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顧臨淵都蹲在蘇三金這塊連種子都收不回本的麥地里。蘇三金在他找上門來的時候,很干脆地大手一揮讓他隨便折騰。
這會兒顧臨淵正給每畝麥地掛牌。黃繩標記分蘗不足,紅繩圈定灌漿缺陷,綠繩則是重點施肥對象。麻繩捆著竹片垂在地頭插著的竹竿上,風一吹活像招魂幡,驚得早起的李茂才差點把盛滿野菜粥的粗瓷碗扣在門檻上。
“顧秀才改行當仵作了?“王嬸挎著野菜籃子打趣,籃底藏著特意留的槐花餅。她今早親眼見這病秧子把麥穗掰開,用小銀勺刮漿液嘗味道——那架勢倒比城里的坐堂大夫還講究。
“王嬸兒,你那塊地我昨夜看過了,回頭就給你把肥配上。”顧臨淵頭也不抬地回道,手上不停地往竹簡上刻符——東南角灌漿不足,缺磷;西北坡第七畝葉脈泛黃,缺鉀......
蘇小滿貓著腰偷學,正用麥稈蘸泥水往石板上畫鬼畫符,湊趣念道:“此乃天字甲號麥,需澆童子尿三斤!“
“胡鬧!“蘇老耕習慣性皺眉,一年到頭忙不完的農事生生把這個本該35歲的青年熬成半個老頭子。粗大的手指抬著煙桿輕輕敲在小閨女頭頂,眼睛卻黏在顧臨淵的測產竹尺上。那尺子用紫竹削成,刻度間嵌著曬干的菌絲,被晨露浸得泛起詭異藍光。煙鍋里的火星子突然爆響——他驚奇地發現顧臨淵正在丈量的那壟麥子,穗頭竟比別處長了半寸。
李茂才蹲在酸棗樹上冷笑。他數了三日,顧臨淵給蘇三金地里插了八十四根竹簽,測了二百五十七株分蘗數,還偷摸在王寡婦曬醬的陶罐里養綠毛菌。昨夜更離譜,這病秧子整夜不睡,一直圍著堆滿院子的菌肥缸轉悠,星光灑在他月白色的長袍上,活脫脫跳大神的。
“裝神弄鬼。“李茂才啐了口唾沫,破舊的草鞋碾碎田埂邊的野豌豆。他惱恨地盯著顧臨淵,王寡婦剛塞給那病秧子的槐花糕還冒著熱氣,油紙包上沾著星點艾草碎——他分明瞧見那寡婦今早特地去后山采的鮮嫩芽尖。
“憑甚...“他后槽牙咬得生疼,掌心舊疤在烈日下泛著紫紅。同樣是沒了父母家人,顧臨淵能捧著百家飯養出細皮嫩肉,自己八歲起就給人當牛倌,被蠻牛頂出的肋排傷至今陰雨天還作痛。最恨那年冬至,他蜷在漏風的牛棚發高熱,隱約聽見老里正跟蘇老耕嘀咕:“顧家小子發熱,各家輪著送姜湯去。“
......
又一天,日頭毒得能煎蛋,顧臨淵卻在蘇三金的麥田里擺起“龍門陣“。二十四個陶碗倒扣成八卦陣,碗底壓著不同配比的菌肥餅,活像給土地爺上供。他正貓腰記錄第三組數據,后頸突然被曬蔫的野豌豆砸中。
“顧大哥又擺祭壇呢?“蘇小滿蹲在田埂啃著茅草根玩兒,白嫩的根莖滲出絲絲清甜。
顧臨淵扶額嘆氣時,瞥見王嬸拎著食盒穿過麥浪。她今天特意換了靛藍粗布裙,發髻間插著驅蟲的艾草,籃里槐花糕的甜香混著菌肥酸味,勾得人鼻腔發癢。
自打拿自家廚房當擺設的顧臨淵把從鎮上買的一斗米拎到王嬸家,她就自動擔起了投喂的活計。
“讀書人的胃是紙糊的?光吃墨汁不吃飯?“她掀開食盒,底層竟藏著冰鎮酸梅湯——用村口老井湃的,陶罐外還凝著水珠。顧臨淵嘿嘿笑著,咧著嘴猛灌兩口,被冰得太陽穴直跳。又見王寡婦掏出絹帕包著的鹽漬菌絲:“昨兒按你說的法子腌的,比醬黃瓜脆生!“
......
顧臨淵捏著第七份土壤樣本皺眉,“顧大哥,我的羅盤指北了!“最近老喜歡圍著他打轉的蘇小滿突然大叫。但見小丫頭手中的青銅司南瘋狂轉動,最終勺柄指向趙大生的鐵匠鋪。
倆人跟著羅盤走近,看到趙家那對名字叫大富、大貴的雙胞胎兄弟正掄錘敲打奇形工具。火星子濺到爐子外顧臨淵晾曬的菌肥餅上,竟燃起幽綠色火焰。
愛看熱鬧的村民們呼啦圍上來時,顧臨淵正若有所思地舀水滅火。菌肥焦糊味混著鐵水腥氣,熏得王嬸新漿洗的衣裳染了團墨綠云紋。她叉腰要罵,卻見顧臨淵從灰燼里扒拉出塊結晶:“硫磺析出量超標,得加些松木灰......“
“說人話!“剛下地回來的蘇三金和蘇大壯嬉笑著擠進人群。
“意思是——“顧臨淵把結晶往鐵砧上一拍,“用這硫磺配火藥,能把后山擋道的臥牛石炸成鋪路磚!“他余光瞥見蘇三金褲腿沾滿泥漿,“順帶給三哥炸個泡澡池子,省得您老在河溝里搓泥球。“
人群哄笑中,蘇三金更得意了,李茂才的臉卻比燒焦的菌肥還黑——都是“天煞孤星”,不知何時起顧臨淵突然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甚至追捧,憑什么自己還是不招人待見。沒有病秧子在村里墊底,他覺得自己的日子更難了。
大富、大貴擠開看熱鬧的人群,從皮圍裙里掏出把青銅尺子:“顧哥你看這個!“尺面用釘子鑿出十等分刻度,邊緣還帶可滑動的卡槽,“按你說的'標準計量'打的,量分蘗數保準不差毫厘!“
顧臨淵接過尺子往麥稈上一卡,發現卡槽里粘著半片麥殼:“這里要加個活動栓...“話沒說完,大貴又遞來個帶木柄的菌肥勺:“勺底鉆了七個眼,撒肥跟下雨似的均勻!“
“作妖哩!“李茂才突然拍翻旁邊的水桶,他手背不知何時起了片紅疹,“拿些破銅爛鐵糊弄人,當村里都是傻子?“他抓起把焦黑菌肥摔在地上,“前夜試撒半勺這玩意就燒了我家三壟蘿卜苗!“
老里正煙桿“梆“地敲在麻袋上,驚起團酸霧:“作死的猢猻!說好明日才分肥!“
王寡婦突然“咦“了聲,蹲身扒開曬在院中的碎菌肥。焦土里竟冒出針尖大的綠芽,在硫磺結晶映襯下像翡翠簪子。老里正煙桿一橫攔住要踩苗的李茂才:“幾天前這地還硬得能硌斷犁頭。“
顧臨淵捻起把菌肥搓了搓,硫磺顆粒在指間沙沙作響:“燒過的菌肥反倒更松更細膩。“他抬頭看向滿臉漲紅的李茂才,“明日我幫你補種,收成算你的,虧了算我的。“
“誰稀罕!“被突然關心的李茂才臉更紅了,他甩手要走,袖口卻被蘇小滿拽住。小丫頭不知從哪摸出塊碎布頭糊著他摔菌肥時蹭破的傷口:“茂才哥的手流血了...“
現實世界——
寫完本章最后一句的林小葵終于昏睡在鍵盤上,手指無意識敲出的亂碼化作細雨澆灌著異世界饑渴的麥田。還沒喝完的咖啡杯上蓋著《中國農史》合訂本,扉頁的貼紙上標注著:參考1993年《土壤學報》第4期P67,叢枝菌根菌數據。《明代華北農書考》《微生物菌肥制備工藝》《月相與農作物生長關系》的PDF文檔如走馬燈在電腦屏幕上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