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架漏下的光斑在岑勇臉上游走,像在摩挲一枚包漿的老蜜蠟。竹搖椅吱呀聲里混著蟬蛻爆裂的輕響,他脖頸搭著的濕毛巾正往下滲水珠,在鎖骨窩積成小小的鏡湖。當第七串青葡萄被曬出淡紫紋路時,牛皮靴碾碎枯葉的脆響驚醒了藤蔓間的守宮。
“接著!“
錦緞似的尾羽掠過鼻尖,山雞凌空劃出金翠交錯的弧線。岑勇抬手接住的剎那,尾翎上露水簌簌落進陶壺,正在晾的茶湯泛起漣漪。李健軍綠挎包帶勒著汗津津的迷彩服,褲腳還沾著鬼針草的星形種子,咧嘴笑時虎牙閃過早秋的光。
岑勇拇指撫過山雞嗉囊,溫熱觸感讓他想起昨夜山澗的月光。尾羽根部三根暗褐的飛羽微微蜷曲——是掙扎時在苦楝樹枝上刮的。他摸出牛皮錢夾,一張潮綠的五十元鈔遞過去。李健二話不說接過就放口袋。硬幣在鐵皮茶盤上旋轉時,葡萄葉忽然篩下更密集的光斑。李健軍用水壺灌走半壺冷茶,迷彩服后背的鹽漬在陽光下泛出菱花紋。
李健是個無業游民,他的軍綠挎包總泛著硝石與河腥的混合氣味。當這個影子掠過鵝城巷弄時,晾衣繩上的麻雀都會驚飛——他皮靴綁著改裝過的獸夾彈簧,褲管別著淬蛇毒的竹簽,腰間皮鞘里并排插著三把不同弧度的剝皮刀。晨露未晞時他在桉樹林布捕鳥膠,暮色四合時又在右江支流沉下帶倒刺的蝦籠,連田埂上最狡猾的鼴鼠洞都逃不過那雙能聽地脈的眼。岑勇家后院的冷庫墻上,至今留著去年冬至的刻度——那天李健拖來條五步蛇,蛇身盤踞的冰霜在水泥墻洇出蜿蜒的濕痕。
藤架上最后幾顆青葡萄在手機藍光里泛紫,岑勇拇指的汗漬在屏幕上拖出虹暈。通訊錄滑到“黃部“時,冷庫壓縮機恰好發出哮喘般的嗡鳴,驚得鐵絲網里的虎紋蛙集體噤聲。他側頭夾住手機,扯下脖頸發硬的毛巾——那上面還凝著宰竹鼠時濺上的血痂。
“黃部長,明晚有招待不?“
電流雜音里傳來蓋碗茶碰觸紫檀桌面的脆響,接著是皮革轉椅受壓的呻吟。岑勇用腳尖撥弄著山雞尾羽,金翠相間的翎毛在水泥地上劃出磷火似的弧光:“五斤山雞,尾翎能扎三把毽子。“
聽筒突然爆出貴州口音的談笑,又被防噪麥克風掐滅。黃部長壓低嗓音時,背景傳來加密傳真機的滋滋聲:“六條過江龍,配三斤土龍(蛇)二斤豹貓(貍貓)。“
傳真機聲響驟停,黃部長敲擊鍵盤的節奏突然加快:“客戶帶著二十年洞藏茅臺。“
葡萄葉在岑勇后頸投下蜈蚣狀的光斑,他屈指彈飛企圖降落山雞尸身的綠頭蠅:“明白,申時備好虎骨酒醒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