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正值開元盛世,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繁榮昌盛之景。四方蠻夷紛紛來朝,國內百姓在這太平年間,倒也安居樂業。然而,在這盛世的表象之下,朝堂之上的權力斗爭卻如暗流涌動,從未平息。
江璃便出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她的家族江氏一族,在朝中頗負盛名。其父江文淵,身為禮部侍郎,不僅學識淵博,更是心懷天下,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在朝堂之上,江文淵常常為了百姓的福祉,不顧自身安危,與那些貪圖私利的大臣據理力爭。他的一身正氣,贏得了朝中眾多忠良之士的敬重,卻也因此招來了奸佞小人的嫉恨。
當時,大楚與北方狄國的關系正處于微妙階段。狄國野心勃勃,妄圖通過通商條約打開大楚的國門,進而謀取更多利益。朝堂之上,圍繞著是否與狄國簽訂通商條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江文淵洞察狄國的狼子野心,深知一旦簽訂條約,大楚的百姓必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故而堅決反對。而以宰相林鶴堂為首的一派,卻被狄國的利益所誘惑,力主簽訂條約。
林鶴堂此人,心胸狹隘,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見江文淵屢屢阻礙自己的計劃,便懷恨在心,決心除掉這個眼中釘。于是,他勾結狄國細作,精心策劃了一場陰謀。他們偽造了江文淵與狄國勾結、意圖謀反的書信,并買通了宮中的一名太監,將這封偽造的書信呈到了皇帝面前。
皇帝生性多疑,看到書信后,未加詳查,便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將江家滿門抄斬。一夜之間,江家府邸被官兵重重包圍,喊殺聲、哭喊聲充斥著整個庭院。曾經的鐘鳴鼎食之家,瞬間淪為人間地獄。
年僅十歲的江璃,在混亂中與家人失散。她驚慌失措地在大街小巷中奔逃,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無助。不幸的是,她被人販子盯上,幾經轉手后,被賣進了揚州城最負盛名的青樓——“醉花樓”。
“醉花樓”,這座外表看似繁花似錦的樓閣,實則是一個吞噬青春與希望的牢籠。老鴇李媽媽是個極為精明世故之人,她一眼便看出江璃生得眉清目秀,氣質不凡,若能精心調教,日后必定能成為“醉花樓”的搖錢樹。
于是,李媽媽不惜花費重金,請來城中最頂尖的師傅,教授江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以及歌舞技藝。起初,江璃滿心抗拒,她心中對家人的思念和對命運的不甘如洶涌的潮水般難以平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明白,唯有掌握這些技藝,才能在這殘酷的環境中求得一線生機。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醉花樓”,江璃便開始了一天的學習。她跟著琴師,反復練習指法,指尖磨出了血泡,也不曾喊疼。詩詞師傅講解詩詞時,她全神貫注,一字一句都牢記于心。舞蹈師傅的要求極為嚴苛,江璃常常累得雙腿發軟,仍咬牙堅持。
日子一天天過去,江璃在這嚴苛的訓練中逐漸成長。寒來暑往,七年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般悄然流逝。江璃出落得亭亭玉立,宛如一朵盛開在淤泥中的青蓮,清新脫俗,不惹塵埃。她的琴藝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一曲《漢宮秋月》,能讓聞者落淚,仿佛能將人帶入那深宮之中,感受宮女們的哀怨與無奈。其才情之名,如春風般吹遍了揚州城的每一個角落,引得無數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競相前來一睹芳容。
那些慕名而來的客人,有的是為了欣賞她的琴藝,有的則妄圖一親芳澤。然而,江璃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她以才情示人,卻從不輕易與客人有過多親近之舉。這使得她在“醉花樓”中,既備受追捧,又顯得格外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