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古樸的工作室地面上投下斑駁光影,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墨畫。空氣中彌漫著絲線特有的淡淡纖維氣息,交織著陳舊木頭散發的質樸味道。葉青坐在緙絲機前,纖細的手指在絲線間靈動穿梭,那熟練的動作如同一場優美的舞蹈,她正全神貫注地織就一件現代風格的緙絲作品,試圖在傳統技藝與當代審美間找到完美平衡。
可就在這時,眼前的織機毫無征兆地發出一陣嗡嗡異響,好似一位年邁老人的沉重喘息。葉青驚愕地停下手中動作,抬眼望去,只見那原本熟悉的織機部件竟詭異地扭曲變形,古老的圖案與符號若隱若現,緊接著,《纂組英華》中失傳已久的技法,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推送,在織機的控制面板上徐徐浮現。那些復雜的針法圖示、晦澀的文字注解,帶著歲月塵封的厚重感,直直撞入葉青眼中,讓她心跳陡然加快,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還沒等葉青從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中緩過神,桌上的訂單合同也開始了奇異的變化。潔白的紙張迅速泛黃,邊緣卷曲,原本規整的現代印刷字體漸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古樸娟秀的毛筆小楷,仔細一看,竟變成了清代宮苑的貢品單。那上面羅列著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緙絲貢品,每一件的描述都細致入微,從絲線的材質到圖案的寓意,無一遺漏,字里行間透著皇家的尊貴與奢華。葉青顫抖著手指拿起這份“貢品單”,紙張發出清脆的簌簌聲,仿佛在訴說著往昔宮廷的繁華舊夢,可她的內心卻滿是惶恐與迷茫,這些古老物件與文字的出現,究竟預示著什么?
為了完成當下的訂單,葉青不得不嘗試使用新型染料。她小心翼翼地將調配好的染料滴在絲線一端,本以為會出現預期中鮮艷明快的色彩,可詭異的事情再次發生。當染料接觸絲線的瞬間,一股刺鼻的氣味彌漫開來,好似腐壞的氣息,緊接著,那絲線迅速吸收染料,顏色卻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轉變——它竟還原出了傳說中的“乾隆色譜”。這本該是值得欣喜的發現,可很快,葉青就感覺到手部傳來一陣劇烈刺痛,低頭一看,皮膚竟開始潰爛,一個個紅腫的水泡迅速鼓起、破裂,鉆心的疼痛讓她忍不住發出一聲慘叫,手中的絲線也頹然掉落。
葉青癱坐在地上,望著自己潰爛的雙手,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就在她滿心絕望之時,腦海中突然浮現出《格古要論》里的只言片語。她強忍著疼痛,拖著虛弱的身體,在堆滿古籍的書架上翻找出這本古籍。泛黃的書頁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她逐字逐句研讀,試圖從古人對各類工藝的品鑒與價值判斷中,尋得緙絲這門非遺在現代社會的商業價值重估之道。她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代的工匠、商賈們展開一場跨越歲月的對話,許久之后,終于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找到了靈感,心中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苗。
為了讓緙絲這門古老技藝重煥生機,葉青決定將抖音直播巧妙改成《天工開物》現場課。直播那天,她早早地布置好場景,將緙絲機擺在正中央,周圍錯落擺放著各種絲線、工具,以及不同階段的緙絲半成品。直播開啟,葉青深吸一口氣,開始講述緙絲的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她的聲音略帶顫抖,卻充滿熱忱,從《天工開物》里對紡織工藝的記載,到自己手中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一一向觀眾道來。直播間里,觀眾的留言不斷滾動,有好奇詢問的,有驚嘆技藝神奇的,葉青看著這些留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了意義。
在探尋緙絲傳承困境破局之法的過程中,葉青越發覺得家族傳承的枷鎖沉重得讓人窒息。她常常獨坐沉思,回憶起小時候,長輩們嚴肅的面容、嚴苛的教導,那些傳承規矩如同一條條無形的繩索,將她緊緊束縛。一天深夜,萬籟俱寂,只有窗外偶爾傳來幾聲蟲鳴。葉青坐在織機前,手指輕輕撫過冰冷的木質框架,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沖動,她決定以“經緯禪理”解構家族傳承枷鎖。她將每一根經線、緯線都看作是傳承與創新的交織,在古老技藝的基礎上,大膽融入現代設計理念與審美,不再被傳統的條條框框所限制。
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驚人的秘密逐漸浮出水面。有一次,葉青接待一位日本客商,對方看似不經意間露出的一款設備,引起了她的警覺。那設備造型小巧精致,表面閃爍著奇異的金屬光澤,仔細觀察,上面竟刻有一些與緙絲紋樣相關的符號。葉青心中一驚,直覺告訴她,這絕非普通物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終于發現,這竟是一臺“正倉院紋樣AI剽竊器”,專門用于竊取東方傳統紋樣,并轉化為AI數據。葉青又驚又怒,緊緊攥著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阻止這種文化盜竊行為。
與此同時,一直放在工作室角落的銅鈴也有了異常反應。那銅鈴造型古樸,表面刻滿了神秘符文,平日里安靜無聲,此刻卻突然發出清脆的聲響,鈴聲在寂靜的工作室里回蕩,透著幾分詭異。葉青走上前去,輕輕拿起銅鈴,只見鈴身微微顫動,一道奇異的光芒閃過,銅鈴檢測到緙絲機暗藏唐代《金剛經》殘卷。她小心翼翼地拆開緙絲機的部分組件,在一個隱蔽的夾層里,發現了那卷泛黃的經卷。展開經卷,古老的梵文映入眼簾,每一個字符都像是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葉青的手忍不住顫抖起來,她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揭開一個與緙絲緊密相連的巨大謎團,而這個謎團,或許將改變她對緙絲傳承的所有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