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我死死抓住車窗邊緣,指甲陷入木框。身后遠處隱約傳來馬蹄聲和喊叫聲,時近時遠。李伯不斷揮鞭催馬,額頭上布滿汗珠。
“姑娘坐穩了!“他回頭喊道,“前面要過河!“
話音剛落,馬車猛地一傾,我整個人被甩到車廂另一側。窗外傳來湍急的水聲,車輪似乎涉入了淺灘,水花濺進車內,打濕了我的裙擺。
“甩掉他們了嗎?“我顫抖著問。
李伯沒有回答,全神貫注地駕馭著受驚的馬匹。直到馬車沖上對岸,駛入一片密林,他才稍稍放松韁繩:“暫時安全了,但還得趕一程。“
我癱坐在車廂里,手中仍緊攥著胤禟留下的那封信。月光透過車簾縫隙灑落,我忍不住拆開火漆,就著微弱的光線閱讀:
“雨晴:
若你讀此信,說明我們已失散。李伯會帶你至蘇州,尋'永昌號'東家程淮,他是我至交,可托生死。將玉佩交他,自會明白。
江南產業皆可調用,但切記勿打探京城消息,免招禍端。
異星七月再現,欽天監密報,與你來時天象同,或為歸途之機。
珍重,待重逢。
胤禟“
信紙從我指間滑落。異星再現?與我穿越時相同的天象?這是否意味著我有機會回到現代?但“七月“——那已經是三個月后了...
更讓我心頭發緊的是那句“勿打探京城消息“。胤禟現在怎么樣了?是否安全逃脫?還是已經被...
我不敢往下想。
接下來的路程仿佛一場漫長的噩夢。為避開官道,我們晝伏夜出,繞行山路。李伯謹慎地更換了幾次馬車,我也改扮成農家婦人模樣。每經過一處城鎮,都能看到城門口張貼的海捕文書——上面雖無畫像,但“年約二八,貌美膚白,疑似江南口音“的描述分明是針對我。
一個月后,我們終于抵達蘇州。與京城莊嚴大氣的風格不同,這座水鄉城市充滿了靈動氣息。小橋流水,白墻黛瓦,處處可見撐著油紙傘的行人。若在平時,我一定會被這美景吸引,但此刻,我只想盡快找到那個能庇護我的人。
“永昌號“是家規模不小的綢緞莊,位于閶門外最繁華的街市。李伯將我安置在對面的茶樓里,獨自前去接頭。透過窗戶,我看到他與柜臺后的中年男子交談片刻,然后出示了那枚翡翠玉佩。
那男子——想必就是程淮——見到玉佩后臉色驟變,立即命伙計關上店門。片刻后,李伯回來帶我。
“姑娘,這位是程東家。“李伯介紹道,“老奴就送到這兒了,還得趕回莊子。“
我感激地握住老人粗糙的手:“多謝李伯一路照顧。“
“姑娘保重。“他行了一禮,又對程淮道,“九爺交代,務必護姑娘周全。“
程淮鄭重地點頭:“放心。“
等李伯離開,程淮仔細打量我,目光銳利卻不失禮數:“姑娘如何稱呼?“
“姜雨晴。“我下意識說出真名,隨即懊悔不已——胤禟的信中明明寫了“佟佳雨晴“。
出乎意料,程淮并未質疑,只是微微頷首:“姜姑娘,請隨我來。“
他帶我穿過店鋪后門,來到一處精巧的院落。假山池塘,回廊曲折,典型的蘇州園林風格,卻又不顯奢華。
“這是寒舍后園。“程淮引我進入一間臨水的閣樓,“姑娘暫且住下,缺什么只管吩咐丫鬟。“
“程東家...“我猶豫著開口,“九爺他...“
“九爺吉人天相,必能逢兇化吉。“他打斷我,語氣堅定,“姑娘且安心住下,靜候消息。“
我還想追問,但看到他眼中的警告意味,只好咽下滿腹疑問。程淮喚來一名叫碧荷的丫鬟伺候我梳洗,又命人準備飯菜,安排得周到妥帖。
沐浴更衣后,我站在閣樓的窗前,望著池塘里游動的錦鯉發呆。從故宮穿越到現在,不過短短幾個月,卻恍如隔世。如今胤禟生死未卜,我孤身一人在這陌生的時代、陌生的城市...
“姑娘,程爺請您去書房。“碧荷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
程淮的書房堆滿了賬冊和貨樣,墻上掛著幾幅精細的地圖。見我進來,他放下手中的算盤:“姜姑娘,有些事需與您商議。“
他請我坐下,親自斟了杯茶:“九爺在信中提到'異星再現',姑娘可知其中含義?“
我斟酌著回答:“我...我來時正值天象異常,或許與此有關。“
“欽天監測得七月十五將有異星過境,與三月初三那次如出一轍。“程淮壓低聲音,“九爺猜測,這或許是姑娘回歸故里的契機。“
我的心猛地一跳:“他...九爺還說什么了?“
“只囑咐我屆時護送姑娘至靈巖山頂,那里是觀測最佳處。“程淮頓了頓,“但離七月尚有三月余,姑娘需在蘇州安頓下來。“
“我明白。“我點頭,“只是...官府可能在搜捕我。“
“此事不難。“程淮胸有成竹,“蘇州知府是我故交,海捕文書到不了這里。姑娘只需換個身份——就說是我海外經商歸來的表侄女,因戰亂返鄉。“
“海外歸來?“
“正是。姑娘言談舉止與常人不同,正好解釋為異域長大。“程淮眼中閃過一絲精明,“況且蘇州商賈云集,海外歸來者不在少數,不會引人注目。“
就這樣,我成了“永昌號“程東家的表侄女,從南洋歸國的僑商之女。程淮為我準備了全套身份文牒,甚至連口音問題都想好了對策——就說母親是江南人,自幼學的是吳儂軟語。
幾天后,程淮提議我經營一家小茶肆:“姑娘既通異域點心制法,不如開間茶樓,既掩人耳目,又可貼補用度。“
我欣然同意。在現代,我曾夢想開一家咖啡館,如今開個茶肆也算圓夢。程淮在熱鬧的觀前街盤下一間鋪面,我負責設計和經營。
茶肆取名“忘歸樓“,取自“游人忘歸“之意。我將現代餐飲理念融入傳統茶肆——明亮的落地窗(用最通透的琉璃),舒適的座椅(改良版的太師椅),還有我親自設計的菜單:除了傳統茶點,還加入了改良版的蛋糕、餅干等西點,很快成為蘇州城中的新奇去處。
開業一個月后,“忘歸樓“已經小有名氣。程淮派來的伙計阿福機靈能干,幫我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則戴著面紗在柜臺后算賬,偶爾親自接待貴客,聽聽市井傳聞。
但每當夜深人靜,我都會取出胤禟的信反復閱讀,輕撫那枚翡翠玉佩。蘇州與京城相隔千里,音信全無。我不知道他是生是死,是否已經回到京城,還是仍在逃亡...
六月初的一個雨夜,我正伏案設計新的點心配方,突然聽到樓下傳來敲門聲。這么晚了,會是誰?
“誰啊?“我警惕地問,手已經摸上了枕下的匕首——那是胤禟留給我的另一件防身之物。
“姜姑娘,是我。“程淮的聲音。
我連忙下樓開門。程淮渾身濕透,臉色異常凝重:“姑娘,有消息了。“
我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九爺?“
“進屋說。“
關好門窗,程淮從懷中取出一封密信:“京城來的。九爺...還活著。“
我雙腿一軟,幾乎站立不住,趕緊扶住桌子:“然后呢?“
“四阿哥向皇上告發九爺私藏'妖女',意圖不軌。幸好八爺從中周旋,加上九爺堅稱姑娘只是普通閨秀,是四爺誤會了,這才免于重罰。“程淮低聲道,“但九爺仍被罰閉門思過三月,不得出府。“
我松了口氣,至少他還活著,沒有被圈禁...“那他現在...“
“仍在京城,但處境艱難。“程淮嘆了口氣,“八爺黨近來屢遭打壓,太子復立后更加...“
“太子復立?“我驚訝地打斷他,“什么時候的事?“
“上月的事。姑娘不知?“
我搖搖頭,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歷史上康熙確實曾復立太子,但具體時間我記不清了。這意味著九龍奪嫡進入了新階段,胤禟的處境比想象中更危險。
“程東家,九爺有沒有...提到我?“我小聲問。
程淮的表情微妙地變化了一下:“信中說,讓姑娘安心等待七月之約,切勿涉險。“他頓了頓,“還有...他說'玉佩為證,誓不相負'。“
我的眼眶瞬間濕潤。那塊玉佩此刻正貼在我心口,微微發燙。
“我明白了。“我強忍淚水,“請程東家轉告...不,還是不要傳信了,免得連累他。“
程淮贊許地點頭:“姑娘明理。眼下最要緊的是平安度過這一個月,待到七月十五,我親自護送姑娘上靈巖山。“
他告辭后,我輾轉難眠,索性起身來到窗前。雨已經停了,月光灑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泛著幽幽的光。不知此刻的京城,胤禟是否也在望著同一輪月亮?
第二天,“忘歸樓“照常營業。我強打精神在柜臺后算賬,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掌柜的,來壺龍井。“
我猛地抬頭,看見一個身著官服的男子站在柜臺前。他約莫四十出頭,面容儒雅,卻讓我渾身發冷——這人我見過,在康熙的御花園里,他是禮部的某位官員!
“大人稍等。“我低頭掩飾慌亂,示意阿福上茶。
那官員卻盯著我不放:“姑娘看著面善,可是姓佟佳?“
我的心跳幾乎停滯:“大人認錯人了,民女姓姜,剛從南洋歸來。“
“是嗎?“他意味深長地笑了,“那定是老夫眼拙。只是姑娘與京城一位佟佳小姐實在相似,連耳上的翠玉墜都一模一樣。“
我下意識摸向耳墜——那是胤禟送我的生辰禮!這人分明認出我了!
“大人說笑了。“我強作鎮定,“這等尋常首飾,相似的多了。“
他不再多言,接過阿福遞上的茶,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卻不時用余光瞟向我。我如坐針氈,借口內急躲進后院,立刻派小廝去請程淮。
一個時辰后,程淮匆匆趕來時,那官員已經離開。聽我描述后,程淮臉色大變:“可是姓張?禮部侍郎張廷玉?“
“好像是...他認識我,還提到佟佳氏...“
“麻煩了。“程淮眉頭緊鎖,“張廷玉是四阿哥的心腹,此番來蘇州巡查科舉,竟認出姑娘...恐怕...“
“我該怎么辦?“我聲音發顫。
“暫時閉店,姑娘隨我回宅子避避。“程淮當機立斷,“若張廷玉真起了疑心,必會派人監視。“
我們剛要從后門離開,阿福突然沖進來:“東家!姑娘!前門來了幾個官差,說要查戶籍!“
程淮一把拉住我:“走后院!快!“
我們剛沖出后院小門,就聽見前門被撞開的聲音。程淮帶我鉆進錯綜復雜的小巷,七拐八繞,最終躲進一間不起眼的柴房。
“姑娘在此稍候,我去探探風聲。“程淮塞給我一把匕首,“若我半個時辰未歸,你就按上次說的路線自行去安全屋。“
我蜷縮在陰暗的柴房里,心跳如雷。張廷玉的出現徹底打亂了計劃,現在離七月十五還有近一個月,我卻要再次開始逃亡...
柴房外突然傳來腳步聲,我握緊匕首,屏住呼吸。
“姜姑娘,是我。“
程淮的聲音。我松了口氣,正要開門,卻突然停住——不對勁,程淮從來都叫我“姜姑娘“,而不是“姜姑娘“這么生疏的稱呼!
從門縫中望去,我驚恐地發現站在門外的根本不是程淮,而是一個陌生男子,身后還跟著兩名衙役!
“搜!那丫頭肯定在里面!“假程淮撕下偽裝,厲聲喝道。
我后退幾步,發現柴房另有小窗,連忙爬出,跌跌撞撞地沖進巷子深處。身后傳來追兵的喊叫聲,我拼命奔跑,卻不知該去向何方。
轉過一個拐角,我猛然撞進一個人懷里。抬頭一看,竟是真正的程淮!
“噓!“他捂住我的嘴,拉著我閃進一旁的暗門,“姑娘沒事吧?“
我驚魂未定地搖頭:“外面...那些人...“
“張廷玉的爪牙。“程淮臉色陰沉,“他們已經控制了'永昌號'和我的宅邸。幸好我在衙門有眼線,提前得到消息。“
“我們現在去哪?“
“出城。“程淮遞給我一套粗布衣裳,“扮作我的丫鬟。蘇州不能待了,我們提前上靈巖山。“
“可是離七月十五還有...“
“顧不得了。“程淮打斷我,“張廷玉既已起疑,掘地三尺也會找到你。靈巖山上有座道觀,觀主是我舊交,可暫避一時。“
我換上衣裳,將玉佩和信件貼身藏好。胤禟,你在哪里?我心中無聲地呼喚。按照歷史,你現在應該還在閉門思過,不可能來救我...
“姑娘準備好了嗎?“程淮低聲問。
我深吸一口氣,點點頭。無論如何,我必須堅持到七月十五,那可能是我回到現代的唯一機會——也可能是再次見到胤禟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