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妍的手機鬧鈴在清晨六點準時響起
她閉著眼伸手去按,卻摸到一個冰涼不銹鋼托盤——里面整齊擺放著三枚不同硬度的松香、一盒醫用指套以及一張手寫便簽:
‘濕度52%,溫度23°,建議使用中度松香——宋煜禮’字跡鋒利得像手術刀劃出來的
她猛地坐起身,琴呢?
昨天她太累甚至沒有把‘月光’收進恒濕柜里,穆妍光著腳沖出房間差點撞上正在客廳做晨間拉伸的宋煜禮——男人穿著黑色運動服,左耳戴著無線耳機里面時不時傳出BBC醫學新聞的播報聲
“琴在書房”他沒看她,繼續完成一組完美的側平舉,姿勢像極了手術室里專注的模樣,就連晨光落在肩頸的弧度都精準的如同測量過
“恒濕柜設定在21°,溫度是55%”
穆妍愣住:“你動我的琴了?”
宋煜禮終于轉過身,摘下耳機,鏡片后的眼睛在晨光中呈現出琥珀色的透明度:“G弦軸松了,E弦張力不足,板面有輕微裂開”他頓了頓,聲音像在陳述病例:“如果你繼續用酒精擦拭指板,半年內就會失去高把位的共鳴”
陽光透過紗簾照射進來在他的睫毛下透出一小片陰影,穆妍愣了愣恍惚間想起五年前的那個雪天:她在醫學院走廊偷看他講解心臟模型時,陽光也是這樣落在他拿手術刀的手指上,修長,穩定,每一寸肌肉的牽拉都精準得令人發指
“謝謝”她生硬地說,“但音樂家有自己的......“
“保養方式?”宋煜禮替她說完,嘴角極輕地揚了揚又道:“書房有份禮物”
推開書房門時,松木香混著恒濕柜運轉的細微聲響撲面而來——‘月光’安靜地躺在絲絨襯里上,旁邊多了一個雕花檀木盒子
穆妍走向前拿起那檀木盒子打開,呼吸一滯——是一套1897年的古董羊腸弦,包裝上印著維也納制琴師的燙金徽章
“瓜奈里琴同時期的原裝弦”宋煜禮的聲音從身后傳來,“現代金屬弦張力太大,對古琴不友好”
穆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琴弦,指腹觸到微微泛黃的纖維:“這個......很貴吧?”
“是仿制品”宋煜禮推了推眼鏡:“實驗室用膠原蛋白復刻的,張力系數調整過”
穆妍愛撫的摸著琴弦,突然意識到什么,轉頭驚訝的問:“你有研究過‘月光’的材質?”
他沒回答她而是走向書柜,抽出一本皮革筆記本,翻開的頁面赫然是‘月光’的3D掃描圖,每處木紋都被標注了密度參數,邊緣還粘著張褪色的音樂會門票——是五年前她第一次公演時的VIP座次
“我們約定的契約第一條”他忽然合上筆記本,“互不干涉對方的專業領域”
穆妍的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琴弦包裝上的日期——1897年,正式宋氏醫院成立的年份
午后,本意是給宋煜禮送遺落在家里的會議資料的穆妍誤打誤撞地闖進了兒科病房
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搖籃曲》旋律,是她改編過的版本但節奏慢了12bpm,像刻意拉長的心跳間隔,推開半掩的門,她看見宋煜禮坐在病床邊,一個小女孩正靠在他肩上,手腕連著監護儀
“是穆老師!”女孩眼睛一亮,“宋醫生說這是你寫的曲子!”
宋煜禮抬頭,鏡片后的目光有一瞬間慌亂,穆妍注意到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一角五線譜,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醫學標注
“李曉雨,先天性心律不齊”他低聲解釋,“常規的鎮靜劑對她無效”
穆妍走過去,自然而然地接過樂譜“要試試真正的版本嗎?”她沒有帶琴,只是輕輕哼唱起來,奇怪的是:監護以上絮亂的波形漸漸變得平穩,宋煜禮的手懸在半空像是想觸碰那些跳動的數字,又怕驚擾了什么
曲終時,小女孩已經睡著,宋煜禮輕輕摘下聽診器,將它貼在穆妍手腕上
“85次/分”他聲音沙啞,“比昨晚降了12次”
穆妍這才發現自己的脈搏正瘋狂撞擊著皮膚,宋煜禮的指尖還停留在她的腕間,那里有一條新鮮的琴弦勒痕
“今晚有個醫學講座”他突然說,“關于音樂療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
宋煜禮的白大褂在無影燈下泛著冷光,他在調試激光筆時,穆妍注意到他左手腕內側貼著醫用膠布——是早上給李曉雨輸液時被孩子掙扎抓傷的
“音樂療法不是玄學”他的激光點停在PPT的頻譜圖上,“當《哥德堡變奏曲》以60bpm演奏時,可使室性早搏發生率降低41%”
后排突然傳來嗤笑:“那么請問宋醫生,難道我們要給患者開巴赫處方嗎?”
穆妍在角落攥緊了琴弓,她認得那個聲音——是心外科的劉主任,曾公開反對設立音樂治療科
宋煜禮面不改色地切換著頁面,投影上出現穆妍昨晚即興演奏時的腦波成像:“這是小提琴家穆妍女士演奏時的實時數據,請注意她的α波和θ波同步現象”
他忽然走下講臺,將手中激光筆塞進穆妍手中:“可否演示一段G大調即興曲?”
全場嘩然中,穆妍的琴弓已經搭上不知誰遞過來的兒童小提琴,沒有松香,琴弦澀得發苦,但當她拉出第一個音符時,宋煜禮同步開始解說:
“現在她的β波活動增強——對應即興創作時的神經興奮”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按向自己頸動脈,“而此刻,我的迷走神經張力指數上升了27%”
穆妍的脈搏在他指尖狂跳,臺下閃光燈此起彼伏,沒人注意到宋煜禮白大褂口袋里的檢測儀正發出輕微警報——他的心率早已突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