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丙字號庫”那個充滿了灰塵、霉味和不祥秘密的昏暗空間里走出來,林微感覺自己像是從一場漫長而壓抑的夢境中驚醒,但夢境的碎片卻如同跗骨之蛆般,緊緊黏附在她的意識深處,散發著冰冷而危險的氣息。
梁裕生工程師留下的那張自動人偶速寫,以及速寫上那個與警務圖背面被劃掉符號驚人相似的“火焰”印記,如同兩把鑰匙,同時打開了通往歷史真相核心的大門,以及…通往現實危局的深淵入口。
她幾乎可以肯定,自己之前的猜測方向是正確的——那批失竊的“宮中珍寶”,其核心很可能就是這件(或這一批)工藝精湛、價值連城、且可能隱藏著巨大秘密的西洋自動人偶!而它的存在,以及圍繞它發生的血腥爭奪與強力掩蓋,才是構成整個百年謎案的真正基石。
但同時,王師傅那近乎赤裸裸的警告,以及周副館長那看似器重實則充滿算計的“專項小組”安排,還有那批如同“劇本”般出現的“捐贈文獻”,都讓她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早已不是一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或單純的探索者,而是不自覺地踏入了一個精心布置的、延續了百年的“危巢”之中。她的一舉一動,很可能都在某些勢力的嚴密監控甚至…操控之下。
這種認知,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入骨髓的寒意。但奇怪的是,極致的恐懼之后,涌上心頭的并非絕望或退縮,而是一種…被逼到絕境后、近乎悲壯的逆反與斗志!
她想起了父親臨終前可能留下的那個不甘的意念——“不能讓他們…”;她想起了那個在法文地圖上留下稚拙蠟燭和詭異眼睛標記的、身份不明的“同路人”或“警示者”;她想起了馬鞍崗那塊青石鎮物下壓抑的、沖天的怨念;她甚至想起了自己這三年來,如同行尸走肉般、在逃避和麻木中茍延殘喘的日日夜夜……
不!她不能就這樣認輸!不能就這樣任人擺布!即使身處危巢,即使力量微薄,她也要像一只不屈的鳥兒,用盡全力,逆風而上,哪怕最終的結局是羽翼折斷,也要在墜落前,啄破這看似堅不可摧的囚籠,留下一道屬于自己的、不屈的痕跡!
懷著這樣一種近乎決絕的心情,林微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并制定下一步的行動策略。
她知道,自己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對方(無論是古云深代表的勢力,還是檔案館內部的監控者)似乎還不完全確定她到底掌握了多少信息,以及她的真正目的。他們或許認為她只是一個對歷史過于好奇、或者無意中觸碰到某些“開關”的普通修復師,因此采取了“試探”、“引導”、“警告”等相對“溫和”的手段。她必須利用好這段寶貴的、可能稍縱即逝的“信息差”,在對方采取更激烈的行動之前,找到最關鍵的突破口。
而那個突破口,無疑就是——找到并接觸那件被封存在“丙字號庫”的西洋自動人偶!
只有親眼見到實物,甚至…在做好萬全準備的前提下,嘗試用“通感”能力去“讀取”它本身所承載的信息,才有可能真正揭開所有的謎團。否則,僅僅依靠那些碎片化、甚至可能被篡改的文獻記錄,她永遠都只是在迷霧中打轉,甚至可能被引入歧途。
但如何才能再次進入那個守衛相對森嚴(至少有王師傅這樣的“看守者”)的“丙字號庫”,并且在不引起懷疑的情況下,找到那件可能被刻意隱藏的自動人偶?上次她是以查閱相關佐證材料為借口,才獲得了短短兩個小時的進入時間,而且全程被王師傅“陪同”。顯然,同樣的借口很難再用第二次。
她需要一個新的、更具說服力、也能讓她獲得更長時間、更少干擾的查閱權限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最好能將她的目標,巧妙地指向那些存放著“雜項-待鑒定”物品(包括那張速寫所在的箱子,以及可能存放著人偶本身的區域)的角落。
她開始仔細研究館內的檔案管理流程和相關的規章制度,試圖從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漏洞”或“規則”。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一個關于“待處理物品定期清理與價值評估”的內部工作細則中,發現了一條規定:對于長期封存在暫存庫(如丙字號庫)中、來源不明或價值存疑的物品,相關業務部門(如修復部、保管部、研究部等)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提出申請,對特定范圍內的物品進行抽樣檢查、價值評估和提出處理建議(如編目入藏、降級處理、甚至…銷毀)。
這條規定,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她可以利用自己修復師的身份,以“對丙字號庫中部分材質特殊、保存狀況不明的雜項物品進行修復價值和安全隱患評估”為由,提出對那個存放著速寫箱子以及可能存放著人偶的區域進行“抽樣檢查”的申請!
這個理由聽起來非常專業、合理,完全符合她的職責范圍,也符合檔案館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重要的是,“抽樣檢查”和“價值評估”意味著她需要更長的時間(至少半天甚至一天),并且需要更仔細地翻看、甚至移動那些物品,這無疑為她尋找和接觸那件自動人偶提供了絕佳的掩護!
當然,風險依然存在。周副館長和王師傅是否會批準這個申請?即使批準了,是否會加強監控,或者故意將她引向錯誤的區域?這些都是未知數。但相比于其他幾乎不可能的方案,這已經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成功率最高的選擇了。
林微立刻著手準備申請報告。她將報告寫得極其詳盡、專業,詳細闡述了對“丙字號庫”雜項物品進行安全評估的必要性(比如防止蟲蛀、霉變、化學腐蝕等風險擴散),并圈定了幾個她認為“風險等級較高、需要優先抽檢”的區域(其中就包括了她上次發現速寫箱子的那個角落)。她甚至還附上了一些關于類似物品在其他博物館或檔案館造成安全事故的案例分析,以增強報告的說服力。
寫完報告,她反復修改、潤色,確保每一個措辭都滴水不漏,看不出任何與個人調查相關的痕跡。然后,她深吸一口氣,將報告通過內部系統,提交給了周副館長。
等待批復的過程是煎熬的。林微感覺自己像一個等待法官宣判的囚徒,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漫長。她強迫自己將注意力投入到“專項小組”的工作中,但眼角的余光卻總是不由自主地瞟向電腦屏幕右下角,期待著那封決定她下一步命運的郵件通知。
出乎她意料的是,批復來得很快,而且…結果再次讓她感到意外。
周副館長批準了她的申請!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考慮到丙字號庫環境復雜,物品堆放混亂,為了確保安全和工作效率,此次抽樣檢查工作,將由林微和保管部的王師傅共同負責完成。
共同負責?!
看到這個批復,林微的心沉了下去。這幾乎是最壞的結果之一。讓她和王師傅一起進入丙字號庫,這無異于將一只羊羔和一頭時刻保持警惕的牧羊犬(甚至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關在同一個羊圈里!她還能有機會去尋找那件自動人偶嗎?她還能在王師傅的眼皮底下,進行任何秘密的“接觸”或“感知”嗎?
周副館長這一招,看似是對她工作能力的“信任”和對安全的“負責”,實則卻像是在她即將展開的秘密行動周圍,布下了一張更嚴密、更難以掙脫的監控網絡!
她幾乎可以想象,到時候王師傅會如何“寸步不離”地跟在她身邊,如何用那雙看似渾濁實則銳利的眼睛,“不動聲色”地觀察她的一舉一動。她所有的計劃,似乎都在對方更高明的算計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挫敗感如同冰冷的潮水般涌來。林微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和無力。難道…她真的無法擺脫這種被操控的命運嗎?難道她所有的努力,最終都只是徒勞?
她坐在電腦前,呆呆地看著那封批復郵件,久久沒有動彈。窗外的天色漸漸暗淡下來,修復室里只剩下屏幕發出的幽幽白光,映照著她蒼白而失落的臉龐。
就在她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個被她忽略了很久的線索,如同暗夜中的一顆流星,突然劃過她的腦海,帶來了一絲微弱卻奇異的光亮。
——那個鉛筆蠟燭標記!以及那個與之并存的、詭異的眼睛壓痕!
她之前一直將這兩個符號視為某種警示或歷史謎團的一部分,卻忽略了它們可能存在的…現實意義!
如果…如果那個留下標記的人(或者與標記相關的人),并非僅僅存在于百年前的歷史之中,而是…一直存在于這座檔案館里,甚至…就在她的身邊呢?
如果…那個蠟燭代表的并非僅僅是悼念或警示,而是一種…聯絡暗號?一種表明“我在這里,我看到了,或許…我可以提供幫助”的信號?
而那個眼睛圖案,或許并非詛咒或監視,而是一種…身份標識?代表著某個同樣在暗中觀察、尋找真相的“同盟”?
這個想法太過大膽,甚至有些異想天開。但此刻,在被逼入絕境、所有常規路徑似乎都被堵死的情況下,它卻像一根救命稻草,讓林微的心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
她立刻沖到保險柜前,拿出那個加密U盤,將法文地圖上蠟燭和眼睛標記的高清照片調了出來,再次仔細觀察。
這一次,她的關注點不再是符號本身的含義,而是…它們的細節特征!
那個蠟燭畫得稚拙,但火焰的形狀卻隱隱呈現出一種…向上卷曲的、類似羽毛的形態?
而那個眼睛的壓痕,雖然極其淺淡,但仔細辨認,其瞳孔的位置,似乎并非一個簡單的圓點,而是一個…更復雜的、如同某種花蕊或星芒的形狀?
火焰羽毛?星芒瞳孔?
這會不會是某種…特定的徽記或圖騰?!代表著某個不為人知的組織或家族?
林微感覺自己的心臟再次狂跳起來!她立刻開始在網上搜索與“羽毛火焰”、“星芒眼睛”、“廣州秘密組織”、“清末民初圖騰符號”等相關的關鍵詞。
這一次,她不再是漫無目的地尋找,而是帶著明確的目標和強烈的預感。
搜索結果依舊繁雜,大部分都是些無關的信息。但就在她快要放棄的時候,在一個極其冷門的、介紹嶺南地區民間工藝和符號的論壇帖子里,她看到了一張圖片,讓她的呼吸瞬間停止了!
那是一張介紹某種瀕臨失傳的廣式宮燈制作工藝的帖子。圖片上展示的,正是一盞造型古樸典雅的六角宮燈,燈壁上繪制著精美的山水花鳥圖案。而在宮燈頂部的流蘇掛墜上,赫然系著一個用彩色絲線編織成的、極其精巧的、如同燃燒羽毛般的吉祥結!
燃燒的羽毛!
林微立刻將這個吉祥結的形狀,與地圖上鉛筆蠟燭的火焰形狀進行比對!雖然一個是立體的絲線編織,一個是平面的鉛筆涂鴉,但那種向上卷曲、如同火焰般跳躍的羽毛形態,竟然有著驚人的神似!
難道…那個鉛筆蠟燭標記,并非指蠟燭本身,而是指代這種…帶有“燃燒羽毛”吉祥結的宮燈?!而這種宮燈,又代表著什么?某個特定的家族?某個秘密的據點?還是一種…接頭的信物?!
林微感覺自己仿佛推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這個發現,瞬間將之前所有的線索都賦予了新的、更具操作性的可能!
她強壓下激動,繼續在那篇帖子里尋找更多信息。帖子后面提到,這種帶有特殊吉祥結的宮燈,在清末民初的廣州曾是某個特定的燈籠制作世家的獨門手藝,其作品多用于重要的節慶場合或大戶人家的府邸裝飾,甚至…有傳聞說,他們也曾為某些“特殊客戶”定制過帶有暗記或特殊功能的燈籠。但隨著時代變遷,這門手藝和這個家族都已逐漸沒落,如今已難覓蹤跡。
特定的燈籠世家?暗記?特殊功能?
林微感覺自己的思路豁然開朗!
如果當年那個留下標記的人,與這個燈籠世家有關,或者想通過這個標記傳遞與燈籠相關的信息,那么…突破口或許就隱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城市角落里!比如,尋找現存的、可能出自這個世家之手的古董宮燈?或者,查找關于這個燈籠世家的更詳細資料?甚至…那個被劃掉的符號,會不會就與燈籠的某種“特殊功能”或“暗記”有關?!
而那個眼睛圖案……林微再次看向地圖照片。星芒般的瞳孔……她嘗試搜索“星芒眼睛圖騰”等關鍵詞,但沒有找到直接相關的結果。這個符號似乎更加隱秘,更加難以解讀。
但無論如何,“燃燒羽毛宮燈”這條線索的出現,已經為她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調查方向!一個獨立于古先生引導、也獨立于檔案館監控的、可能由她自己掌控的調查方向!
她不再需要完全依賴那本可疑的雜記,也不再需要冒險去硬闖“丙字號庫”接觸那個人偶(至少暫時不需要)。她可以先從這條“宮燈”線索入手,去尋找那些散落在城市巷陌深處的、可能被遺忘的“回響”!
這讓她感到一種久違的、重新掌握主動權的興奮感。
當然,她并沒有忘記自己即將要和王師傅一起進入“丙字號庫”的任務。這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風險。但現在,她的心態已經不同了。她不再是被動應付,而是將其視為一次…近距離觀察對手、甚至可能反向收集信息的機會。她要利用這次“共同負責”,去更仔細地觀察王師傅的行為舉止,去感受他身上可能散發出的“信息”,甚至…嘗試用一些極其隱晦的方式,去刺探他對某些關鍵詞(比如“宮燈”、“符印”)的反應。
危巢之中,逆羽更需智慧。
林微關掉電腦,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的夜色依舊深沉,但她的眼中,卻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盞在黑暗中搖曳的、帶著燃燒羽毛流蘇的宮燈,正指引著她走向一條充滿了未知、但也…可能通往真正光明的曲折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