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播放結束的那一秒,林知夏渾身冰冷。
她坐在酒店床邊,屏幕上仍停留在那個女孩離開的背影。
她放大畫面,再次確認編號——H2502。數據庫里對2502的記錄早就被標記為“死亡”,但現在,那個女孩還活著。
林知夏立刻打開郵箱,試圖追蹤視頻來源。發送方是一次性匿名賬戶,根本無從查起。她幾乎可以肯定,011不是發件人——她們早在昨夜分道揚鑣,011說得清楚:“之后我不再聯系你,我的任務完成了。”
“那是誰?”
她低聲喃喃,指尖輕輕摩挲著下巴。發送這段視頻的目的,不是威脅,也不是挑釁,而像是在告訴她:“002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她深吸一口氣,點開本地備份,將U盤內數據、名單、編號、對應人物資料全部整理歸檔,上傳至三個不同的匿名云盤,并設定延時發送備份。她知道,這一局她贏得太快,對方不可能不反撲。
林知夏不是戰士。但她懂得,走到今天,她已經不能退。
臨近中午,沈硯打來電話。
“文件我收到了。幾個朋友正在追蹤源頭,初步判斷,確實已經引發部分注意。”
“你說的‘注意’,是官方,還是……?”
“都有。”沈硯頓了頓,“不過我建議你,先回學校。”
“回學校?”林知夏皺眉。
“你已經做得夠多了,名單是公開武器,但不是戰場。留在明處只會變成靶子。”
她沉默幾秒,聲音低下來:“我不能就這樣走。”
“你不是走,你是在保存自己。”沈硯的聲音一如既往溫和,“知夏,這事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了。現在曝光已成事實,你唯一能做的,是繼續活著。”
她垂下眼簾。
片刻后,她點頭:“我知道了。我明天下午的高鐵。”
沈硯“嗯”了一聲,像是松了口氣。
“還有一件事。”她頓住,“那段視頻里,H2502……我想查她的下落。”
“我會找。”
三日后,金桐鎮。
林知夏背著書包,站在中學門口,陽光灑在肩上,她忽然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校門、保安、課間嬉笑的同學、晾在教學樓欄桿上的彩色毛巾,一切都熟悉得不真實。她仿佛只是請了兩天假,出去旅行了一圈,而不是探訪了一場跨越十年的人格試驗。
她一步步走進校門,走廊盡頭傳來同班同學的聲音:“林知夏她回來了!”
一堆人跑過來圍住她。
“林知夏,你怎么瘦了?”
“你去哪兒了啊?教導主任點你名點了半天。”
“那個誰誰誰都說你是被選中參加什么奧賽集訓了,真的假的?”
她微笑,搖頭:“出了一點事,解決完了。”
沒有人再追問細節,畢竟在高中生的世界里,只要你還活著、還回來上課,就什么都沒發生過。
她坐回熟悉的靠窗位置。教室的燈一如既往有些刺眼,黑板被擦得有些斑駁,講臺上的英語老師正翻著卷子頭也不抬:“林知夏,補交作業,周五默寫補做。”
“好。”
她低頭,從書包里抽出一本筆記本,熟練地翻開空白頁。
前排的女生轉過頭,小聲問她:“你真沒事吧?”
林知夏停了一下,輕輕點頭:“沒事了。”
她不是在撒謊。
不是沒事,而是——事情正在往“有人在做事”的方向推進。
晚上十點,媽媽熄掉了燈。
她悄悄在被窩里翻出手機,屏幕亮起時,她的心也跟著跳了一下。
沈硯發來一段消息:
【002號確認為實驗重點樣本,原判定死亡。實為心理功能評估失敗后遣返。身份更換,現居重慶。】
她幾乎是立刻回撥電話。
電話接起后,沈硯壓低聲音:“還醒著?”
“你說她在重慶?”林知夏急切問。
“是,現用名‘趙靈兒’,已被一所藝術學校錄取,今年剛滿十八。”
“她安全嗎?”
“目前狀態良好。但她拒絕聯系任何相關人員,懷疑有創傷性記憶阻斷。”
林知夏怔住。她知道那意味著什么。
一部分實驗樣本,為了“清除不良記憶”,被實施過“情緒重構計劃”。這是她母親日記里最忌諱的部分,因為成功率極低,一旦失敗,那些人會喪失自我判斷力,終生情緒紊亂。
她深吸一口氣,低聲道:“我想見她。”
“你是活人里,最不該見她的人。”沈硯的話一語中的,“你的存在,會喚醒她殘存的識別能力。如果她現在能生活、能學習,那是她最后的自由。”
林知夏咬住嘴唇。
沈硯又說:“你已經救了她。不要再打擾她逃出來的那段人生。”
“……好。”她最終低聲說,“我不見她。”
沈硯沒再勸,只輕聲道:“早點睡,別熬夜了。”
電話掛斷,林知夏盯著屏幕,久久沒有動。
她忽然明白,所謂“拯救”,不是非要親手去拉起誰。而是讓他們有不被打擾地活下去的可能。
第二周。
那份名單在多個網站被轉載。
雖然多數很快被刪除,但還是被部分公共賬號截圖保存,幾位匿名記者開始追問項目背景,“深衡實驗室”“恒安中心”“特殊教育資源傾斜項目”等詞條相繼登上輿情平臺。
但真正爆點,是有網友扒出“王海源”曾參與國家青少年心理健康示范基地的早期評估。他的公開演講視頻迅速傳播開來,畫面中他坐在燈光下,笑得溫和,言辭篤定:“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健康的情緒基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彈幕炸了:“這人居然是監督員?”
“看這個笑,我有點毛骨悚然。”
“他監控孩子的情緒?他是實驗者?!”
多方勢力開始介入調查,教育系統也悄然發布通知:“暫停青少年情緒模型仿真項目試點工作。”
輿論雖然被壓制,但林知夏知道,已經回不去了。
那盤棋已經落子。
某個午后,林知夏在學校圖書館翻資料,耳邊聽見幾個低年級女生聊天。
“我聽說那個心理實驗是真的誒,暗網上還有名單。”
“真的假的?我爸還說那是都市傳說呢。”
“說有個女生逃出來了,還揭露了一切。”
“誰啊?”
“名字不記得了,好像是……什么‘011’?”
林知夏合上書本,望向窗外。
陽光透過玻璃,照在她的手背上,一片溫暖。
當天晚上,她收到了一個新郵件,發件人依舊匿名。
只有一句話:
【你不見2502沒關系。還有003、007、016……他們,都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