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詞,是感慨我多年的舊友。
本來已經不聯系好久了,十年靠上是有了。今年春天,和另外一個好友的見面,讓我們加上了聯系方式,也通了斷聯后的第一通電話。
斷聯的起因,在于我給他的一通電話。我們都是高中同學,他是班長,我是團書記;大學時期,我在嵩山路北,他在嵩山路南,隔三岔五的會聚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感情很濃又很純凈,他有喜歡的女生,我有喜歡的男生,他的感情之路很坎坷,我時常報以心疼的態度。
最后一次聯系,我為了班里聚會的事情,打過去電話。那個時候我倆均已結婚,電話那頭的他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語,比如“你是誰?”“你要干什么?”“嗯嗯嗯嗯嗯”,我不知道什么情況,只是一味的問他是不是被什么附體了,他說在包餃子,等下回電話。然后我等了一整天,都沒有等到他的電話。
于是發去信息詢問,沒得到任何回復。當時真的滿腦子問號,好像我倆做了什么對不起別人的事情,被抓包了一樣。于是摸不著頭腦的我,微博上po了一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的疑惑。然后收到的確實他微博的一句“有些人就是不能理”的回復。
當時確實生氣,氣到我退掉了班級的所有群,刪掉了他們的所有聯系方式。經彼此的好朋友詢問,原來是他的妻子不允許我們有聯系,這也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因為他妻子也是我高中時玩的要好的同學。
嗯,玩的要好的同學,她的一身才氣和清冷的外表,讓人一看就是乖乖女,她話很少,只和自己宿舍的人講幾句話,我是她的例外,因為我和她一樣,喜歡文學,雙子座的雙重人格,讓我擁有與人相處時的熱鬧以及自己獨處時的細膩。我倆喜歡的文字風格都出奇的一致,經常在QQ里分享有觸動的文章,想不到的是,我倆連喜歡的男生都是同一個。
我的感情外放,她的感情內斂,高中畢業才知道她喜歡的男生也是那個。她喝的爛醉,然后去表白,我得知后心里真的想讓她被接受,想讓他們在一起。只是那個男生,還是拒絕了她。大學,她在上海,我在鄭州,但是聯系還是很多的,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他開始頻繁的跑去上海,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終于追上了她。
大概是追的過程太辛苦,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我了解的不多,只是知道每次我去鄭州或者我們聚會,她都不參加,我一直以為是她不太喜歡這種社交,后面聊天才知道,她很在意他身邊的異性,大概是內心細膩敏感,又極度缺乏安全感吧。他知道她這樣,所以每次和我小聚,都沒有告訴過她。
之前是想不通,現在卻覺得他的愛,也稱不上唯命是從,卑微到土里。只是,在他倆的感情里,他選擇了偷懶。
對于談戀愛時監視一樣的方式,恐怖到他下班走出單位的那一刻,就要開始視頻,一直到家里不許掛掉,有一點異樣,就要開始生氣,這種戀愛狀態這么病態,他不會發現不了。
可是,他卻聽之任之,照單全做。在我看來,就是偷懶。
他一直執著于滿足對方的需求和任性要求,卻忘記了親密關系里的對等和溝通。
時隔那么多年,除了寒暄,習慣性的給我講“你們出來玩,也試著把她喊出來”,我就已經知道,他還是之前的他,做不到絕對的任由,又不愿去積極解決。
我說:“我們到了現在這個狀態,追求的就是做自己,不會為了誰和什么事,去刻意為難”。
我說的很誠懇,他大概聽到的只是排斥。
我不知道他身邊的朋友怎么評價,或者怎么和他以及他身后的夫妻關系相處,但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也只有他,會慣著她。
也感受到他的為難,以及想改變現狀的心。
我對好友說,這就是他在親密關系里偷懶的結果。
你先是自己,然后再去愛別人。
他是天蝎座,本身是那種個性鮮明,喜歡統籌的人。
最開始,他追的很辛苦,追到手了,不想讓她感受到你感情的變化,所以一直寵著,這無可厚非。但是他卻忘了,兩片不一樣的土壤,結出來的果是不一樣的,相處的過程中,你愛她,是有義務幫她修剪的。一方帶著刺的擁抱,都會刺痛對方。這次刺,不是要你去拔掉它,而是需要你長時間的愛和耐心,去磨平它。
而他,恰恰是逃掉了這個過程。
總是一味的迎合,說服自己,她愛我才這樣對我,才會看得緊緊的,即使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但是我能說服自己比起這些,我感到更幸福。
但是他可曾想過,雖然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但是人生漫漫長河,會有越來越多的事物占據我們的生活,這樣因為愛而做出的遷就讓步,總歸會讓人越來越負重。
我理解他的心理和處理方式,但是卻不認同,之前想不明白,現在明白,一味的忍受和遷就,也不是愛,只是習慣性在愛情里偷懶。
再聯系,我們已經過了人生的一半,看過了太多這樣旅程的風景,心境也會不一樣。
他在愛情里偷的懶,讓他不會在親密關系里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外化,于是,對我說出了那句“你們回家也喊喊她,把她哄出來。”
親密關系出現的問題,外化到旁人,就有些不禮貌了,何況還會講哄出來之類的話,我知道他本意不是捧高踩低,只是讓人很不舒服的點是,都這么久了,為什么還會認為我們是那種為了她能改變一下,愿意花費心思的人?這種行為,只存在純粹的青春期,誰現在還在為取悅別人過活呢?
兜兜轉轉,經歷了這么多,覺得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取悅自己。
誰讓我開心,舒服,我就愿意跟誰在一起。真正舒服的關系是,我自在,你快活,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也不會多想,樂在其中。
我們能變得不一樣,恰恰是愛人養的好。不是吃吃喝喝,而是遇到問題,我們會就事論事的溝通,直到達到某個契合點,然后儲存在彼此的觀念里。
愛人真的如養花,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引導。愛,可以讓她枝繁葉茂,引導,才會讓她大放異彩,卓然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