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時光落入故人歸

第十章:入鎮

中午時分,沈知微終于遠遠看見了鎮子的輪廓。

桐溪縣鎮坐落在兩山之間,地勢稍低,一條青石鋪就的大路橫貫而過,路旁是鱗次櫛比的店鋪與人來人往的行人。相比起山里的寧靜,這里顯得熱鬧了不少,叫賣聲、人語聲混合著鍋碗瓢盆的撞擊聲,透著一股生活的煙火氣。

她站在路口,略微停頓,強迫自己先將緊張壓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現在是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穿著一身破衣,孤身一人,一旦引人注意,就可能被驅趕、甚至惹上麻煩。她放緩腳步,低頭裝出些許膽怯,混在來往人群中緩緩往鎮里走去。

桐溪縣鎮是元啟朝邊陲縣境內一個中等規模的集鎮,原本只是驛路上的一個驛站,后因商道東移與附近山民交易頻繁,逐漸擴展成鎮,隸屬桐溪縣,歸屬慶州節度司管轄。

整個鎮子依山建鎮、繞河而生,被一條名為“蒼梧河”的支流切割為南北兩半。南邊靠山,多是居民聚落與作坊,北邊則緊鄰官道,是商戶與旅舍聚集之地。鎮上設有巡防營與鎮吏衙門,雖為邊地,但秩序尚算清明。

鎮民主要以商販、木匠、打鐵、繡娘和泥瓦匠為主,也有流民、小幫派和些許江湖游醫在此活動。此地雖不富裕,但因地處數條商路交匯之處,過往客商不斷,仍算得上民生可守。

官府層級上,桐溪縣下轄七鎮,桐溪鎮位居其三,鎮內設有一名“鎮正”,由縣令欽派,主管治安、徭役、物資配給與糾紛調解,手下配有三十名編制役差,一名文吏,兩名主簿。

鎮東有一所“明禮私塾”,供鎮上子弟與商戶子女識字讀書;鎮西有一間老舊廟宇,香火斷續,被視為“山神廟”,平日鄉民祭拜求雨所用,偶爾也接濟流民,是沈知微初到后棲身之處。

鎮內的市集在每月逢三、逢七之日設攤,流動小販與山民在此聚集交換食物、藥材、粗布、鹽巴和雜物。今天不是集日,但因臨近月中,有些商旅停駐,也有些早市未散,街頭仍是人頭攢動。

“二文錢一碗!現下灶頭煮的豆子粥,熱乎!”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山里剛下來的野蘑菇!”

“繡活繡活,新做的花帕子、針包子,小姐們都愛得緊!”

叫賣聲此起彼伏。

鎮上并無城墻,僅在兩頭官道處設有木制崗亭和關柵,白日敞開,夜間閉鎖,站崗的是鎮役輪班守夜。一旦有流民或陌生人進入,通常會被留意幾眼,但若無異動也不會多管。

從街口遠遠望去,可見一座青灰色的衙門建筑鑲嵌在鎮中高處,門前懸有木牌,書“桐溪鎮司”。此地雖不處繁華之境,卻也因其地理位置,在元啟朝北疆一帶有一定戰略價值。

元啟朝自開國以來即推行嚴苛的中央集權制度,疆土遼闊,自西至東分十三州道,桐溪屬慶州,是邊州中較為安穩的一支。

朝廷制度上分四階九品,文以吏部、戶部為上,武以兵部節度制衡。慶州節度使駐扎慶州府,雖名為“外郡”,但節度使握兵自重,擁有實權。

百姓被劃為四類:士、農、工、商。士為讀書人,可入仕;農居首,其余皆附后;商賈雖富,難獲名譽。女兒多從小被教以“三從四德”,普通百姓家庭女子多務農持家,富者習繡理財。

在元啟朝,出身幾乎決定了一生。庶人難以晉升,若非寒窗苦讀,或立下軍功,幾無出頭之日。

沈知微在街頭走動時,雖未刻意多看,卻敏銳地觀察到這些細節。她的眼睛掃過酒肆門前閑坐的說書人,掃過巷子里偷偷打斗的幾個少年,掃過街角飯館里探頭張望的掌柜。哪怕是在這樣一個看似尋常的小鎮上,人心與階層,依舊分明如線。

她嘗試在街邊停留,四處打探是否有人愿意雇傭幫工。可她年紀太小,衣著太寒酸,沒人肯多看一眼。偶有店鋪的掌柜皺著眉打量她幾眼,搖頭便進了鋪子。

“哪來的小野丫頭?回家去!”

“沒人要你,看你一身破樣,還敢來討飯?”

有冷漠,也有惡言。

沈知微只是低頭、不語,心里卻在默記這些人的表情與反應。她并不氣餒,她知道,在這個世界,要活下去,先得學會看人臉色,再找準落腳之地。

她注意到街尾的那座“永豐雜貨鋪”門口貼著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扭扭寫著:“招學徒一名,年滿十二,吃住管,可識字者優先。”她遲疑地靠近了幾步,又退了回來。

她知道,自己必須再了解更多,找到一個既安全又穩定的落點,而不是輕易暴露自己的異常。她要的是生存,而不是隨便找個人施舍。

午后的陽光漸漸熾烈,小鎮依舊喧囂。沈知微站在人群與生活的縫隙里,像一片被風吹落的浮葉,不動聲色地打量這個世界。

她知道,下一步,她必須主動出擊了。

旺仔的糖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玛多县| 施秉县| 庆城县| 云安县| 大姚县| 大洼县| 台山市| 沙田区| 酉阳| 祁阳县| 蒙山县| 溆浦县| 平原县| 界首市| 临朐县| 井陉县| 招远市| 崇明县| 武夷山市| 句容市| 大化| 新宾| 都江堰市| 双牌县| 大余县| 康保县| 红原县| 丰县| 墨竹工卡县| 中西区| 紫金县| 刚察县| 泰州市| 开江县| 克什克腾旗| 台江县| 孟连| 定南县| 奇台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