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深化區域旅游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利益平衡、行政協調以及避免同質化等諸多難題,蘇然和林悅積極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全力推進區域旅游協同發展邁向新高度。
針對利益平衡問題,蘇然主導建立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與共享機制。他組織各地區相關部門和旅游企業代表共同商討,基于各地區在旅游線路中的資源貢獻、游客引流、基礎設施投入等多方面因素,構建了詳細的利益評估體系。例如,對于在“古韻今風探秘之旅”線路中提供核心文化景點的地區,因其資源獨特性和吸引力,在旅游收益分配中給予相對較高的比例;而對于積極通過宣傳推廣為線路吸引大量游客的地區,也根據引流效果適當增加分配份額。同時,設立區域旅游發展共同基金,各地區按照一定比例出資,該基金主要用于跨區域旅游項目的開發、市場推廣以及基礎設施的聯合建設等,通過共同投入與收益共享,增強各地區合作的積極性與穩定性。
在行政協調方面,林悅積極推動建立區域旅游協調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由各地區政府的旅游、交通、文化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定期召開會議,加強溝通與協作。針對不同地區行政管理體制和政策法規的差異,委員會設立專門的政策協調小組,深入研究各地政策,尋找政策的契合點與互補性。對于涉及旅游發展的重大政策調整,提前進行溝通協商,力求達成共識。例如,在旅游項目審批流程上,通過協調統一部分關鍵環節的標準和要求,簡化跨區域項目的審批手續,提高行政效率,為區域旅游合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為避免旅游產品同質化競爭,蘇然和林悅引導各地區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與資源優勢,進行差異化定位與發展。他們組織文化專家和旅游規劃師團隊,對各地區的旅游資源進行全面梳理和評估。例如,發現某個地區擁有豐富的民間音樂文化資源,但尚未充分開發利用。于是,以此為切入點,策劃打造以民間音樂為主題的特色旅游產品,如舉辦民間音樂節、開設民間音樂體驗工坊等,與“靈水韻鄉”的水鄉文化旅游產品形成互補。同時,在區域旅游營銷推廣中,突出各地區的特色亮點,通過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在線路設計上,注重將各地區特色產品有機結合,形成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旅游體驗。
隨著這些措施的逐步實施,區域旅游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各地區的合作積極性顯著提高。行政協調機制的建立有效解決了政策法規差異帶來的阻礙,為區域旅游發展提供了順暢的政策環境。各地區旅游產品的差異化發展,不僅避免了同質化競爭,還豐富了“大靈水旅游圈”的產品體系,提升了整體吸引力。然而,隨著區域旅游合作的不斷深入,如何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以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成為擺在蘇然和林悅面前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