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是高中最好最好的時光。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褪去了高一的懵懂,還沒到高三的緊張,高二的游刃有余與閑適是最讓人著迷的。
在最幸福的高二,有家人,友人,愛人陪著我。無論什么時候回想起來,都是我人生最圓滿的時刻。
夏天總是很熱,大家都脫了校服外套只穿一個T恤。周一到周五必須穿白色的,是學校規定。到了周末,可以穿不同的顏色,所以每個周末,班里都是百花齊放。
最難熬的是中午和傍晚,中午炎熱,晚上悶熱。老班看我們熱的無心學習,就用班費買來兩個大大的風扇,放在教室講臺的兩邊。有風扇的加持,教室涼快了不少,早中晚的值日生也在地上灑水帶走蒸籠般的空氣。
風扇的微風所到之處,書頁輕輕作響,吹著女生的鬢邊,吹著男生的短發。吹著鄭云州的白色T恤,鼓動的衣服吹進了我心里。
我的劉海也經常被擺頭過來的風扇吹動,我很喜歡這個場景。如果是電視劇,這就是青春最好的畫面吧。錯落鄰桌的少男少女伏案學習,風扇吹動他的衣擺她的發。
那個夏天很熱,熱到鄭云州早上拿到班里賣的水中午就已經不涼了。熱到鄭云州的水賣了一提又一提。熱到哪怕水不涼了買水的人還是一個又一個。熱到我和鄭云州的冰棍買了一天又一天。
那個夏天漫長又短暫,漫長的是夏天,短暫的是我們的感情,或者說是鄭云州對我的用心程度。因為高三那個夏天的他,已經沒有高二夏天的他對我那么關注了。
其實我能感受到,從高二夏天剛才一起的逐漸升溫,到高二冬天到達頂峰,在高三夏天逐漸降溫,我能清楚的了解到,男生的喜歡是從遞增到遞減。而女生的喜歡,尤其是慢熱的女生,是逐漸遞增。
這在現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當時的我并不能懂得且坦然接受。雖然當時不肯放棄的自己很傻,但是我也很佩服那個自己。那個肯據理力爭的自己,已經不見了。現在如果有人遞增到遞減的對我,我可以做到坦然接受,但是也會失去對感情的信心。
所以雖然當時的我有點傻,但是還是對感情很信任的,甚至覺得會是永遠。而我現在再也不信這個詞了。我想每個人懷念青春,也許懷念的不僅是當時的人和事,也是那個一往無前單純相信一切的自己吧。
我和鄭云州一起度過兩個夏天,高一的夏天我們一個學期沒有說話,自然不算。高二是我們最開心的一個夏天,高三是分別的夏天。
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我高三那個夏天的心情,后來聽到吳青峰的《起風了》,恍然發現,就是這種心情。這首歌是送給2018年畢業的所有人,可惜18年我忙著傷心,19年才聽到這首歌。但是我沒覺得晚,因為那時已經釋懷了,釋懷了再聽這首歌,只會覺得很豁達,懷念但可以往前走了。
后來19年還聽到了另兩首符合我心情的歌,叫《去年夏天》和《夏天的風》。這兩首歌甚至比《起風了》更符合我的心情,因為傷心的時候恰好是去年的夏天,因為恰好講的是離別與釋懷,因為恰好歌詞映我心,所以一度是我的年度最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