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開學第一天,阮雨晴像往常一樣躲在圖書館最角落的位置,面前攤開的數學試卷上布滿紅叉。窗外蟬鳴聒噪,風扇在頭頂吱呀轉動,卻驅散不了九月初的悶熱。
“同學,請問這里有人嗎?“
一道清朗的男聲從頭頂傳來。阮雨晴抬頭時,一縷劉海黏在汗濕的額頭上。逆光中,她看見一個高挑的男生站在桌前,白襯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線條分明的小臂。
“沒、沒人。“她慌忙把試卷翻到背面,那上面是她畫的涂鴉——一朵被雨水打濕的玫瑰。
男生放下書包,阮雨晴聞到淡淡的雪松氣息。他掏出的不是課本,而是一本《小王子》,書脊已經起皺,顯然被翻閱過無數次。
“你也喜歡這本書?“男生注意到她的視線,將書往她這邊推了推,“我最喜歡第21章,關于馴服的那段。“
阮雨晴的心跳突然加速。她當然知道那段——“你對我來說不過是個小男孩,和成千上萬個小男孩沒什么兩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不過是只狐貍,和成千上萬只狐貍沒什么兩樣。但如果你馴服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
“阮雨晴!“圖書館門口傳來母親的呼喚,“該去吃飯了。“
她匆忙收拾書包,臨走前瞥見男生在借閱卡上寫下名字:許嘉樹。字跡瀟灑得像要飛起來,和她的工整小楷形成鮮明對比。
第二天早自習,班主任領著那個男生走進教室。“這是從省實驗轉學來的許嘉樹,大家歡迎。“
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和竊竊私語。阮雨晴把頭埋得更低了。她早就聽說過這個名字——省實驗的年級第一,數學競賽省隊成員,因為父親工作調動才轉學過來。
“許嘉樹,你坐阮雨晴旁邊吧,她是我們班學習委員。“
當許嘉樹在她身邊坐下時,阮雨晴聞到了同樣的雪松氣息。他沒有認出她,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整整一上午,阮雨晴的余光都在偷看他修長的手指轉筆的樣子,看他皺眉思考時睫毛在眼下投下的陰影。
午休時,阮雨晴照例去圖書館幫母親整理書籍。當她踮腳想把一本《飛鳥集》放回頂層書架時,一只手從她頭頂輕松接過書。
“需要幫忙嗎?“許嘉樹的聲音帶著笑意。
阮雨晴的耳根瞬間發燙。這次他認出她了,眼睛亮得像盛滿星子。
“謝謝。“她小聲說,假裝專注于整理書架,心跳卻快得不像話。
“你是圖書管理員的女兒?“許嘉樹隨手抽出一本《夜鶯與玫瑰》,“我昨天借的《小王子》還沒看完,能續借嗎?“
阮雨晴點點頭,帶他去登記臺。當她翻開借閱記錄時,發現許嘉樹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各種文學書籍后面——博爾赫斯、黑塞、馬爾克斯...完全不像一個理科生的閱讀清單。
“你喜歡文學?“她鼓起勇氣問。
許嘉樹靠在登記臺上,陽光透過窗戶在他側臉投下斑駁的光影。“嗯,特別是關于愛與死亡的命題。“他頓了頓,“你呢?“
“我...更喜歡看童話。“阮雨晴聲音越來越小,“因為結局總是美好的。“
許嘉樹突然笑了,眼角泛起細紋。“那下次我給你推薦幾本成人的童話。“
接下來的幾周,許嘉樹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每次他來,都會在借閱卡上寫些奇怪的話:“今天下雨了,像你的名字“,“操場西邊的櫻花開了,適合寫詩“,“數學課睡著了,夢見你問我笛卡爾的心形線方程“...
阮雨晴不敢回應,只是在他借的書里夾些小紙條:解好的數學題,抄寫的詩句,或者一片壓扁的銀杏葉。他們像兩個特工,用圖書編碼傳遞著無人知曉的密語。
十月的第一次月考,許嘉樹毫無懸念地拿下年級第一。放學后,阮雨晴被留下來整理成績單。空蕩蕩的教室里,她看著自己和許嘉樹之間隔著的三十七個名字,突然感到一陣無力。
“還沒走?“許嘉樹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口,肩上挎著書包,手里拿著兩罐熱奶茶。
阮雨晴慌忙合上成績冊,卻被他按住手背。“數學不會的話,我可以教你。“
他的手掌溫暖干燥,阮雨晴卻像被燙到般縮回手。“不用了,我...我腦子笨。“
“誰說的?“許嘉樹拉開她前座的椅子反著坐下,下巴擱在椅背上,“你上次寫在《挪威的森林》里的批注,比我們語文老師講的都深刻。“
阮雨晴瞪大眼睛:“你怎么知道是我寫的?“
“字跡啊。“許嘉樹笑著戳戳她桌上的筆記本,“和這個一模一樣。另外,“他壓低聲音,“全校只有你會用紫色熒光筆畫重點。“
那天起,許嘉樹每天放學都會留下來給阮雨晴講數學。他講題時喜歡用各種比喻:“這個函數圖像像不像過山車?““這個幾何題其實是俄羅斯套娃...“阮雨晴的數學成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更重要的是,她開始期待每天那半小時的獨處時光。
十一月初,校園歌手大賽海報貼滿了走廊。課間,阮雨晴聽見女生們圍著許嘉樹起哄:“省實驗的歌王不來一首?““去年那首《Perfect》視頻現在還在貼吧置頂呢!“
許嘉樹笑著擺手,目光卻穿過人群看向阮雨晴:“除非有人給我鋼琴伴奏。“
所有人的視線齊刷刷轉過來時,阮雨晴恨不得鉆到地縫里。她確實會彈鋼琴,但只在沒人的音樂教室偷偷彈過。母親說彈琴影響學習,初中考完十級后就再沒讓她碰過。
“我不...“
“阮雨晴鋼琴彈得可好了!“同桌突然爆料,“上次音樂課老師還夸她呢!“
放學后,許嘉樹在空無一人的音樂教室堵住準備逃跑的阮雨晴。“就一次,好不好?“他雙手合十,眼睛濕漉漉的像討食的小狗,“我唱《CityofStars》,很簡單的。“
當他的手指輕輕勾住她的小指時,阮雨晴可恥地動搖了。
接下來的兩周,他們每天午休都躲在音樂教室排練。許嘉樹的歌聲像絲綢滑過耳畔,阮雨晴的鋼琴聲則像月光下的溪流。有次合練完最后一個小節,他們同時轉頭,鼻尖幾乎相觸。阮雨晴看見許嘉樹喉結滾動了一下,但他最終只是伸手摘掉了她頭發上的一片柳絮。
比賽那天,阮雨晴穿著借來的藍色連衣裙,手指冰涼。聚光燈下,許嘉樹的白襯衫像會發光。當前奏響起,他轉身對她眨眨眼,所有緊張都煙消云散。他們配合得天衣無縫,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全場掌聲雷動。
“冠軍是——高二三班許嘉樹、阮雨晴!“
領獎時,許嘉樹突然湊到她耳邊:“你知道嗎?你彈琴時像在發光。“溫熱的氣息讓她耳尖發燙。臺下響起一片起哄聲,阮雨晴慌亂中踩空臺階,被許嘉樹一把摟住腰。
“小心。“他的手掌貼在她腰間,隔著薄薄的衣料傳來灼人的溫度。
那天之后,校園里開始流傳他們的緋聞。阮雨晴走在走廊上總能聽見竊竊私語:“就她?許嘉樹眼光也太差了吧““聽說她媽是學校圖書管理員,家里特別窮“...更糟的是,班主任找她談話,委婉地提醒“高三要以學習為重“。
阮雨晴開始刻意避開許嘉樹。當他遞來紙條時,她假裝沒看見;當他等在放學路上時,她繞道走。直到一個下雨的周五,許嘉樹在圖書館門口攔住她。
“為什么躲我?“雨水順著他的發梢滴落,白襯衫濕透貼在身上。
阮雨晴攥緊書包帶,指甲陷入掌心。“我們...不該走太近。“
“因為那些閑話?“許嘉樹向前一步,“還是因為老師找你談話了?“
阮雨晴驚訝地抬頭,正對上他泛紅的眼眶。
“我都知道。“許嘉樹聲音沙啞,“但那些重要嗎?“
“重要!“阮雨晴終于崩潰地喊出聲,“你是天之驕子,我只是...我只是...“
“只是什么?“許嘉樹抓住她的肩膀,“只是我喜歡的阮雨晴?“
雨聲驟然變大。阮雨晴呆立在原地,耳邊嗡嗡作響。他說什么?喜歡?是她理解的那個意思嗎?
“跟我來。“許嘉樹脫下校服外套罩在她頭上,拉著她沖進雨里。他們一路跑到教學樓后的櫻花樹下,那里掛著個破舊的秋千。
“坐上去。“許嘉樹抹了把臉上的雨水。
阮雨晴猶豫著坐上秋千,下一秒,許嘉樹從后面輕輕推了她一把。濕潤的風掠過臉頰,失重感讓她的心臟高高懸起。
“小時候不開心時,我就來蕩秋千。“許嘉樹的聲音混在風里,“飛起來的時候,所有煩惱都會暫時忘記。“
阮雨晴的視線模糊了,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當秋千蕩到最高點時,她突然聽見許嘉樹說:“阮雨晴,我喜歡你。不是因為你彈琴好聽,不是因為你數學進步快,只是因為你是你。“
秋千緩緩停下。阮雨晴轉身,看見許嘉樹單膝跪在泥水里,仰頭望著她,眼神虔誠得像在仰望星空。
“可以...和我交往嗎?“
雨停了。一縷陽光穿透云層,落在許嘉樹濕漉漉的睫毛上。阮雨晴伸出手,輕輕拂去他臉頰上的水珠。
“嗯。“
他們開始秘密交往。許嘉樹會在早自習前偷偷塞給她溫熱的豆漿;阮雨晴則每天在他的課桌里放一顆手工折的星星,里面寫著當天的鼓勵話語。周末,他們坐兩小時公交去市立圖書館,肩并肩寫作業,偶爾在書架間交換一個青澀的吻。
十二月的一天,阮雨晴發現許嘉樹沒來上學。他的座位空蕩蕩的,連書包都不在。班主任只說“家里有事“,但阮雨晴注意到她眉頭緊鎖。
三天過去了,許嘉樹依然杳無音信。阮雨晴給他發的所有消息都石沉大海,打電話永遠是關機。第四天午休,她鬼使神差地溜進辦公室,翻到了許嘉樹的學籍檔案。緊急聯系人那欄寫著“許明遠“,關系是“父親“,后面跟著一串電話號碼。
阮雨晴用學校公用電話撥通了那個號碼。
“喂,您好,我是許嘉樹的同學...“她的聲音因緊張而顫抖。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嘉樹現在在醫院。“男人的聲音疲憊不堪,“你是...阮雨晴?他提起過你。“
市中心醫院心臟內科的走廊長得沒有盡頭。消毒水味刺痛鼻腔,阮雨晴跟著許明遠來到一間單人病房前。透過門上的玻璃窗,她看見許嘉樹靠在床頭,臉色蒼白得像紙,手背上連著輸液管,正在翻看她上周送他的《小王子》。
許明遠輕聲說:“先天性心臟病,出生時就有。本來控制得很好,上周突然惡化...“
阮雨晴的世界天旋地轉。她想起許嘉樹體育課總是坐在樹下看書,想起他冬天特別容易感冒,想起他有時會突然按住胸口皺眉...所有線索串聯成殘酷的真相。
推開門時,許嘉樹驚訝得差點摔了書。“你怎么...“
“為什么不告訴我?“阮雨晴站在床尾,雙手緊握成拳。
許嘉樹垂下眼睛,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下陰影。“怕你擔心。“
“所以消失四天就不讓我擔心了?“阮雨晴的聲音帶著哭腔,“你知道我有多害怕嗎?“
“對不起。“許嘉樹伸手想拉她,但輸液管限制了他的動作。“這次是突發狀況,醫生說...暫時穩定了。“
“暫時?“阮雨晴抓住這個危險的詞。
許嘉樹望向窗外,那里有一棵光禿禿的梧桐。“我小時候做過兩次手術,本來以為...至少能撐到大學畢業。“
阮雨晴跌坐在椅子上,淚水終于決堤。“還有辦法嗎?“
“等心臟移植。“許嘉樹苦笑著指了指胸口的疤痕,“但你知道排隊要多久。“
那天之后,阮雨晴每天放學都去醫院。她給許嘉樹講課堂內容,念《小王子》的章節,有時只是安靜地握著他的手寫作業。許嘉樹的精神時好時壞,但每次見她來,眼睛都會亮起來。
元旦前夕,醫生終于同意許嘉樹出院休養。離校前,班主任特意把阮雨晴叫到辦公室。
“老師知道你們的事。“她推了推眼鏡,“許嘉樹父親跟我說了他的情況...你是個好孩子,但...“
“但什么?“阮雨晴直視老師的眼睛,“但他可能會死,所以我應該現在離開他?“
老師啞口無言。
“我不會的。“阮雨晴輕聲說,“至少在他需要我的時候不會。“
一月初的期末考試,許嘉樹勉強參加了一半科目。放榜那天,他和阮雨晴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同一頁紙上——她進步了102名,他退步了298名。但他們都顧不上這些,因為許嘉樹又開始頻繁胸痛。
春節假期,阮雨晴陪許嘉樹去上海復查。專家看完檢查結果后,把許明遠叫進里間談了許久。出來時,許叔叔的眼睛紅紅的,只說“先回家過年“。
回程高鐵上,許嘉樹靠著阮雨晴的肩膀假寐。當她以為他睡著時,突然聽見他輕聲說:“雨晴,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
“別說了。“阮雨晴打斷他,手指緊緊攥住他的衣角。
“我是說如果。“許嘉樹執拗地繼續,“你要記得按時吃飯,數學不會就多問老師,還有...“
阮雨晴猛地轉頭吻住他,咸澀的淚水滑進他們相貼的唇間。“沒有如果。“她哽咽著說,“你說過畢業要和我一起去看海的。“
許嘉樹沒再說話,只是更緊地抱住她,仿佛要把她嵌進骨血里。
新學期開始后,許嘉樹的出勤率越來越低。當他來學校時,阮雨晴會幫他記雙份筆記;當他住院時,她就放學后帶著課堂錄音去醫院。同學們漸漸察覺到異常,那些曾經嘲笑阮雨晴的人,現在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幾分復雜的敬意。
三月的一個下午,阮雨晴被緊急叫到醫院。許嘉樹在體育課上突然昏倒,被救護車送來了。她趕到時,他正在ICU,全身插滿管子。
隔著玻璃,阮雨晴看見心電監護儀上起伏的綠色線條。許叔叔告訴她,嘉樹需要立即進行第三次手術,但成功率不到30%。
“如果不做呢?“阮雨晴聽見自己問。
“可能...撐不過這個春天。“
手術定在一周后。這幾天里,許嘉樹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當他清醒時,會要求阮雨晴給他念《小王子》;昏迷時,阮雨晴就握著他的手,一遍遍講他們相識以來的點點滴滴。
手術前一晚,許嘉樹精神出奇地好。他讓阮雨晴從床頭柜拿出一個牛皮紙信封。
“打開看看。“
里面是兩張去青島的火車票,日期是6月20日——畢業典禮后的第一天。還有一封厚厚的信,信封上寫著“給雨晴“。
“本來想畢業時給你的。“許嘉樹微笑著看她,“先拿著吧,萬一...“
“沒有萬一。“阮雨晴把信封緊緊抱在胸前,“等你好了,我們一起去兌票。“
許嘉樹沒有反駁,只是輕聲說:“幫我拿一下《小王子》好嗎?“
阮雨晴把書遞給他。許嘉樹翻到第21章,指著一段話讓她念:
“『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小王子仍然在對她們說,『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我的那朵玫瑰花,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以為她和你們一樣。可是,她單獨一朵就比你們全體更重要...』“
念到這里,阮雨晴泣不成聲。許嘉樹用拇指擦去她的淚水,接著念完了最后一句:
“『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合上書,許嘉樹在扉頁寫了一行字,然后遞給阮雨晴。“送給你。“
阮雨晴低頭看去,那上面寫著:“你是我唯一的玫瑰。——2021.3.15許嘉樹“
第二天清晨,護士來推許嘉樹去手術室。臨別時,他拉著阮雨晴的手說:“別哭,笑一個給我看。“
阮雨晴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等我回來。“許嘉樹輕聲說,“然后回答你所有問題。“
手術室的燈亮了八個小時。當它終于熄滅時,走出來的醫生對許叔叔搖了搖頭。
阮雨晴的世界在那一刻靜止了。她聽不見周圍的哭聲,看不見人們同情的目光,只是死死攥著那本《小王子》,仿佛這是連接她和許嘉樹的最后紐帶。
畢業典禮上,阮雨晴作為進步最大學生代表發言。當她站在話筒前,看著臺下空蕩蕩的某個座位時,突然改變了準備好的講稿。
“高三開學那天,“她的聲音在禮堂回蕩,“有人問我為什么喜歡童話。現在我知道了,不是因為童話結局美好,而是因為即使面對死亡,童話里的人也會勇敢去愛。“
她舉起那本翻舊的《小王子》,陽光透過彩繪玻璃,在書頁上投下斑斕的光影。
“謹以此,獻給我的小王子。“
臺下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但阮雨晴只聽見記憶中的那個聲音說:“你是我唯一的玫瑰。“
回到家,阮雨晴終于拆開了那封信。里面是許嘉樹工整的字跡,寫滿了他們相識以來的點點滴滴,最后一頁寫著:
“那些你問過我,我卻逃避回答的問題——為什么轉學?因為原來的醫院說治不好我了。為什么喜歡《小王子》?因為我知道自己無法長大。為什么總是不說未來?因為我沒有未來。但現在,我要給你最后一個答案:我愛你,從第一眼在圖書館見到你時就是,直到我停止呼吸的最后一秒。“
信紙被淚水浸濕。阮雨晴翻到信封最底部,發現還有一張小紙條:
“PS:如果奇跡發生,我們一起去看海;如果沒有,請把我的骨灰撒向大海。那樣,當你在海邊時,就能聽見我對你說'我愛你'。“
窗外,六月的風吹動風鈴,叮咚作響,像極了那個雨天,他們在音樂教室里合奏的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