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主臣聚義
黃河渡口的風裹著沙礫,像無數把小刀子刮在臉上。趙小云蹲在渡船的木板上,看著渾濁的河水卷著泡沫往東奔流,手里的《三國演義》被風吹得嘩嘩作響。船頭處,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還在滴著血,秦琪的首級被親兵用布裹著,就放在腳邊——那是過黃河前,這位夏侯惇麾下的悍將攔路送死的“憑證”。可趙小云心里卻懸著塊更大的石頭,比秦琪的頭顱還要沉重——書上說,下一站古城,等著關羽的不是久別重逢的擁抱,而是張飛那桿丈八蛇矛的寒光。
“何文從河北來的行商那兒套來的信兒,張飛在古城招了三五千兵馬,把城墻加高了三尺,城門換成了鐵皮的?!标悇傆脡K破布擦著他那根棗木短矛,布上的暗紅血漬是洛陽關時蹭到的韓福的血,“那行商說,張將軍逢人就罵關羽,說他降了曹操,忘了桃園結義的誓約,還說要親手斬了這個‘背主求榮的叛徒’?!彼f話時,牙關咬得咯咯響,仿佛自己也恨上了那個還沒見面的張飛。
趙小云往嘴里塞了塊干硬的麥餅,餅渣混著風里的沙礫,剌得嗓子生疼。他翻到“斬蔡陽兄弟釋疑”那頁,紙頁邊緣已經被手指磨得起了毛,指尖在“張飛挺矛立馬于城下,喝曰:‘叛國之賊,何面目見我!’”的字句上反復劃過,留下一道深深的折痕:“張飛這暴脾氣,怕是聽不進半句解釋。咱們得想個辦法,讓他親眼看見關羽沒降曹,不然這古城門,怕是進不去了。”
“怎么讓他信?”李小美把甘夫人給的舊棉絮往劉小愛懷里塞了塞,小女孩自從在黃河渡口見了秦琪的尸首,就一直抖個不停,此刻縮在馬車角落,像只受驚的小兔子?!霸蹅冞@些半大孩子說的話,他能信嗎?說不定還會把咱們當曹操派來的奸細,一矛一個挑了?!彼牟夹诙珊訒r浸了水,此刻凍得硬邦邦的,踩在木板上“咯吱咯吱”響,像是隨時會裂開。
黃敏正用碎布給高健補手套——那手套本是曹軍士兵的,被他們在東嶺關撿來的,如今指尖處磨了個洞。她聞言抬頭,針還別在嘴角,說話時帶著點含糊:“得用實打實的證據。關羽不是一直帶著曹操賞賜的金銀珠寶嗎?把那些箱子全搬到城下,打開讓張飛看,告訴他‘若真心降曹,何必掛印封金,帶著這些累贅千里奔波’。再把咱們一路上的遭遇說給他聽,東嶺關斬孔秀,洛陽關殺韓福,汜水關劈卞喜,這些事早就傳開了,由不得他不信?!?/p>
船剛靠岸,還沒等眾人把馬車卸下來,就見幾個騎著馬的斥候往古城方向狂奔,揚起的塵土像條黃帶子。其中一個斥候路過時,被陳剛一把拽住韁繩,那斥候急得大喊:“放手!蔡陽將軍帶著鐵騎來了,晚了要掉腦袋的!”
“蔡陽?”趙小云心里“咯噔”一下,像被重錘砸中——蔡陽是曹操麾下的老將,素來與關羽不和,當年在許昌時就多次揚言要與關羽比試,此刻他來古城,絕不是巧合。“不好!蔡陽定是來追殺咱們的!張飛見他跟在咱們后面,肯定會以為是咱們引來的曹軍,這誤會就更深了!”
關羽勒住赤兔馬,丹鳳眼望向古城方向的炊煙,眉頭擰成個疙瘩:“某與蔡陽素有舊怨,他定是聽說某離了許昌,特意趕來尋仇的。你們先去城下見翼德,把前因后果說清楚。某斬了蔡陽,自會提著他的首級向三弟解釋?!闭f罷,他拍了拍青龍偃月刀的刀鞘,金屬碰撞聲清脆,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眾人推著馬車剛到古城下,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城樓上就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怒吼,仿佛晴天霹靂:“關羽匹夫!你還有臉來見我!”只見張飛披掛整齊,烏騅馬刨著蹄子,手里的丈八蛇矛往城磚上一戳,“當”的一聲,火星濺起半尺高。他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此刻怒目圓睜,額頭上的青筋像蚯蚓似的鼓著,恨不得從城樓上跳下來。
“張將軍!關將軍沒有降曹!”趙小云仰著脖子大喊,聲音被風撕得七零八落,“他掛印封金,辭了曹操的爵位,帶著甘夫人和糜夫人,千里走單騎,就是為了來找您和劉皇叔啊!”他喊得嗓子冒煙,眼淚都快出來了。
“休要胡說!”張飛一矛掃過城垛,幾塊青磚“嘩啦啦”掉下來,砸在眾人腳邊,“他若沒降曹,怎會穿著曹操給的綠袍金鎧?怎會騎著曹操送的赤兔馬?今日定是曹操派他來賺我古城的!”
正說著,遠處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地面都在發顫。蔡陽帶著三千鐵騎殺了過來,黑旗上的“蔡”字在風中獵獵作響,像只張開翅膀的烏鴉。蔡陽在馬上大喊:“關羽休走!拿命來!”
城樓上的張飛見了,怒火更盛,矛尖直指關羽的方向:“果然是你引來的曹軍!看矛!”他說著就要下令開城門,親自提矛沖下來。
“將軍且慢!”李小美急中生智,抓起塊石頭砸向馬車上的箱子,“咔嚓”一聲,箱子蓋裂開,露出里面金燦燦的元寶和綢緞?!皬垖④娬埧?!這些都是曹操賞賜的金銀珠寶,關將軍一路沒動過分毫,連包裹的紅綢都沒拆!若真心降曹,何必帶著這些東西跑路?早就留在許昌享受榮華富貴了!”
張飛順著她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見幾輛馬車上堆著十幾個大箱子,紅綢在風里飄得刺眼。他愣了一下,握著矛的手微微松了松,眼里的怒火淡了些,卻還是不肯松口:“這……這說不定是曹操讓他故意做給我看的!”
“還有這個!”何文突然想起什么,從懷里掏出塊皺巴巴的布,那是關羽掛在許昌府邸梁上的辭行文書,被他偷偷揭了下來,“這是關將軍留給曹操的辭行文書,上面寫著‘誓以共死,不敢負約’,張將軍認得字,自己看!”他說著就要把布往上扔,卻被風吹得飄向了別處。
就在這時,關羽策馬沖到蔡陽面前,青龍偃月刀“唰”地出鞘,刀光在陽光下亮得晃眼:“蔡陽匹夫,某與你無冤無仇,何苦追來送死?”
蔡陽提刀應戰,嘴里罵道:“你這忘恩負義之徒,曹公待你不薄,你卻私逃河北,今日定要取你首級!”兩人戰在一處,刀光矛影交織,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趙小云他們在城下大喊:“張將軍快看!關將軍在斬曹軍!他若降了曹,怎會對曹軍將領下死手?蔡陽是曹操的人啊!”
張飛在城樓上看得真切,蔡陽的鐵騎已經開始攻城,而關羽卻在城下與蔡陽死戰,顯然不是一伙的。他心里的疑云漸漸散了些,握著矛的手微微下垂,但還是梗著脖子喊:“待某看他斬了蔡陽再說!若斬不了,定是串通好的!”
城樓下的廝殺越來越激烈。蔡陽雖是老將,卻哪里是關羽的對手?不過三個回合,關羽就賣了個破綻,等蔡陽的刀砍來時,猛地側身,青龍偃月刀順勢一揮,“咔嚓”一聲,蔡陽的首級就落了地,滾到了古城門腳下。關羽提著蔡陽的首級,對城樓上喊:“三弟!某若降曹,怎會殺蔡陽?他是曹操的心腹,你該信了吧!快開城門!”
張飛見蔡陽已死,首級滾在城下,眼睛瞪得溜圓,再想起桃園結義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鼻子一酸,突然翻身下馬,直挺挺地跪在城樓上:“二哥!是小弟錯怪你了!”
關羽趕緊下馬,往城門方向走了幾步,聲音帶著哽咽:“三弟快開城門,自家兄弟,何需如此?”
城門“嘎吱嘎吱”地緩緩打開,張飛提著矛沖了出來,卻不是去接關羽,而是“噗通”一聲跪在關羽面前,把矛往地上一插,聲淚俱下:“二哥,小弟……小弟聽說你降了曹操,心里急啊!古城的弟兄們都是跟著大哥出生入死的,我若放個叛徒進來,對不起大哥,對不起弟兄們啊!”
關羽扶起張飛,拍著他的后背:“二哥懂,二哥都懂。快起來,地上涼。”兄弟倆相擁而泣,淚水打濕了彼此的戰袍,看得城樓上城下的士兵都紅了眼眶。
趙小云他們看著這一幕,都松了口氣,癱坐在地上。陳剛抹了把臉,不知是汗還是淚:“可算……可算沒打起來?!?/p>
進了古城,張飛立刻讓人擺了宴席。大堂里點著十幾盞油燈,照亮了墻上的“忠義”二字。張飛親自給關羽斟酒,又給趙小云他們每人遞了塊肉干:“多虧了你們這些娃娃,不然我和二哥還得再鬧誤會?!彼f起分別后的遭遇,才知道徐州失散后,他帶著殘部輾轉來到古城,殺了縣官,占了城池,招兵買馬,就等著劉備和關羽的消息。
關羽也說起在許昌的日子,如何被曹操軟禁,如何斬顏良、文丑,如何掛印封金,聽得張飛時而怒拍桌子,時而扼腕嘆息。說到最后,關羽才知道劉備已離開袁紹,去了汝南,心里頓時急了:“明日某就去汝南尋大哥!三弟,你與這些孩子們守著古城,待某尋到大哥,再來與你相會?!?/p>
張飛卻不干了,一摔酒杯:“二哥去哪,小弟就去哪!古城交給陳登打理便是,他是個靠譜的!”陳登是徐州的名士,此刻正好在古城投奔張飛,聞言立刻拱手:“將軍放心,登定能守好古城。”
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喧嘩,孫曉跑進來,手里攥著塊玉佩,激動得滿臉通紅:“關將軍!張將軍!你們看誰來了!”
眾人跟著她出去一看,只見一個穿著青布長衫的文士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拿著根拐杖,見了關羽和張飛,激動得拐杖都掉了:“云長!翼德!可算找到你們了!”
“簡雍先生!”關羽又驚又喜,簡雍是劉備的謀士,兩人自少年時就相識,“你怎么會在這里?大哥呢?”
簡雍撿起拐杖,抹了把淚:“主公在汝南聽說云長在古城,特意讓我來請將軍過去!他說……他說日夜都在盼著與二位將軍相見?!?/p>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關羽哈哈大笑,震得房梁上的灰塵都掉了下來,“明日咱們就動身去汝南,與大哥會合!”
趙小云他們聽了,都高興得跳了起來。這一路從許昌逃出來,過五關斬六將,吃了無數苦頭,終于要見到劉備了。陳剛把那根棗木短矛擦得锃亮,說要帶著它去見劉備,說不定能當個小校;楊小強則纏著張飛,讓他教自己耍丈八蛇矛,還說要學“燕人張翼德在此”的吼聲;女生們則幫著甘夫人和糜夫人收拾行裝,把剩下的干糧、水和草藥打包裝好,徐麗芳還特意把那幾壇貼了“有毒勿飲”標簽的酒帶上,說“說不定路上能當個擋箭牌”。
夜里,趙小云和陳剛坐在古城的城樓上,看著滿天繁星。城墻下傳來士兵巡邏的腳步聲,還有遠處隱約的犬吠。趙小云翻開《三國演義》,下一章是“小霸王怒斬于吉”,講的是孫策在江東平定叛亂,卻因為斬殺道士于吉而遭報應的故事。
“咱們要去汝南了。”趙小云輕聲說,聲音被風吹得有些散,“離劉備越來越近了?!?/p>
陳剛點點頭,啃著張飛賞的肉干,含糊不清地說:“等見到劉備,咱們就告訴他,咱們是從未來來的,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他要是信了,說不定能讓咱們當個謀士,比在這古城劈柴挑水強?!?/p>
趙小云笑了:“就憑咱們?連字都認不全,還當謀士?”
“怎么不能?”陳剛拍了拍他的肩膀,肉干的油蹭了趙小云一身,“咱們知道赤壁之戰,知道諸葛亮借東風,知道三分天下……這些都是別人不知道的秘密,這就是最大的本事!”
是啊,他們知道未來。知道哪些人是忠臣,哪些人是奸臣;知道哪些仗能打,哪些仗不能打;知道誰能輔佐劉備興復漢室,誰會成為絆腳石。這些來自未來的記憶,或許就是他們能在這個亂世立足的最大資本。
天快亮時,關羽和張飛帶著五千兵馬,與趙小云他們一起,踏上了前往汝南的路。古城的城門在身后緩緩關上,發出沉重的“嘎吱”聲,像一個時代的落幕。趙小云回頭望了一眼,城樓上的“漢”字旗還在風中飄揚,守城門的士兵朝他們揮手告別。
前路依舊漫長,趙小云知道,汝南之行不會一帆風順,劉備在汝南的處境也未必安穩,甚至可能會遭遇曹操的大軍。但他心里卻充滿了希望,比在許昌時、在黃河渡口時都要堅定。因為他知道,只要他們十三人在一起,跟著關羽、張飛這樣的英雄,就沒有什么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陽光灑在官道上,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趙小云握緊了懷里的《三國演義》,仿佛握住了一把鑰匙,能打開未來的門。他看了看身邊的同學——陳剛扛著棗木矛,楊小強學著張飛的樣子吼山歌,李小美牽著劉小愛的手,黃敏低頭補著鞋子……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卻又充滿了期待。
一段新的旅程開始了,屬于他們的三國傳奇,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