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樓梯間的LED應急燈泛著青灰色冷光,像無數只微睜的死魚眼,盯著蘇瑤發顫的指尖。她靠在15層拐角的防火門上,聽著樓下王珊珊的高跟鞋聲在金屬臺階上敲出倒計時——還有兩層,最多40秒。U盤插在手機數據接口上,外殼的“EV”刻痕正與腕間條形碼共振,手機屏幕上的上傳進度條跳至37%,目標文件夾名稱是“專利流氓計劃?2015-2025”。
父親日記里夾著的銀杏葉突然飄落,葉脈在冷光下投出蝴蝶形狀的陰影。蘇瑤想起設備間里看見的“LY-01”培養艙編號,與林悅的英文名完全一致,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給黑客好友發送加密指令:“調取星耀23層服務器機柜19-22號監控,關鍵詞‘LY-01基因適配’。”
手機突然震動,不是林悅的回復,而是條來自同盟的短信:“檢測到SY-07啟動紙船協議,授權激活‘蝴蝶陷阱’。”附帶著段10秒的監控錄像:2015年10月23日,王珊珊在3號服務器機房將父親的“腦機創作代碼”剪切進環球專利數據庫,屏幕右下角彈出提示:“使用CC協議素材誘導侵權,本次釣魚執法編號DY-47。”
“原來你們故意開放共享素材!”蘇瑤咬住下唇,終于明白為何挑戰賽會突然被指侵權——同盟早就在CC協議庫里植入專利陷阱,創作者使用的某些基礎音效或轉場效果,其實早已被他們注冊成衍生技術專利。上傳進度條跳至52%,她聽見王珊珊的咒罵混著對講機電流聲:“她在傳服務器底層數據!讓機房切斷2-16層Wi-Fi——”
冷光突然熄滅。蘇瑤在黑暗中摸向應急燈開關,指尖觸到凸起的摩爾斯電碼刻痕:三長兩短,和父親臨終信號相同。手機屏幕的幽光照出樓梯拐角處的涂鴉——不知誰用紅漆畫了只紙船,船帆上寫著“0517”,正是陳宇提到的關鍵日期。
“蘇瑤!”王珊珊的聲音在13層炸開,手電筒光斑掃過她的臉,“你真以為靠偷來的數據就能翻盤?周董在三年前就給3號服務器裝了量子加密層——”話未說完,手機突然傳來林悅的變聲通話:“姐,機柜監控調出來了!2016年7月,王珊珊往LY-01培養艙注入的基因樣本,登記姓名是‘林悅’!”
蘇瑤的后背撞上防火門,掌心的U盤突然發燙。她想起天臺看見的“LY-01”坐標,正是林悅的出生醫院,此刻后頸一陣發麻——好友從小就對代碼有異常敏銳的直覺,甚至能“聽見”服務器的數據流聲,原來早在嬰兒時期,就被植入了創作者基因。
上傳進度條跳至79%,手機屏幕突然彈出王珊珊發來的律師函照片,附帶偽造的機房監控:“2025年4月28日14:23,蘇瑤非法接入3號服務器篡改數據。”但監控里她的工牌編號是“0732”,與真實的“0723”相差一位——正是同盟慣用的栽贓手段,用鏡像編號混淆視聽。
“釣魚執法的證據在第19號機柜!”林悅的聲音帶著鍵盤敲擊聲,“我黑進了他們的專利注冊系統,2018年以后的所有‘侵權訴訟’,原告證據鏈里都有CC協議素材的哈希值篡改記錄——”
消防樓梯間的聲控燈突然亮起,王珊珊的身影出現在14層轉角,珍珠耳釘閃著冷光:“你以為有黑客朋友就能贏?”她舉起手機,屏幕上是陳宇被按在設備間地面的畫面,他的戰術匕首掉在血泊中,刀柄上的“EV”刻痕格外刺眼,“知道他為什么總在U盤刻‘證據’嗎?因為每個字母,都是實驗體編號的縮寫——”
蘇瑤的指尖懸在“公開數據”按鈕上,工牌突然震動,“臨時偽裝模式”剩余時間顯示00:17。她看見王珊珊腕間的條形碼紋身正在發光,與自己的形成共振,終于明白父親日記里的“鏡像密鑰”是什么——同盟用初代實驗體的基因培育克隆體,條形碼既是枷鎖,也是啟動共振的鑰匙。
“點擊上傳吧,”王珊珊逼近兩步,高跟鞋尖碾碎地上的銀杏葉,“反正你上傳的,只是我們讓你看見的‘專利流氓計劃’,而真正的‘深海計劃’基因庫——”她指向窗外,舊港區方向閃過貨輪的探照燈,“在你父親墜海的那晚,就已經隨著‘CY-05’貨輪沉入海底。”
上傳進度條跳至99%。蘇瑤突然想起陳宇在會議室說的“IDCA專家通話”,摸出他之前塞給她的備用手機,開機后自動播放錄音:“我們掌握了同盟從2010年開始的基因編輯證據,包括蘇明遠教授的基因被提取了97次——”
“叮——”上傳完成的提示音響起。蘇瑤將手機拋向王珊珊,趁對方本能躲避時沖向安全出口,工牌在“偽裝模式”失效前的最后一刻,顯示出陳宇的真實身份:“實驗體CY-05,初代紙船計劃適配者,2018年被植入同盟記憶芯片。”
樓道外的走廊傳來嘈雜的腳步聲,不是安保,而是IDCA探員的制服摩擦聲。蘇瑤躲進樓梯間陰影,看見王珊珊對著手機怒吼:“什么?IDCA說收到了完整的服務器日志?不可能,3號服務器的量子加密——”
“量子加密層的漏洞,”蘇瑤忍不住開口,父親日記里的公式突然在腦海中清晰,“是我父親在2015年留的后手。他用自己的腦電波頻率作為解密密鑰,所以只有我的條形碼紋身,才能激活‘紙船協議’。”她舉起U盤,“EV不是‘證據’,是‘初筆’的拼音首字母——每個創作者的第一次創作,都是不可復制的證據。”
王珊珊的瞳孔驟縮,耳麥里傳來下屬的驚叫:“全球直播平臺收到匿名投稿!是3號服務器的專利注冊原始數據,還有同盟用CC協議釣魚執法的監控錄像——”
冷光重新亮起,照亮蘇瑤腕間的條形碼,此刻它正在褪去機械感,浮現出淡粉色的皮膚紋理,像某種生物芯片完成了使命。她摸向吊墜,父親的照片背面不知何時多了行字:“CY-05貨輪三層甲板,第三根桅桿下藏著初代培養艙日志,密碼是你初吻的日期。”
“初吻?”蘇瑤愣住,突然想起18歲生日那天,在舊港碼頭被陳宇救下時的場景——那時他的眼神,和現在手機里他被按倒的畫面重疊,終于明白為何總覺得他的條形碼紋身似曾相識。
IDCA探員的腳步聲逼近,王珊珊突然轉身就跑,高跟鞋在樓梯上打滑。蘇瑤打開手機,發現林悅已經將數據同步到區塊鏈存證,每個文件的哈希值都帶著“EV-0723”的特殊標識——父親用女兒的忌日,給所有證據蓋上了不可篡改的時間戳。
消防樓梯的冷光中,蘇瑤看著手機里彈出的新郵件,發件人“深海計劃數據庫”:“檢測到SY-07啟動紙船協議,準許訪問初代實驗體日志。溫馨提示:當條形碼共振達到100%,鏡像雙生體將共享基因記憶。”
她摸了摸腕間的紋身,突然聽見遠處傳來貨輪的汽笛聲,三長兩短,正是父親臨終前的信號。陳宇的備用手機震動,彈出條匿名短信:“舊港7號碼頭,CY-05貨輪,凌晨兩點漲潮前。”附帶著張照片:貨輪甲板上,128個培養艙排列成蝴蝶形狀,每個艙體上都貼著條形碼,其中編號“SY-07”的艙內,漂浮著與蘇瑤一模一樣的克隆體。
冷光映出蘇瑤蒼白的臉,她終于明白,同盟的“深海計劃”遠不止基因編輯,而是要用克隆體承載創作者的靈感,將人類的第一次創作變成可復制的商品。而她和陳宇,作為初代實驗體的“鏡像雙生”,既是鑰匙,也是獵物。
手機里,林悅的對話框彈出新消息:“姐,我破解了貨輪的導航系統,他們要把基因庫開往馬里亞納海溝!還有……”她發來張截圖,陳宇的醫療檔案顯示,他的后背有處舊傷,“2015年11月12日,有人用手術刀沿著條形碼紋身劃開皮膚,試圖提取基因樣本——和你父親實驗室的碎紙機事件同一天。”
消防樓梯的鐵門被推開,IDCA探員舉著搜查令沖進來,蘇瑤將U盤藏進吊墜,對著領頭的探員露出微笑:“我要舉報星耀傳媒及其所屬的云海版權同盟,從2010年至今,系統性實施專利壟斷、基因編輯,以及——”她看向王珊珊被帶走的方向,“謀殺創作者蘇明遠。”
冷光下,探員的肩章反射出星芒般的微光。蘇瑤摸了摸父親的日記,內頁夾著的銀杏葉不知何時變成了紙船形狀,船底寫著“0517”——那個陳宇反復提到的日期,那個父親和他父親共同留下的密鑰。她知道,消防樓梯的冷光只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而舊港貨輪上的深海計劃,才是真正的戰場。
走出樓梯間時,蘇瑤看見走廊盡頭的玻璃窗上,雨水正在繪制出蝴蝶與紙船的共生圖案。她舉起手機,直播界面上,12萬創作者的留言正在刷屏,每條評論都帶著“#EV0723#”的話題標簽——那是屬于所有逆流者的印記,是父親用生命點燃的星火,此刻正在數字世界里蔓延,終將照亮深海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