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教導學生畫畫的老師看了看時間,笑著告知學生們時間到了,別漏寫班級和名字,隨后開始一桌一桌的收學生的作品,每收一幅作品都看一下,有好的和差點都點評一番。
“你這個是什么東西?”美術老師拿著林也的畫陷入沉思。
林也看著沉默的老師解釋道:“這是植物的最終演化,未來的植物可能就是這個樣子的。”
老師把畫還給他,笑道:“可能未來核輻射能讓它變成這樣,因為往前山海經也沒有出現過。”
“你自己收回去吧,這幅畫我評價不了。”
“老師,這可是難得的抽象派優質作品啊。”林也見張妍憋著笑看著自己,不死心的拿著作品給老師看。
美術老師略過他的作品去拿起張妍的話,“可老師也不是梵高啊。”
拿起張妍的畫看了看,對林也說道:“你可以跟你同桌學畫花,因為他的畫我還能看得出是牡丹花。”
張妍愣了一下也沒有回話,不過林也還是看出來她的不自然。
當老師收完后,在講臺上說下課就走出去了,林也笑問道:“剛剛怎么回事?畫的不是牡丹?”
張妍想了一下還是沒有說出來,因為她覺得自己畫的是“月季”。
林也看她不說話也不追問,轉移話題笑道:“這位同學有什么不開心的?和數學課代表說一下。”
因為上了幾天課了,班主任前面那節課就選了幾個班干,自薦也好,推薦也罷,只要沒什么人反對就定下了,因為他是有看過學生中考成績,而林也的數學成績最高,所以就選了他當數學課代表。
被逗笑的張妍看著他,“喲~當官了就是不一樣,厲害,真厲害。”
林也憋著笑,一臉正兒八經的說:“我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數學課代表,我可一直都是官,可別覺得我是突然當官就擺架子啊。”
張妍看著他,眼睛彎成月牙,露出兩個酒窩,“那請問官老爺,剛剛班主任在臺上主要說了什么啊?”
林也嚴肅的看著他,鏗鏘有力的說:“向我咨詢的時候你得先去打報告,再去開個證明。”
“厲害厲害。”張妍笑嘻嘻的說完,就用食指一直戳林也腰部,因為林也從小怕癢就只能擺動身子躲閃。
在后面看不下去的韋杰打趣道:“你們小兩口玩得挺花啊,請你們注意一下我們單身狗的心身健康,哈哈哈~”
被調侃的張妍只得停下手,有些不好意思的白了林也一眼,“誰和他是小兩口啊。”
林也則看向韋杰,給他一個“會說話,你就多說一點”的眼神。
心領神會的韋杰向他瘋狂眨眼,一切盡在不言中,是個同道中人。
放學后回到家中,林也感覺空落落的,隨便熱了飯菜就準備吃了然后其她做什么再說。
林也有個姐姐,現在讀高三了,只是還沒有回來,父母都在外面工作,所以家里就兩人。
爺爺奶奶有三個兒子,分家了兩個老人都跟著小兒子,他爸是老二。分家時大兒子已經入贅,二兒子也還算有能力,所以都沒分到什么東西,基本上都是小兒子得最多。
小時候林也和姐姐因為都是和爺爺奶奶住一起,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經常被兩老和小叔欺負,好幾次林也被打得只能跑到山上山洞里躲著,甚至在山洞里躲上一兩天,每次餓的前胸貼后背。
每次和同族親人拿電話打給父母,當爺爺奶奶和小叔在身邊看著的時候就說因為各種理由家里沒錢了,或者說天氣冷了什么的,就希望父母能打點錢。
當沒人看著的時候都只能哭著告訴他們自己和姐姐想他們了。
那時候的林也三天兩頭的就被打,比如幫他們盛飯的時候慢了一點,拿東西慢了一點都可能被打,次數太多,林也哭著打電話的次數也多,后來父母回家就買了一塊地,修了一個小兩層的房子,然后就搬出去了。
小學時媽媽在家陪他們兩姐弟,父親在外面工作,初中后母親也出去工作了,所以初中開始林也和姐姐兩個人就住在一起。
還在做菜的林也聽到姐姐拍門喊開門,快速的開門然后就過去繼續翻炒鍋里的菜。
因為自建房都是給自己家配的有伙房的,做飯都是在伙房做,冬天烤火比用電好多了。
林也姐姐林玲,是一個溫柔文靜的女生,長得很漂亮,她讀初中時就是有名的校花,在高中也是數一數二的美女,因為各花入各眼,誰當都有人不同意,但是絕對當得起校花稱呼,從小到大敢打趣林也要給他當姐夫的沒有十個也有八個了,沒膽子的更是不計其數。
林也姐姐坐下后從包里拿出一摞書本,“剛剛給你買了些練習冊,還有寫字貼,原來的寫字貼寫完了么?”
因為林也從小寫字就不好看,有時候剛剛寫了一篇作文,要是不看前后幾個字,他都能認不出來。
語文老師對他是又愛又恨,每次夸獎總是有他,但是批評也有他,因為他寫作文一直都很不錯,好幾次林也因為寫作文寫得好,老師讓他上臺朗讀,他讀著讀著卡殼了,因為有些字他也要認真看,不然自己不認識。
后來就經常用練字貼練字,但是也會有手不聽腦子的控制,它有自己想法,所以練了幾年,雖然好了許多,但是筆跡還是有些潦草。
“差不了了,就剩下一兩頁,幫我看一下飯醒好沒有。”
因為煮飯時米飯煮熟后要等米飯溫度下降,水汽蒸發一些,這樣米飯就更加好吃,所以也稱為“醒飯”。
林也姐姐拿著筷子夾了一點米飯在嘴里嘗試,說句好了就去碗柜里取碗。
吃飯時兩人聊了些學校各自身邊發生的小事和聽說的八卦,也有姐姐對弟弟學習的叮囑和建議。
雖然只有兩人,但是還是很溫馨。
回到家的張妍已經有做好的飯菜等她了,看見做好飯菜等自己以前吃的奶奶,小跑的把書包扔到床上,就洗手取碗去了。
因為這邊大多以火鍋模式做菜,也有點類似大雜燴,邊吃邊煮,不需要用盤子和碗來盛菜,當然有時候也會多炒兩三個菜,那時候就會需要,不然大多數會做成一鍋。
盛飯給奶奶后再給自己盛,兩人也在聊些家長里短的話,吃好后的張妍就去洗碗去了,至于奶奶就去忙了,雖然不知道她都在忙什么,但是感覺好像有忙不完的事。張妍每次想去幫忙發現完全不知如何下手。
像把一張張老照片反復拿出來晾曬,希望能為子孫做點事才能感到自己還能有些作用,希望忙碌才能讓自己感到一絲心靈慰問。
子女不需要是子女的事,自己卻做不到心安理得。索取一點于她來說就是讓子女流吃更多的苦,而這是她很難接受的事情。
隨著自己年歲越高,身子骨越差,為子女做得越少,每晚她心里在想什么?會不會自責得睡不好而感到胸口窒息難受?
子女好像長大了,但好像也沒有長大。
洗好碗筷的張妍坐在房間里學習,寫完一張試卷就看一次答案對題,手機循環的播放著張國榮的歌。
開始的她并不了解這位歌星,因為林也喜歡,所以她也嘗試的去聽他的歌,了解這個人,后來她也開始喜歡,而且張國榮和她同姓,就沒理由不喜歡了。
做完一張卷子,張妍查看答案對題,把錯的題目改正,把答案寫一遍加深印象就打開手機,因為剛才響了兩下,有消息來了,但是沒有當場打開手機是不希望自己分心,不過手機響的時候其實就有點分心了,因為她知道是誰發消息給她。
果不其然,是林也發的,其實沒什么事,只是問好而已,因為每天都聊,不是一直都有話題,只是單純的想和對方說話。
有時候就發圖片,表情包,能聊上半天,斗圖時也就時不時說幾句話。
當最后實在沒什么可聊時,一個晚安就能扯半個小時。
兩人手機上又聊了半個小時,直到林也說有事忙一會才暫停一會。
刷著題的張妍時不時的會看一眼手機,因為他說忙完就找她說話,幾次有好友發消息過來打開看都不是他,只得沮喪的隨意敷衍回幾句。
有一個自己愿意等他或者她消息的人其實很幸運,而知道他或者她一定會給自己發消息就更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