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09:17京滬高鐵G181次列車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已于今天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今天上午8點鐘其中心位于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1340公里的菲律賓以東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卡努’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預計8月1日早晨至上午移入東海逐漸向納江沿??拷?,最大強度可達強臺風級…”
關掉央視新聞,崔燦把保溫杯從座椅背袋拿出時,杯壁上凝結的水珠正巧落在平板電腦屏保的臺風路徑圖上。他盯著那滴水沿著‘卡努’預測軌跡滑向東海,突然笑出聲——這場景簡直像老天爺在給氣象云圖做動態演示。
“崔工又在那樂啥呢?”
同事張一嚼著燒餅湊過來,芝麻粒粘在胡茬上隨著說話上下跳動,從牙縫中擠出濃厚的東北腔。
“我在想晚上吃什么?!?/p>
“肉麥餅??!我要吃梅干菜的!再來碗豆腐圓砸!”想到肉麥餅,張一把手里的燒餅都放下了。
崔燦旋開老干部版的玻璃保溫杯,黑咖啡的苦香混著寒氣在杯口渦旋,這是崔燦的癖好,用玻璃保溫杯裝冰的黑咖,他覺得這樣更能提神醒腦,更帶勁兒。
“以后叫你餅皇吧。”
崔燦轉頭目光穿透車窗,云層呈現出奇特的絮狀結構,這是強對流天氣的前兆,灰白云絮邊緣泛著詭異的青金色。
指尖有節拍的在大腿上敲擊,這是大學養成的習慣——每當思考,手指就會自動將轉動的思維編譯成點劃節奏。此刻他敲的是《克羅地亞狂想曲》的前奏,這首馬克西姆的代表作是崔燦的最愛。
李雪踮起腳尖,月白色戲服廣袖掃過褪色的彩繪橫梁。這是《大清十三爺》劇組第一次來棠溪村金山上的仙師殿采風,她扮演張五哥妹妹張阿蘭,明天要開機拍攝與十三爺的對手戲。
化妝師特意在她左頰淚痣上點了朱砂,說這樣在鏡頭前會更有“水墨點染”的韻味。
“雪姐看這里!”攝影師突然從石階下喊。
她本能地擺出一個俏皮的姿勢,發間銀簪流蘇晃出一串細碎的光斑。青磚縫隙里鉆出的野菊蹭過裙擺,將晨露印成深淺不一的濕痕。
“這場戲要突出人物在古廟中的孤寂感?!睂а菖e著分鏡腳本比劃,“就像...就像百年以前有個姑娘也站在這里等人。”
李雪順著他的指向望去,正殿西墻外壁的爬山虎在風中翻卷,露出底下幾道凌厲的刻痕。
“李雪老師您再找一找感覺,我們明天開機,趕在臺風來之前收工。”
“好的好的,導演您也辛苦了。”
翌日午時,‘大國電投’工程車在急彎處甩尾時,崔燦正蹲在車后斗檢查風速記錄儀。安全帽上不知何時粘了片銀杏葉,金黃的扇形葉片恰好蓋住‘大國電投’的logo。方才路過村口時,那株三人合抱的古樹突然簌簌作響,落葉如雨點般砸在車頂棚上。
“這老樹精怕是看上崔工了?!?/p>
司機王德全從后視鏡里咧嘴笑,缺了顆門牙的豁口灌進山風。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啊,有個姑娘天天在山上的廟里...”
對講機突然炸響,蓋過了后半段鄉野言情話本——
“你如果不想把我甩到山溝里面就停止你那老掉牙的遠古童話!”
轉眼間到達了金山電場,車子停在了3號風電機下面,崔燦和張一抓起工具箱跳下車,黑色工裝靴碾過滿地雜草,踩出深淺不一的凹痕。山霧不知何時濃重起來,松針混著柴油味的氣息鉆入鼻腔。
上,早干完早回家!
李雪躲在碑廊避暑,臺本空白處畫滿了凌亂的線條。
上午的拍攝很順利,這種古裝劇對李雪來說輕車熟路,張阿蘭的角色也與她本人的性格非常相像,可以說是本色出演了。但是,李雪總覺得與十三爺的初遇戲份少了點什么。
“各位老師辛苦了,我們收工嘍!”
飾演十三爺的頂流男星已經乘坐自家的房車先行離去,李雪的房車因為在來時的路上意外爆胎,所以只能乘坐劇組的大巴回棠溪村里的民宿。
崔燦和張一站在80米高的機艙內檢查偏航系統和葉片變槳控制系統,確保風力發電機能夠禮貌的迎接‘卡努’的投懷送抱。
突然,機艙開始晃動起來,幅度慢慢變大,猶如一只小船在海面上遇到風暴
“臥槽,你們兩個搞完了嗎,大雨來了!”對講機傳來王德全的咆哮。
崔燦透過觀察窗看到不遠的天邊已經如墨翻涌,在墨色的畫布上是各色的雜物在極速盤旋,甚至還有一張不知道是誰家丟的廣告布在風中翩翩起舞。
“你先撤,我腿兒下去!”張一堅定的看著崔燦。塔筒內的免爬器一次只能載一人。
“腿兒你大爺,你先下,這是命令!”
“草!”張一知道犟不過崔燦,聽從‘命令’是最省時間的辦法。
張一站在升降車體上,扣動扶手處的開關,車體緩緩下降。
塔頂的晃動幅度越來越大,崔燦將安全帶的安全扣扣在導軌上,開始向下爬。
“草,怎么回事?”免爬器停在了塔腰的位置罷工了。
“老張,怎么了?”頭頂傳來崔燦的呼喊。
“這破玩意不好使了?。 ?/p>
“你先看看鋼絲繩和導軌!”崔燦加快速度。
越向下,塔身的晃動幅度越小,但是不斷跳動的鋼絲繩索卻在表達外面的風力在加大。
“導軌和鋼絲繩沒毛病??!”張一仰著頭看著崔燦一步步接近。
崔燦摘掉手套,檢查控制器。
‘啪嗒啪嗒——’塔身傳來了密密麻麻的雨點聲。
“這雨太他媽急了,你倆再不下來我們就要在塔里過夜了!”對講機又傳來了王德全的催命。
“爬吧,不然可能真要在這住了。”
張一放棄免爬器,扣上安全帶,開始徒手向下攀爬。
崔燦轉過頭,想通過小窗觀察外面的情況,卻被遠處一道移動的白影吸引了目光。崔燦的眼力出奇的好,測量視力達到了5.3,但是崔燦知道他不止5.3,沒辦法測量最高只能到5.3。
雨滴打在小窗上,模糊了僅可見的一小塊面積,可崔燦還是看清了那個影子是輛蝸行在蛇形盤山路上的白色大巴車,車身上貼著“《大清十三爺》劇組”的燙金字體。
“這個年頭還在拍清宮劇嗎?”他勉強的斜了一下嘴角,“十三爺要是知道自己都被拍成八十集注水劇,棺材板怕是都能發電報了。十三爺是誰?”
下一眼,大巴車右側最后車窗的一抹月白身影抓住了崔燦的視線,古裝打扮的女演員,手里好像正舉著手機記錄美好生活,像極了老電影膠片卡幀。
白色大巴車內還未換掉戲服的李雪,手機鏡頭對準壓城的黑云,好似末日降臨一般壯麗又壓抑。遠處一個個矗立的白色‘大風車’成了這張暗色系照片的撞色點綴。
“怎么都不轉呢?”李雪手指放大照片,喃喃自語。她不知道的是,在她放大的風車的腰部,有一道視線正跟著她移動。
“不是說臺風明天才登陸嗎?”導演對著手機咆哮。
“‘卡努’的行進角度發生了偏移,且突然加速,直奔納江一帶,你們快點離開山區,暴風雨馬上就到!”電話那頭傳來不知道是哪個有關部門的催促。
正當崔燦要收起目光,大巴車所處大山上的山頭異動又拉住了崔燦的視線——山體崩塌,巨石開始脫落。此時的大巴車進入了一道U型彎道,方向改變,古裝身影已經消失不見。
“停下!”
過度緊張而分泌的口水哽在喉嚨,崔燦沒能喊出聲音。眼看著大巴車即將在U型彎后與滾落的巨石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