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晗從顧廷燁又聊到梁家,意味不明地說道:別看父親爵位晉升,但無論官家還是太子,都更重視顧廷燁,官家沒賞顧二,是想把人情留給太子呢。
墨蘭心道:誰讓你們兄弟都不爭氣,沒一個能打的?最能打的反而是年過半百的老伯爺,可他年事已高,這次還受了重傷,不知還能活多久,官家自然沒法栽培。
梁家升爵本是一件好事,但皇帝病重也不好慶祝,只是了換了匾額和一些禮器,低調地把事辦了。
梁老爺子成為永昌侯的第一件事,就是請立嫡長子二郎為世子。
梁家大郎雖然不忿,但這爵位是老爺子自己豁出命拼來的,于情于理都沒有什么好指摘。
墨蘭能感受到,梁晗雖然高興,但也沒那么高興。
侯爵的位置是二哥的,官場前程和新帝恩寵,又比不上顧二,他提著腦袋也就喝了口湯,沒吃到肉!
倒是吳大娘子十分快意,在墨蘭面前得意地說:忍了老大這么多年,終于等到今日,還真虧了六郎!
皇帝病重,趙宗全伏在一旁侍奉,終究還是送走了官家,自己也繼承大統,受文武百官朝拜。
得知新帝要開恩科的消息,墨蘭也回了盛家看望長楓。
她這趟回門雖然輕裝簡從,毫不張揚,但盛家招待的卻非常隆重,連華蘭也專門從袁家跑來見面。
看著一臉熱情的眾人,墨蘭只能感嘆:人都是現實的!
梁晗得勢在即,自己隨便回趟門都被當成寶;如果梁家不爭氣,自己哪怕大張旗鼓,回娘家也是備受冷落。
吃過飯后,墨蘭并沒有去大娘子那邊敘話,反而進了書房,和盛紘父子三人談起了局勢。
“新皇登基,加試恩科。三哥哥不用再等兩年了,開春便能再考。”墨蘭雖然瞧不起長楓,卻也時時盼著他能立起門戶,成為小娘的依靠。
長楓見墨蘭當著父兄的面提點自己,心里頗不以為然,嗯了一聲,沒有說話。
盛紘卻忍不住感嘆:等開了恩科,進了一批新人,朝廷另有一番氣象,宮變之事也算告一段落,哎,說來可憐……
“宮變當天,好些同僚都被賊兵害了,有些當場被殺,有些投降附逆,結果當晚逆賊伏誅,他們投降也就多活了幾個時辰!還不如一開始死在逆賊手里,非但不連累家屬,還能落一個忠臣名頭,給家里爭些撫恤!”
墨蘭聽到這話,突然想起自己的外公,也是稀里糊涂卷入宮變,林家因此敗落,心里一陣酸楚。
長柏也感嘆不已:還有些人是禍從口出,在兗王謀反之前,說了他一些好話,未必就是附逆,哎……如今詔獄里的人,都多得都關不下了。
一旁的長楓神色慘淡,他想起自己曾經在外亂說,差點因此害了盛紘,不禁一陣后怕。
墨蘭卻不以為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收拾附逆只是借口,清除異己才是目的,朝廷的位置不做大變動,官家怎么安置自己的班底啊?
盛紘和長柏都吃驚地看著墨蘭:她這番話雖然有理,但純粹是對“帝王心術”的不屑,毫無臣民對官家的敬畏之心,有些大不敬了!
墨蘭對父兄的訝色視而不見,她看了一眼長楓,認真叮囑道:國喪期間嚴禁飲酒作樂,三哥哥千萬要注意一些,這段時間好好在家溫書,此次恩科是你最好的機會!
長楓見墨蘭又來叮囑,頓時上了脾氣,沒好氣地說:妹妹把梁家指揮的團團轉,還嫌不夠嗎?我用不著你操心!
墨蘭如今在梁家得勢,帶給他很大壓力:輿論都可惜墨蘭是女子,親哥哥又不爭氣,兄妹兩要是換一換就好了,做哥哥的奮發上進,做妹妹的混吃躺平。
他這陣子對墨蘭怨念頗深,一張口便沒有什么好話。
不過說完以后,又立刻后悔了:梁家如今正春風得意,墨蘭身價也水漲船高……
墨蘭懶得和他計較,長楓思維還未轉過來,覺得當著父兄的面被妹妹管束,臉上有些掛不住。
但不管盛紘還是長柏,都不會認為她說這話有問題。
能力決定地位,隨著梁六的崛起,墨蘭在永昌候府的地位也越來越重,永昌侯府的許多大小事物,她也說得上話,插得上手。
今天與其說是一家人聊天,不如說是永昌侯府的大娘子,與盛家的兩代主君進行利益聯盟。
盛紘父子和女兒說朝堂事,聊家族計的待遇,連嫡長女華蘭都不曾有過!
這并非他們不喜歡華蘭,而是華蘭做不了袁家的主,就算說了也沒人聽;但墨蘭在梁家為盛家說句話,永昌侯夫婦絕不會裝作沒聽到。
果然看到長楓頂嘴,盛紘當即發作:混賬東西!墨兒一心為你打算,你還不分好歹,趕緊給我滾回去讀書!
向來不喜歡說話的長柏,也指責長楓:四妹妹對你掏心掏肺,你怎么能這么辜負她?
長楓見父兄都發了脾氣,忙喏喏退下了,盛紘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瞧你三哥哥,真是丟人現眼,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懂事?
墨蘭非但沒有補刀,反而耐心寬慰:父親不必擔心,六郎以前一心吃喝玩樂,比三哥哥荒唐多了,如今領了差事,不也走上了正道?待三哥哥金榜題名,肯定也會痛改前非!
盛紘哼了一聲,右手輕輕撫須:但愿如此!
墨蘭嘴上替長楓開脫,心里卻打定了主意:待會見了小娘,必須讓她對長楓嚴加管束,這次恩科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旦錯過,后悔終身!
長柏的潛力和資源,雖然遠在長楓之上,可畢竟剛入官場,兩人差距還沒有明顯拉開。
但隨著時間推移,兩人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后判若天淵。
這次恩科卻是個極好的機會:新帝之前在禹州一直被打壓,世家大族也沒誰瞧得起他。
他手里唯一的班底禹州幫,基本就是大老粗,這幫人打打殺殺可以,治理朝政卻力所不及。
禹州幫能人太少,世家大族他又不放心,要想擴大自己的班底,自然會選恩科中那些出身清白的舉子。
特別是登基后的第一屆進士,正趕上用人之際,等過幾年新帝根基穩定,朝廷的位置也滿了,上榜進士可就沒那么多機會了。
如果長楓能夠上榜,作為新天子的第一屆門生,又有自己給梁晗吹枕頭風,在永昌侯府的助力下,很容易就能在官場站穩。
屆時父親和二哥也會因勢利導,好好扶持長楓。
但如果錯過這次機會,縱然幾年以后也中了進士,他和長柏的差距也再無法彌補,梁晗也肯定更愿意投資長柏,不愿意押寶長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