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BJ,春風中還帶著些許寒意。林悅收拾著前往英國的行李,每件物品都反復斟酌——足夠保暖的外套、周逸愛吃的火鍋底料、那條已經修復好的干花項鏈。機票就放在書桌上,后天下午起飛,曼徹斯特的天氣應該比BJ更冷些。
“悅悅,能來一下嗎?“母親的聲音從客廳傳來,帶著一絲林悅讀不懂的情緒。
林悅放下手中的毛衣,走向客廳。母親站在窗前,背對著她,肩膀的線條比往常更加緊繃。陽光透過紗簾照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個林悅突然覺得有些陌生的輪廓——這個曾經在她心中無所不能的女人,如今看起來如此瘦小。
“媽,怎么了?“
林母轉過身,手中拿著一個深藍色的絲絨小盒。她的眼睛微微發紅,像是剛哭過,又像是熬了夜。“給你的,“她將小盒遞給林悅,“去英國前...我想你應該帶上這個。“
林悅接過盒子,觸感冰涼而柔軟。當她打開時,呼吸瞬間凝滯——里面并排放著兩枚金戒指,簡約的素圈設計,在陽光下泛著溫暖的光澤。
“這是...“
“用你父親的金質獎章改的。“林母的聲音很輕,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自己的無名指,那里戴著她和林父的結婚戒指,“周董事長說得對,有些東西應該傳承下去,而不是鎖在抽屜里積灰。“
林悅小心地取出一枚戒指,在內壁發現了一行細小的刻字:「三劍客永不離散」。正是那張老照片上的題詞。
“您...您什么時候做的?“林悅的聲音發顫。她從未見過母親做金工,更不知道她何時學會了這門手藝。
林母的嘴角浮現一絲苦笑:“這兩個月,趁你上學的時候。“她指了指廚房,“在料理臺上弄的,差點把抽油煙機點著。“
林悅這才注意到母親右手手指上有幾處細小的燙傷痕跡,指甲邊緣也有些磨損。她突然想起最近幾次回家時聞到的奇怪金屬味,以及母親總是匆忙關上的廚房門。
“您自己熔的金子?自己做戒指?“林悅瞪大眼睛,“可您從來沒...“
“網上有教程。“林母聳聳肩,語氣故作輕松,“第一次嘗試時把整塊獎章都燒黑了,差點報廢。后來找了家金店,老板人很好,教了我基本技巧。“
林悅的視線模糊了。她想象母親一個人偷偷摸摸地在廚房里折騰熔金、澆鑄、打磨,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卻從未放棄。這個總是理性冷靜的語文老師,為了女兒的愛情,竟然做起了最不擅長的金工活。
“為什么...“她哽咽著問。
林母深吸一口氣,伸手輕撫女兒的臉頰:“因為我終于明白,阻止你愛周逸,就像當年別人阻止我愛上你父親一樣愚蠢。“她的目光落在戒指上,“而且...這枚獎章承載了太多本應美好的回憶,不該被仇恨玷污。“
林悅再也控制不住,撲進母親懷里。林母身上的氣息一如既往地令人安心——洗衣粉的清香混合著淡淡的護手霜味道。但今天,林悅還聞到了一絲金屬和火焰的氣息,那是母親為她付出的證明。
“媽,我...我不知道該說什么...“
“什么也別說,“林母輕拍她的背,“只要答應我一件事——讓這枚戒指去到它該去的地方。另一枚...我想周逸會知道怎么處理。“
林悅從母親懷中抬起頭,突然明白了這兩枚戒指的含義。她的心跳加速,手心冒出細密的汗珠。“您是說...“
“我是說,“林母微笑著擦去女兒臉上的淚水,“如果你和周逸決定要共度余生,我和你父親...我們都會祝福你們。“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林悅心中最后一道枷鎖。她緊緊攥住戒指盒,感受著金屬邊緣陷入掌心的輕微疼痛。這不是夢,母親真的接受了,不僅接受了周逸,還接受了兩個家庭重新聯結的可能。
“謝謝您,媽。“她輕聲說,將戒指盒小心地放進胸前的口袋,緊貼著心臟的位置。
那天晚上,林悅半夜醒來,發現母親不在床上。客廳里亮著一盞小燈,她躡手躡腳地走過去,看到母親坐在餐桌前,面前攤著幾張老照片和一封信。
“媽?“她輕聲喚道。
林母嚇了一跳,匆忙擦了下眼角。“怎么醒了?明天還要趕飛機呢。“
“您在讀什么?“林悅在母親身邊坐下,看到照片上是年輕時的父母和周志遠,三個人站在未名湖畔,笑容燦爛。
“你父親寫給我的信,“林母的聲音有些沙啞,“大學時的情書。那時候他文筆可真好,比我的學生強多了。“她苦笑一下,“后來為了生計奔波,再也沒寫過這樣的文字了。“
林悅看著照片中父親年輕的臉龐,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他戴的這條圍巾...“
“周志遠送的,“林母輕聲說,“內蒙古產的羊毛圍巾,據說是他祖母的嫁妝。你父親珍視得很,每年冬天都戴。“
這個細節讓林悅胸口發緊。原來在成為仇人之前,他們曾如此親密地分享過生活。她伸手握住母親的手,發現它冰涼而顫抖。
“我恨了周志遠二十年,“林母突然說,“到頭來發現恨錯了人,也讓你父親帶著誤解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眼淚滴在照片上,“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早點知道真相,你父親會不會活得輕松些,會不會...活得更久一些。“
林悅無言以對,只能緊緊抱住母親。在這個寂靜的深夜,兩個女人依偎在一起,為同一個男人流淚——一個失去了丈夫,一個從未真正了解過父親。
“媽,爸爸會高興的,“最終林悅輕聲說,“知道您用他的獎章做了這樣的禮物。這比把它鎖在抽屜里有意義多了。“
林母點點頭,小心地收起照片和信件。“去睡吧,明天還要收拾行李呢。“她頓了頓,“戒指...記得放在隨身包里,別托運。“
第二天,首都機場T3航站樓。林母幫女兒整理著登機手續,不時叮囑注意事項,語氣恢復了往常的干練理性。但當她幫林悅系好圍巾時,手指卻不自覺地顫抖著。
“媽,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林悅握住母親的手,“而且只去三個月,很快就回來。“
林母點點頭,突然從包里拿出一個小信封:“這個...帶給周逸。“
林悅好奇地接過,但母親按住她的手:“到了英國再給他。現在,該安檢了。“
最后的擁抱比往常更加用力。林悅走進安檢通道,回頭看到母親依然站在原地,挺直的背影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孤獨。她突然想起小時候第一次去夏令營,母親也是這樣站在校門口,直到大巴駛出視線。
飛機起飛時,林悅從舷窗望著漸漸變小的北京城,手指不自覺地摸著口袋里的戒指盒和信封。十小時的航程后,她將見到思念已久的周逸,而這兩件來自母親的禮物,將為他們開啟新的篇章。
曼徹斯特的雨一如既往地迎接她。林悅拖著行李走出海關,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區的周逸——他比視頻里看起來更加挺拔,頭發剪短了些,眼中的光芒卻絲毫未減。
“悅!“他大步走來,不由分說地將她擁入懷中。熟悉的溫暖氣息包圍了林悅,她閉上眼睛,任由自己沉浸在這個久違的擁抱里。
“歡迎來到英國,“周逸在她耳邊輕聲說,“我的交換生小姐。“
回市區的出租車上,周逸滔滔不絕地講述著這三個月來的見聞和為她準備的行程。林悅靜靜地聽著,手指緊握著口袋里的禮物。當車停在周逸租住的公寓樓下時,她終于忍不住了。
“等等,在上去之前...“她拿出母親給的信封,“這是我媽讓我帶給你的。“
周逸驚訝地挑眉,小心地拆開信封。里面是一張泛黃的照片——年輕的林父和周父站在北大校門前,手臂搭在對方肩上,照片背面寫著:「給志遠:三劍客永不離散。建軍」。
“這...“周逸的聲音哽住了,“你母親...“
“她花了兩個月時間,用我爸的金質獎章做了這個。“林悅終于取出那個絲絨盒子,在曼徹斯特陰沉的天空下打開。兩枚金戒指靜靜地躺在里面,熠熠生輝。
周逸的表情從震驚轉為難以置信,最后定格在一種近乎虔誠的感動上。他突然單膝跪在潮濕的人行道上,引來路人好奇的目光。
“林悅,“他握住她的手,聲音堅定而清晰,“我知道這不夠浪漫,沒有鮮花也沒有燭光。但請你,請你答應嫁給我。不是因為我父親的認可,也不是因為你母親的祝福,而是因為我愛你,比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更愛你。“
雨水打在林悅臉上,和淚水混在一起。她看著眼前這個為她放棄優渥生活、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異國他鄉的男孩,不,男人,心中滿溢的情感幾乎要將她淹沒。
“我愿意,“她哽咽著說,“一千次一萬次,我愿意。“
周逸顫抖著取出較小的那枚戒指,戴在林悅的無名指上。尺寸完美契合,仿佛命中注定。林悅也為他戴上另一枚,兩人的手在雨中緊緊相握,金戒指在陰云下依然閃耀。
“你母親...“周逸搖頭,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我沒想到...“
“她讓我告訴你,“林悅微笑著擦去他臉上的雨水,“棋局可以繼續了。“
周逸大笑起來,那笑容如此明亮,仿佛能驅散曼徹斯特所有的陰霾。他抱起林悅轉了一圈,然后輕輕放下,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盒子。
“我本來準備今晚求婚的,“他打開盒子,里面是一枚簡單的鉆戒,“但現在看來,它得排第二位了。“他將鉆戒戴在林悅的右手中指上,“這枚代表我的承諾,而那枚...“他輕觸金戒指,“代表我們兩個家庭的聯結。“
回到公寓,周逸迫不及待地給父親打視頻電話,展示手上的金戒指。屏幕那頭的周志遠看到戒指內壁的刻字時,表情瞬間凝固,隨后轉為林悅從未見過的柔軟。
“林老師親手做的?“他輕聲問,手指不自覺地觸碰屏幕,仿佛能摸到那行字。
“嗯,“林悅點頭,“用了兩個月時間,自己學的金工。“
周志遠沉默良久,最終只說了一句:“替我謝謝她。“但眼中的情緒卻道盡了一切。
掛斷電話后,周逸從書桌抽屜里取出一個小玻璃瓶——里面是那半朵干花,從中國帶來的珍貴紀念。林悅也從項鏈上取下自己的那半朵,兩朵干花并排放在一起,雖然不再完整,卻依然美麗。
“我有個想法,“周逸突然說,拿出一個空的戒指盒,“我們可以把它們放在這里,作為戒指盒的內襯。“
林悅微笑著點頭,小心地將干花碎片排列在盒子底部。兩朵來自同一枝的花,經歷了分離、遠行,如今又以新的形式重聚。就像他們兩人,就像兩個家庭——傷痕仍在,卻因那些修復的痕跡而更加珍貴。
窗外,曼徹斯特的雨漸漸停了。陽光穿透云層,照在那兩枚并排放置的戒指上,金與銀,過去與未來,在此刻交匯成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