柵將鈉光譜拆解成虹色扇面,在地面拼出她名字的摩爾斯電碼。此刻周硯白的白大褂衣擺掃過光斑,莫爾條紋在他后背幻化成振翅的獵鷹。
“學生手冊第41條,“他突然用激光筆指向控制臺,“禁止私自啟用氦氖激光器。“
林穗的指節在鑰匙齒紋上收緊。這警告來得太遲,她早已將發射器功率調至臨界值。當周硯白俯身檢查穩壓器時,紅色光束恰好穿透他襯衫口袋——顯露出內層用夜光絲線繡著的星圖,坐標與她初三時丟失的發卡完全重合。
積雨云徹底消散的瞬間,周硯白啟動日珥投影儀。林穗的瞳孔適應強光后,發現濾光片夾層藏著張泛黃的簽到表——2016年天文社新生名單上,她的簽名旁有用鉛筆添加的注釋:【視網膜反射率異常,建議持續觀測】。
“全息幕布有0.3秒延遲。“周硯白將控制權移交時,腕表鏈擦過她虎口的繭,“別讓昴星團脫離黃道面。“
林穗的呼吸在操作臺凝結成霧,她輸入的每個指令都暗藏光譜密碼。當模擬銀河開始旋轉時,周硯白突然握住她調整焦距的手,示波器上的正弦波驟然坍縮成心跳頻譜。
“室女座星系團的引力透鏡效應...“他聲音低得近乎呢喃,“是否考慮過觀測者本身的質量擾動?“
林穗的耳膜鼓脹著血液轟鳴。這是她精心設計的雙關謎題,此刻周硯白的金絲眼鏡正反射出控制臺隱藏界面——那里滾動著她三年來所有“故障記錄“的分析報告,每個結論都附帶修復方案與星圖坐標。
暴雨毫無預兆地穿透云層,周硯白展開的雨傘卻干燥如新。林穗在傘面內側瞥見用疏水涂料繪制的等高線圖,海拔標記竟是她每次尾隨他時的心率峰值。雨滴在納米涂層上匯聚成星座,她認出那是自己鎖屏壁紙的鏡像版本。
“校慶演出...“周硯白突然將傘柄塞進她掌心,“需要測試暴雨模式下的紅移現象。“
林穗的指甲掐進傘骨凹槽,那里蝕刻著她高一時的月考排名。當傘面開始自主旋轉時,每一道雨痕都折射出不同年份的光譜——2017年的鈉黃光是她打翻的檸檬汽水,2019年的氦粉光對應他實驗服上的熒光筆跡。
控制臺突然報警,林穗偽造的故障代碼開始反噬。周硯白卻從容輸入一串二進制指令,全息銀河瞬間裂變成克萊因瓶結構。在拓撲投影的莫比烏斯環上,林穗看見兩人所有的“偶然“交匯成必然的奇點。
暴雨停歇時,周硯白胸前的回形針消失無蹤。林穗在控制臺縫隙找到它時,金屬已被彎折成無限符號。透過放大鏡觀察,每個轉折點都刻著日期與光譜波長——最近一組數據正是此刻的濕度和她的瞳孔直徑。
黃昏的光線斜切進禮堂,周硯白白大褂上的雨漬蒸騰成星云狀水痕。林穗握緊無限符號的回形針,突然明白這場持續五年的觀測實驗,觀測者與被觀測者始終互為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