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夜養榮齋燈火未熄,晏北在屋里坐了一夜,高安也在門外守了一夜。
天大亮時侍從們端來洗漱的熱水,高安才伸手接過,親自端進屋里。
晏北沉著臉坐在案后,他的面前,是一張婚書,還有一張和離書,兩張文書都磨出了毛邊,不知道過去曾被其主人翻看過多少遍。
另還有幾張破碎不堪的紙片,正是頭天夜里從火盆里翻出來的紙片。
不過在看到高安之后,這個曾經不羈的少年,還是很快褪去了臉上的陰沉之色,恢復了尋常。
三年奶爹生涯,到底將他的戾氣磨去了許多。
如今的他,是個收放自如的掌權王爺了。
“王爺,該洗洗了。”高安看了眼他下巴上冒出來的青茬。明明才二十二,花兒般的青年,熬夜后胡茬一冒,就老成了好幾歲。
晏北慢慢端起手邊的茶:“你說,她這祭文祭的是誰?”
這不廢話嘛!
雖說幾張雞蛋大小的紙片,只能看出來是祭文,并且語不成句,完全推測不出祭的具體對象。
會在給何家設祭的場合燒祭文,得是何家至親才合理吧?
可昨夜回來后,侍衛們也連夜去查過了,何家沒有姓王的親戚,更別說親友當中有王嬛這個人的影子。
高安是見慣了風浪的掌事太監,站了這一夜,這位王爺在想什么,他腦子很清白。
他這就是明知故問!
他一手拿著刮須刀,一手拿著帕子,走過來:“老奴記起來,當初何家這事兒鬧出來時,他們的兒媳婦柳氏關進了牢里,從而還帶出了永嘉郡主枉死的風聲。
“如果說永嘉郡主的死因當真有疑,那么杜家就很有問題了。
“而倘若杜家涉嫌謀殺了郡主,那么同樣死于那天夜里流匪的夫人,也可以說是死在了杜家的手上。
“她祭的,只能是失散的小世子了。”
那種情境下,不會有人認為一個嬰兒還能活下來的。
阿籬要是死了,杜家可不就是兇手?
刮干凈了下巴之后,他停了停手,緩聲道:“京城之中,見過永嘉郡主的人少之又少,想必王爺也是?!?/p>
換句話說,沒有人能夠判斷,永嘉郡主不會長著王嬛那副模樣。
而如果王嬛就是永嘉郡主,那她出現在杜家的局中,而且還在火盆里燒祭文,就顯得合理了。
果然,晏北也頓了頓,看了他一眼。
隨后他又頭靠在椅背上,輕闔了眼:“我聽說那永嘉郡主文武雙全,她若活著,理應報仇。也定然有那個本事報仇。
“端王府出事后,皇城司使之職就落在了杜明煥手上。從這點來說,杜家手上不干凈也說得過去。
“可是——杜家為奪權,要殺也該是殺端王,殺永嘉作甚?憑當時杜家的地位職權,他還沒那個能耐染指端王的死。
“何況,當年我去現場看過。
“我已跟你說過,永嘉郡主死的地方,跟王嬛出事之處相差十余里。
“在她出事之處周圍,除了那架馬車和一對奴仆,再也沒有別的人。
“十里路,可不是個短距離?!?/p>
這相當于整個京城從最東到最西,近兩倍的路程了。
如果王嬛就是永嘉郡主,難道不應該是從嬤嬤和丫鬟死的時候就意識到危險了嗎?
永嘉從小獨自生活在外,跟隨名師習藝,按說是有見地的,那她為何明知有險,還要冒險往前奔走十余里去送死?
再者,眾人皆說永嘉郡主一直把她的孩子帶在自己手上,按道理也該是母子形影不離,那么阿籬怎么會出現在馬車附近沖出來的流匪手上?
就算以端王府的手腕造個假身份易如反掌,假設王嬛真是永嘉郡主,那為什么她身邊只有一架馬車?
其余扈從呢?
為什么離開自己返回京城了,還攜帶著在外穿過的尋常的衣裳?
晏北縱然腦子里設想過無數種可能,但是,他眼見的這些,也都是難以解釋的事實。
“也是,”高安沉息,接著為他輕刮著剩余的胡茬,“要查探真相,就不能靠臆測。”
萬一猜錯了呢?
得憑邏輯,憑證據。
“讓他們多貼些告示,城里城外都貼。實在不行,挨家挨戶地查訪,也不是不行。”
晏北拿起濕帕把臉擦了擦,然后看著鏡子里的臉,倒是也還周正。
皮子是沒三年前嫩了,但是少曬太陽了,也沒那么黑了。
前兩年體格定了型,隨后身上肌肉也長上來了,如今的胸膛,比起成親那會兒可是更厚實了,料是她見了也會移不開眼。
等找到了她,他總得好好展現一番,讓她后悔,當初拋夫棄子,如今面對這樣成熟偉岸的男人,可惜她卻是看得著吃不著了。
哼哼。
他將手里的紙,慢慢而穩重地夾入卷中,是堅決不肯讓高安有機會看出來一絲絲心里的想法的。
高安拿帕子擦著刮須刀,疑惑問:“王爺何不干脆貼個畫像出去?”
“到底是阿籬的生母,怎好對外拋頭露面?”
晏北除袍換衫,對著鏡子鼓了鼓胸肌,腰肌,然后才把衣裳套上。“而且這樣也容易打草驚蛇,不是嗎?”
高安深以為然,送上外袍。
那天夜里,晏北在河邊尋人無果,隨后侍衛就送來了宮變的消息,先帝駕崩,而后端王又在宮中死去,原本與端王一內一外主持大局的沈太后獨攬大權。
晏北意識到朝中形勢不對,便果斷離開現場,手持圣旨入京,以先帝欽命輔政大臣的身份入駐朝堂。
隨后連夜接手樞密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壓住了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
又火速派出自己的親信侍衛去迎接殘息尚存的二皇子歸京。
奉旨接管樞密院,同時又有兵權在手的他,這連番的舉措頓時令沈太后也不得不把已經推到了朝臣面前來的、年僅三歲的四皇子又按頭坐了回去。
倘若晏北再遲來些許,那么他如今該奉旨輔佐的就是四皇子,而沈家則成了當仁不讓的第一權臣。
而二皇子就算在京外那場意外里不死,后來也一定會被上位了的沈家殺死。
(30號上架,求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