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的家眷終于到京了,但對汴京城的眾人來說,顧家的熱鬧可比皇家大多了。
官家剛登基沒多久,就讓顧廷燁回禹州,護送眾人家眷來京,給他安排這種心腹差事,顯然是打算要重用他。
顧廷燁也興奮不已,離京城越近,心情越激蕩:我再也不是那個被人戲耍利用的顧二郎了,大哥哥,大娘子,你們欠我的,該還了!
是該還了,還沒等顧廷燁交割完差事,小秦氏和寧遠侯就來還債了!
他們帶著顧家老人,將一柄長槍送到禁軍統領顧廷燁的府宅前,當眾控訴顧廷燁的種種忤逆不孝!
寧遠侯顧廷煜一臉沉痛,對顧府的門房說道:告訴二弟,打小父親便教練槍習武,他才有今天這般造化。
“我把這把槍給他,盼他今后別再辜負官家和父親對他的愛護之情,往后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但凡有點兒良心,有點人倫,就別到寧遠侯府打擾父親安寧!”
小秦氏也哭哭啼啼:先前二郎被趕出家門,我可憐他一身本事無人用,才勸他去投軍!
“如今二郎已經立府,他的事我不會再管了,哪怕他非要娶那個賣唱的外室進門,我和他大哥哥也絕不多說一句!當初老侯爺就是想不開,才被活活氣死啊!當親爹的都管不了他,我這個當繼母的還有什么法子?隨他吧!”
兩人將長槍擺在門口,連大門都沒進就直接打道回府了。
一個病體贏弱,一個帕子抹淚,誰人看了都覺得可憐,事情不到半天,就傳遍整個汴京城。
顧廷燁以前的那些丑聞,再次被人翻出來熱議,尤其是為了歌女氣死老侯爺,更是引得眾人唾棄不已。
就是路邊討飯的乞丐,都要罵上兩句:老天爺怎么這么不開眼,居然讓這么個不孝子翻身了!
顧廷燁萬沒料到,自己還沒找大哥他們算賬,就先被將了一軍!
原本想著安頓好差事,再去顧府把那柄長槍拿回來,小秦氏與顧廷煜肯定會百般阻撓,自己則乘勢將多年積怨發泄出來!
誰料他們先發制人,就這么把長槍送回來,讓自己心里盤算過無數次的交鋒,一系列揚眉吐氣的場景,全都沒機會用上。
更令他奇怪的是,寧遠侯府對輿論的把控非常厲害,仿佛早就做好了布局。
顧廷燁被罵聲包圍后,禹州幫的眾人紛紛出面維護,說顧廷煜如何暗算他,小秦氏如何捧殺他。
但這些辯解很快被噴了回來:顧大是侯府嫡長子,襲爵本就天經地義,根本沒必要和顧二爭;何況他膝下就一個女兒,若是為了爵位,早就該過繼一個兒子,哪會至今毫無動靜?
小秦氏的捧殺更是荒謬,對顧二好吃好喝伺候著,還教他習武讀書,把他培養成棟梁之材,對她自己的兒子都沒這么上心!
顧二被趕出家門后,也是小秦氏建議她去投軍,才有了翻身重來的機會。
可顧二得勢以后,小秦氏沒有沾他半點光,連門都不肯進,都退讓到這個地步了,還有人污蔑她?
這些議論充斥著茶館酒樓,特別是小秦氏勸顧廷燁投軍,已成了眾口一詞的“真相”,這讓他非常氣憤!
勸他從軍的分明是盛六姑娘,可人家是未出閣的閨女,真要把這事說出來,必然極大影響她的名聲。
白拿了人情的小秦氏,更是唱念打坐俱全:我勸二郎從軍,是想他有個用武之地,萬沒料到他剛剛翻身,就這么欺凌弱兄寡母!
輿情洶洶下,一大堆彈劾顧廷燁的折子,送到了新官家面前,但官家扣留不發,頗有回護之意。
這種偏袒的態度,越發刺激了清流,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言官當庭指責,將顧廷燁罵了個狗血淋頭。
最后還是靠官家搬出了先帝的囑托,才勉強攔住了對顧廷燁的聲討。
顧廷燁不是吃悶虧的主,同寧遠侯府舊仇未消又添新恨,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下來朝以后,他帶著一堆人去了侯府,要給自己討回公道。
結果候府連門都不給開,派了下人隔著門喊話:若是公事,請二公子在朝堂說;若是私事,顧家與二公子無私可言!
“太夫人和侯爺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盼二公子今后好自為之,別再丟人現眼,出乖露丑,讓老侯爺在地下也不得安寧!”
顧廷燁聽了這番話,氣得都想叫人砸門,還是同來的沈從興將他勸了下來。
沈從興這個國舅叫門,門自然是給開的,只是還沒說上兩句,顧廷煜就被顧廷燁氣得吐血。
小秦氏指著顧廷燁痛罵:你把父親氣死了不夠,還要把親哥哥也逼死嗎?顧家怎么出了你這種忤逆不孝的畜生,真是枉披一張人皮!
她一邊流淚念叨著“家門不幸”,一邊和邵氏扶著顧廷煜回去躺著歇息。
國舅爺沈從興被晾在一旁,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最終只能一咬牙,拉著顧廷燁走了。
消息傳開后,朝堂參顧廷燁的人更多了,連沈從興也跟著吃了不少瓜落,成了言官的靶子。
官家見眾怒難犯,只好想辦法息事寧人:一面賜了許多補品和珍寶到寧遠侯府,一面責令顧廷燁給嫡母和兄長賠禮道歉。
幾天以后,官家又挑了離寧遠侯府最近的一所院子,賞賜給顧廷燁。
這既是安撫顧二,又是告誡眾人:顧廷燁還是顧家人,以后不得以此為由參奏。
鬧得這么不愉快,還非讓寧遠候府認顧二,眾人都感嘆官家對顧二的偏袒,對寧遠候和小秦氏更充滿同情。
一直靜觀其變的墨蘭,對小秦氏的手腕欽佩不已。
她不過提醒了一句,顧二回來就要找她算賬,別再抱什么幻想,小秦氏就能反客為主,將顧廷燁制得縛手縛腳。
茶館那些輿論,是墨蘭手下那些水軍放出去的,她聽到了一些風聲:顧二回京后曾說當初萬念俱灰,是一位姑娘勸他從軍效力,才有了今日的功勞富貴。
墨蘭不知道那位姑娘是誰,但無論是誰,都不能是明蘭。
趁事情還沒傳開,必須趕緊搶斷,既然小秦氏說是她的功勞,那就直接放到她身上。
這也是為了明蘭好,未出嫁的姑娘和顧廷燁這種浪子沾上關系,并不是什么好事,想必明蘭也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