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止
……
且止樓,無關風景
關乎的就只是且和止
且止且止
走,是為了停下來玩賞
止,是為了繼續的走……
這是我到上海后寫的第一首詩的最后一段。
且止樓,也將成為我以后無論在哪里旅居停留時居所的一個代稱詞語。
很久以來,我都在尋找一個合適的詞語來命名我不斷變換著的居所,但一直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能表達我心境的詞。
但,就在昨天上午,一縷陽光透窗而入,照在我正在寫作的桌面上。也就在我偶然的將一盞茶舉起往嘴邊送的那個瞬間,且止這兩個字從同樣灑著陽光的茶杯間跳了出來。是的,且止,且止。我行我止,沒有定數。路長路短,沒有定數。是此是彼,也沒有定數。一切都是一個“且”字,我還有什么好過多計較煩憂的呢。樓總是比我住的時間要久長些吧。我永遠都只是一座樓里的過客,今日宿,明日便可能離開它,便可能從此再也不與它發生關聯。它的好與不好,鬧與靜,主人何種模樣,周圍風月如何,到底與我又有多少關系呢?想到此,我將一盞茶飲下,頓覺心中豁然明朗。
若是再作一點遠的推想,人生豈不也是一段即興的行止?這個世界雖然從理論上說,也是終有一天要壞滅的,但比起人的個體生命,卻要久遠得多。人和山川大地比較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那么,住在哪里又有多少關系呢?宮殿或茅屋洞穴,到底又有多少本質上的不同?這個事情,多數的人似乎都是既明白又不明白的。而這種混沌的人生狀態,恰恰又說明著一種生命的陷落。
且止而已,夫復何憂?
真理永遠就是這樣,對于懂的人,你不用去說了。而對于不懂的人,你也不用急著去說,因為說了也沒有用。
這個,在很多時候,不但是對別人,甚至還包括了自己在里面。2007-10-26
城市月亮
陰霾了兩天之后,今天又晴了。并且晴得特別好,比天氣預報得要好很多。
其實,對于今天的好天氣,我是昨天晚上就知道了的。昨晚我吃過晚飯出去散步,沿著小區最西面靠著圍墻的小路走。在走到一片草地那里的時候,感覺草地上的小路很亮,走在上面還有自己的影子。我當時想,要是月光下的小路就好了。呵呵,當時我認定腳下出現的影子,是附近樓房上投下來的燈光。但當我由不住的抬頭向天空看了下后,就只有竊喜的份了。原來真的是月光,真的有月亮。雖然只有一彎不算明亮的月牙,但在這個陰雨了幾天后的晚上,還是很令我欣喜的。于是,許多曾經在月光下經歷過的往事,就一幕幕一絲絲的在我的散步中浮現了出來。
看來,我是多么的容易滿足啊。山水遠了,但月亮離得還是那么的近。雖然不是在山頭懸掛了,但卻還是懸掛在樓畔樹梢。呵呵,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這輪月亮,不是也曾經照亮過我走過的許多夜路么。
我走到一片有著健身器材的小廣場上,那里沒有一個人,我就一個人隨意的渡步和活動。自從我發現這個地方之后,已經來過兩次,也都是在晚飯后。這個地方很合我的情趣。沒有其他的人,就我一個。
天是漸漸的冷了。我手握著那些鐵的健身器材的時候,感覺是冰涼的。大概,這也是無人光臨這里的一個原因吧。
從健身場出來,出了小區的南門,沿著一條叫鴻樂路的街道,走到滬杭公路,然后又轉了回來。
在街邊的一家便利店,買了一份雜志《意林》,這家雜志曾多次刊用過我的文章。但我卻從沒有收到過一次它的樣刊和稿費。它是文摘性質的,現在好像也發原創作品了。2007-11-19
滿足了,才快樂
這套房子,有很多我不滿意的地方。比如租金貴,是我這些年所有租房中最貴的。再就是不安靜。樓下的垃圾場、健身園,以及樓上晚間的床板響動和不時爆發的打斗聲,都是我不滿意的地方。
但對于這些不滿的補償,也很多。大體說來,有三項。
一是陽光。臥室外面的房間,算是一個廳,是和陽臺連在一起的,向著南方。天晴的時候,從早上日出到下午日落,陽光都能穿過防盜護欄照進來。這樣,我就可以坐在一個舊沙發上,讀書、寫作甚至躺下,都能曬到太陽。這是很愜意的一件事情。足不出戶,就可以曬到太陽,是我這些年來第一次的享受。
二是木地板。這套房的臥室,連著臥室的廳和陽臺,都鋪著米黃色的木地板。加上門窗、壁柜和窗簾的顏色也都是米黃色的,在冬天就造成一種溫暖的感覺。如果再有陽光照進來,冬天也就顯得溫暖了許多。
三是這套房子里面,到處的墻壁上都安裝有開關和電源插座。這是我住過的所有房子中,這方面的之最。想必,這房子原來的主人,定是一個極懂得方便之道而又不吝惜小錢的人,所以才會在每個房間里,甚至陽臺上,都至少裝備上兩處以上電源插座。這個也很合我的觀念。不能等到渴了的時候再去挖井,而應該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這樣,在任何一個角落里,凡是要用電的時候,都伸手可及。
說來,這房子由此三大好處,其他的不足也就大體可以抵消了。
這樣的幾種好處,讓我感到滿足。
這滿足又讓我感到了一種快樂。2007-11-21
城市上空的云
我正站在陽臺上看天空中大朵大朵的浮云,就看到一個騎著三輪車的老者,在垃圾箱前匆忙的停了下來。他下了車,首先是走到垃圾堆邊,將垃圾堆上的一塊木板撿起放到車子上。然后,又從車上拿起一柄斧頭,再檢出一條水泥構件,放在垃圾堆邊的水泥地上,乒乒乓乓的敲打起來。不幾下水泥構件上的水泥成為了一地的碎片,露出里面的一條鋼筋來。他將鋼筋扔到車上,又取出一條敲打起來……原來,他是一位收荒匠。他將收到撿到的東西,帶到這里來處理,然后才送到收購站換成錢。
在樓下的垃圾箱前,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這樣的鏡頭。
有時,有人仍了一張破爛的木床在垃圾箱前。不久,就有人來了。多是老年人,騎了三輪車,有準備的從車斗里面取出斧頭或鐵錘,乒乒乓乓的敲打起來,將一張木床一會就分解成條條塊塊,然后裝上車蹬著走了。有時,清潔工剛剛拉來幾車不知從什么地方收集的枯干樹枝,也會有一個同樣騎了三輪車的老人過來,從車上取出一柄砍刀,將樹枝認真的挑揀砍削一番,然后裝上車拉著走了。
看來,這世界上,并沒有真正的垃圾。對這個人是垃圾的東西,對另外的人卻可能正是很需要的寶貝。富人家多余無用的拋棄物,就可能正是窮人拼命想要獲得的必需品。
站在窗前,我常常會對著垃圾箱看上半天。這個廢棄物送來又被撿拾去,體面的人根本不會注意的地方,卻時時上演著人間話劇。我無語。但我知道,這就是世界真相的一部分。
平等和福祉,這些政治家們整天掛在牙齒間的詞匯,永遠都會像是垃圾箱上空的云朵,離得好像很近了,但卻一直夠不著。
2007-11-23,上海且止樓
命運斷想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想在短暫的生命過程中,有所成就,有所建樹,能在生命消失了的時候,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么。
但是,一個人是否有所成就,除了個人主觀上的不懈追求和刻苦努力外,外在的因素實在是太重要了。所處的生活環境,結識的人,身邊的社會狀況以及所處國家甚至世界范圍的政治、經濟和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幻,無不可以成為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偶然的事件和因素,也會是決定性的。
但是,一個人除了能憑著自己的意志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外,他基本無法去改變外在的環境,無可選擇。比如出生的國家、地區和家庭,是無法選擇的。這樣的一種生命困境,我們無可奈何,我們通常將此稱之為命運。命運在個人意志的作用下,會發生改變。但這個改變只能是局部的,零星的。一個人不可能改變整個事物的進程,他只能在進程中發生作用,產生影響。
命運是一只看不見的手。你想抓住它的時候,它很遠。但當你想擺脫它的時候,它又無處不在。
在這個層面上來說,人類的每個個體,都是不可能平等的。是一生下來就不平等的。
盡管在“天賦人權”的理念上,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但命運并不將這個平等分配給每個人。我不想舉很多的例子來說明。只用兩個極端就行了。一個一出生就擁有億萬資產或帝王之位的人,和一個出生在平民窟中的嬰兒,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平等到一起來的。
也許,許多年后,那個富貴子弟會喪失包括地位金錢在內的一切,而那個一無所有的窮孩子卻通過個人的努力或命運的饋贈而改變而得到了一切。但不平等還是照樣存在。你改變了你能改變的那一部分。但有一部分你卻永遠都不能改變。
漸漸的,我想明白了一些問題。
我不再為自己所看到的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再為這些客觀存在的現象憤怒、無助和悲哀,不再低迷和困惑。我知道,命運的力量巨大。我能改變的,只是我自己的內心和我對于外部世界的態度,只是我自己。我能做到的,就是通過改變自己,從而盡可能影響自己之外的一片世界。盡管力量有限,但卻必須竭盡全力。我盡力說服自己,不再將大而無當的使命感強迫自己去承擔。事實是自己根本沒有那樣的可能和力量。我現在就只是努力的在生存之外,通過寫作做一點事情,做一點不辜負自己曾經描畫過的理想藍圖的事情。2007-12-10
窗外燈火
黃浦江邊的冬天,17點基本天就黑了下來。在這個時候,我一般會躲到床上看書或看電視。白天結束了,夜晚來臨。也許,對于我來說,黑夜或白天,是沒有太多分別的。只要我愿意,只要我有精力,就一樣的可以寫作、閱讀或在網上打理博客或處理信件。只是,這個時候,我一般會放松自己一下,不再去刻意的做什么。我該休息了。
就這樣看一會電視或看一會書報之后,例行,又到了晚飯時間。我這時會從床上起來,離開剛剛暖熱的被窩,去將窗簾拉上。也往往這時候,我會在窗前站住,望著對面樓上一扇一扇或昏黃或白亮的燈火。呆呆的望著,好半天,回不過神來。哦,那些燈火里面,是別人的生活,是與我完全不同的生活吧。像我這樣,呆在一個完全陌生之地的獨居者,那些燈火的背后,也會有嗎?我想是不會有的。再假如,我不是因為寫作,因為心中有一個自己也莫名的力量在拉拽著,支撐著,我能在這樣的夜晚中如此堅持嗎?
人生的許多時候,有許多問題,是沒有答案的。至少,是自己不能給自己一個準確答案的。
但是,假如能夠。我是假設,我能夠進入那樣一方平常人家的燈火中,我愿意嗎?我依然是在問,在做沒有答案的詢問。
好了。我不能回答自己,就不再勉強。就讓自己站在窗前,站在室內的黑暗中,去無言的對著外面的燈火發呆,遐想。
也許,終有一天,我會結束現在這樣的狀態,去進行另外的一種嘗試。但新的生活到底什么樣,又會在什么地方開始,我依然不能知道,甚至不能事先進行計劃和想象。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對于自己所處的生活和環境,再也不能繼續的時候,新的生活就該開始了。新的,不見得就是合適的,幸福的,快樂的,好的。那是只有孩子才會認為必然發生的前景。我已經過了那樣“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的年齡,不會再那樣犯傻。但前面的卻必須是新的。因為,一切的改變,都只有在新的場景中,才會發生。
生命,輝煌而暗淡,喧囂而寂寞,孤獨而擁擠。
我想,我需要的,最后大概就是一頓不需要自己動手,就可以吃到嘴里的簡單晚餐吧。2008-1-2
上海一日
今天是來上海的第一天。
早上醒來,大概五點多。我是凌晨三點多到的這里,睡了大概有兩個來小時。
樓下有點亂。先是老人鍛煉的聲音,后是有人在用鐵器鏟東西的聲音。不想起來,但又睡不著。到七點多起來,到窗邊往外一看,就明白了。樓的窗戶對面,是一個垃圾池,早上及上午,都是環衛工人來裝運垃圾的時間。樓的一邊,是一個小廣場,有一些簡單的健身器材,是老年人活動的場地。不過還好,這聲音畢竟離有十多米遠,我又在四樓,除了影響到早上睡覺外,其他應該影響不大。
起來后才發現,這個我將要生活其中的房子,布局很怪。進門是一個小飯廳,右拐是廚房。再往里去,是又一個大點有20平米左右的房間,連著一個陽臺。房間的一邊,是衛生間。這個房間的右邊,又有一室,是臥室了。昨夜來到這里,昏昏沉沉,沒有來及細看。現在看到這套大概總共有五十多平米的房子,是簡裝過的,門和地板,都是木的。里面臥室還有一排壁柜。一張簡易的床。外間的這張大床,幾乎占據了房間的一半。
衛生間和房間的地上,都很臟。但沒有掃地的東西,也沒有拖把。衛生間里的抽水馬桶,也是壞的,還沒有修好。只好先收拾房間。先將被褥搬到里間去,然后檢查窗簾等情況。還好,都還湊合能用。
十點多的時候,出門下樓,想買些諸如拖把廢紙簍之類的日常用品,但竟然轉了一圈沒有找到一家日雜商店。
小廖來幾次電話。我手機中的話費,昨天還有50來元,想著能用幾天,不想到中午的時候,黃山移動就發短信來,說已經用完了。反正,我也不需要聯系什么人什么事,完就完了吧。小廖說她已經給我買了一張上海的手機卡,是很優惠的。但她要到下周一才能來。
下午又出門,終于在滬杭公路邊上,找到了日雜店,一家挨著一家,有十來家的樣子。我買了盆子、拖把等,回來先將衛生打掃干凈,又將散放在外間的箱包規整一下。一番忙亂后,房間里干凈整齊多了。
一天中,只在上午出去,在一家小飯店吃了一碗拉面。后來買了一點餅回來,作為晚餐。
不管怎樣,我終于不用每天和一些無話可說的人在一起吃飯了。我可以選擇吃或不吃,吃這或者吃那。
這里只是上海郊縣的一個鎮。我的來此,大概是想有一個新的開始,有一種多少自主點的生活。
購物。
2007-10-19,晴
上午出門,到小區外菜市場那里的公用電話間,給房屋中介公司打電話,要求他們派人來修抽水馬桶和廚房的抽油煙機。對方回答中午來人。
我又出了這條叫鴻學路的短小街道,走到滬杭公路,然后沿著滬杭公路往東,走到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家“農工商超市”。這是一間兩層的大型超市。一層基本都是買食品果品蔬菜的。我上到了二層,看到有買玩具的,就給廖的兒子兮兮買了個50多元的玩具槍。然后是買了兩個磁茶杯,兩個瓷碗。又買了雙棉拖鞋,一雙純棉的秋襪。還有一些掛鉤之類的小東西。其實需要添置的東西還很多,但看看自己可能拿不住了,就下樓,交款時差幾元錢不到100元。
在回來的路上,有一家粥店,就進去要了一碗豆漿加蛋。不想,蛋就是生雞蛋打在豆漿里。第一次這樣吃蛋,也算新鮮。
一直在等修馬桶的修理工上門,但一直沒有來。我的手機卡費用已經是零了。打不出去,只能接受。廖又打來兩次電話,一次說讓再催一下中介來修馬桶。第二次說,她讓她的一個朋友,就是陪她給我找這個房子的那個人,將她給我買的手機卡晚上帶來給我。
修馬桶的我打了兩次電話,一直到晚上也沒有來。送手機卡的在晚上近8點的時候來了,是個小伙子,叫曹建宏,和廖是一個商場的同事。他在這里坐了一會,聊會天。沒有開水,就請他吃我買的桔子。他說他就在這邊住,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他和我交換了電話號碼。
晚上的時候,到街頭吃了一碗手工面,味道不錯。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這種北方的手搟面了。總算擺脫了飲食不能自主的日子。
能夠有選擇的吃自己喜歡的飯食,也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