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和蘇然回到城市后,生活逐漸回歸正軌。蘇然全身心投入公司事務,經過這段時間的波折,他對公司未來發展有了更長遠的規劃。他決定加大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帶領公司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此,他頻繁奔波于各個城市,與行業內頂尖專家交流合作,參加各類科技研討會,努力為公司的轉型發展奠定基礎。
林悅則重新將重心放回“繁星希望基金會”。此次老家之行讓她深刻體會到,還有許多像老家村民一樣的群體,在面對權益問題時需要幫助和引導。她決定在基金會設立一個專門的法律援助項目,為那些經濟困難、無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和代理服務。
為了這個新項目的啟動,林悅四處奔走,招募專業律師加入,籌集項目資金,制定詳細的服務流程和規范。她與各大律師事務所溝通協商,邀請資深律師擔任項目顧問,同時聯系一些公益組織,尋求合作機會,共同推廣這個項目。
在林悅的努力下,法律援助項目逐漸有了眉目。然而,隨著項目的推進,她遇到了不少困難。一方面,資金籌集比想象中困難,許多企業和個人對公益法律援助項目的認識不足,捐款意愿不高;另一方面,招募到的律師志愿者雖然熱情高漲,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能夠投入到項目中的時間有限,導致服務的覆蓋范圍和質量受到影響。
蘇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時刻關注著林悅的項目進展。看到林悅為項目發愁,他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聯系了一些商業伙伴,向他們介紹法律援助項目的意義和價值,爭取到了幾筆重要的捐款。同時,他還為林悅出謀劃策,建議她與當地高校的法律專業合作,招募學生志愿者作為輔助力量,緩解律師時間不足的問題。
林悅采納了蘇然的建議,與幾所高校取得聯系。高校對這個公益項目非常支持,組織了大量法律專業的學生報名參與。林悅親自為這些學生志愿者進行培訓,傳授實際操作經驗和溝通技巧。在學生志愿者的加入下,法律援助項目的服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開始為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然而,就在項目順利開展之際,一個意想不到的事件發生了。一位接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因對案件結果不滿意,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些對基金會不利的言論,指責基金會與律師勾結,故意拖延案件進度,騙取當事人信任。這些言論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對基金會的聲譽造成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