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湘一今年已經七十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尤其是男人。
近來,他常常感覺到憊懶,連日常的做飯洗衣都吃力。去醫院體檢,也沒什么大毛病,都是些陪了他幾十年的老毛病。但他就是不想動,不想吃飯,不想說話,連電視都懶得開、手機也不想看。就這樣一日一日枯坐著。
醫院的大夫沉吟了一會,對他說:“也許不是器質性的病,是情緒不好。老先生,既然您獨居,要不您考慮一下去養老院?”
林湘一心里挺排斥養老院的,在他固有的觀念里,只有無兒無女無老伴兒的孤寡老人,或者失能失智老人,才會去住養老院。他還算健康,而且有兒子。
可是兒子林凜在加拿大定居,正是四十多歲建功立業的年紀,好幾年都沒回國了。雖然偶爾通個電話,也只能算聊勝于無。
從醫院出來,他默默的沿著雨林谷的主街走著,神使鬼差的,來到了附近養老院的圍墻外面。
他有點好奇地透過銹跡斑斑的鐵欄桿向里面張望,只見院子里秋景怡人,一圈低矮的花樹烘云托月般圍繞著一幢米黃色的五層小樓,看著條件還不錯。只是一個人影也不見。他瞇著眼,仔細打量那樓房,突然有些心驚,那一扇扇淺綠色框的玻璃窗里,映出來一張張老人的臉。
他們如饑似渴地望著窗外,好像是等待著不會出現的奇跡一般。有的老人似乎在向他微笑。
“看來住進去也一樣孤寂,他們好像并不開心。”林湘一心里想。
都說年紀越大,心態就會越平和,那么老人家應該有更加愉快的體驗吧。可是身邊接觸到的老年人,或病或痛或貧,有些還在繼續為后輩操勞,健康、富足、快樂的老人難得一見。
他慢慢地轉過身來,看著剛剛走過來的這條路。
秋意漸深,街邊楊樹葉子都變成金黃色了,一陣風撲面吹來,有些葉子飄落下來。
除了短短的外出求學的數年,他的一生都是在雨林谷度過的,這條路,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了。可是此時此刻,當他老態龍鐘的站在路邊,望著這條從蹣跚學步就走慣了的路,突然胸口像挨了重重的一拳,彷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萬千回憶,齊涌心頭。
他這些年一直在逃避什么?如今他即將走到人生的終點,忽然明白正是那短短的外出求學數年,才是他一生最珍貴的時光。
已經太遲了,來不及再看一眼、再說一句話。曾經的歡樂和傷痛,愛過的人,被愛過的記憶,對于別人而言平淡無味,對于自己卻銘心刻骨的青春……如潮水般洶涌而來,將他衰朽的身軀,無情淹沒。
他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很久很久都沒有挪動。
等閑年光有限身,回首往事已成塵。
難道就這樣過去了嗎,這一生?
他感覺眼睛有些酸楚,卻沒有一滴眼淚。人老了連眼淚都沒有了嗎?盡管平日里兩個眼角總是擦都擦不干。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