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生辰的清晨,我又一次從混沌中醒來。
過去一年的記憶如同被水洗去的墨跡,只剩下模糊的輪廓。我驚恐地翻看枕邊的日記——這是八歲起養成的習慣,為了對抗這種每年一次的記憶流失。上面寫著大哥二哥相繼成婚,成婚后的大哥對我相對疏遠,二哥一如既往,三哥拒絕了所有的相親姑娘。
“雨晴小姐,二公子等您去馬場呢。“丫鬟忽然在門外喚道。
我匆匆穿好騎裝,翻閱最新一頁日記:「修遠二哥答應教我騎馬,切記他討厭遲到。」
馬場上,二十多歲的寧修遠英姿勃發,正不耐煩地踱步。
“慢死了!“見我跑來,他一把將我托上馬背,“今天必須學會小跑,不然別想吃午飯!“
兩個時辰后,我渾身酸痛卻終于掌握了基本騎術。寧修遠難得露出贊許的笑容:“不錯嘛,小丫頭有點天分。“
回府路上,我們遇到一群慌亂的仆人。
“怎么回事?“寧修遠攔住一個丫鬟。
“廚娘李嬸的兒子高熱不退,胡言亂語,怕是...“
我心頭一跳,突然脫口而出:“用柴胡、黃芩、半夏煎服,再加石膏退熱!“
所有人都愣住了。我這才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這些中藥知識從何而來?
寧修遠若有所思地看我一眼,竟真的吩咐照做。兩天后,李嬸跪在我院前磕頭,說她兒子熱退了。
“小妹,你從哪學的醫術?“寧修遠倚在我房門上問。
我絞盡腦汁也想不起緣由,只能搖頭。他嘆了口氣,揉亂我的頭發:“你身上謎團真多。“
那晚,我偷聽到寧修謹與父親的對話:
“父親,我查了古籍,雨晴被發現那日恰逢天狗食月,民間傳說這種時候...“
“你是想說她非人?“寧遠征聲音低沉,“她只是個有異稟的孩子。“
“可她每年生辰前后都像變了個人!我詢問過丫鬟,她連生活習慣都會突然改變...“
我悄悄退開,心亂如麻。原來不只記憶,我的行為也會“重置“?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
中秋節,寧修恒帶我去逛燈會。十九歲的他已是京城有名的才子,引來不少姑娘含情脈脈的目光。
“三哥哥,那個姐姐一直在看你。“我指著一位粉衣少女。
寧修恒笑著捏我的臉:“小丫頭懂什么?走,三哥給你買糖人。“
回府路上,人群突然騷動。一匹受驚的馬沖向我們,寧修恒護著我躲避時被人群沖散。我跌倒在地,眼看馬蹄就要踏下——
一道黑影閃過,馬兒嘶鳴著被拽住韁繩。一個戴銀色面具的男子穩穩控住了驚馬。
“沒事吧?“他伸手拉我。
我抬頭,對上面具后一雙如寒星般的眼睛。不知為何,心跳突然加速,仿佛在哪里見過。
“多謝九王爺相救。“趕來的寧修恒連忙道謝。
“舉手之勞。“九王爺淡淡說完,轉身消失在人群中。
“那是九王爺蕭景珩,“回去的路上寧修恒低聲解釋,“皇上最小的弟弟,因母妃出身低微而不受重視,但戰功赫赫。他常年戴面具,據說是因為...“
“因為什么?“我好奇的問。
“戰場留下的傷。“寧修恒搖頭,“別打聽這些。今天的事別告訴大哥,不然我再也不能帶你出門了。“
那晚,我在日記里詳細記錄了這次相遇,并在蕭景珩的名字旁畫了個小小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