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佛布爾·圣多諾雷街上一棟蔚為壯觀的大樓是蘇文利畫廊的所在地,這里曾是一家典雅的18世紀的獨立旅店。前來赴約的收購者們從寬闊的大銅門進入庭院。徑直前行就是畫廊的主館,其左側是畫廊主人西蒙·德·蘇文利的辦公室,右側是他女兒后來增建的展館,當代藝術館。畫廊后方是一個精美的大花園,里面雕塑林立,大多是羅丹的作品。西蒙·德·蘇文利在這里有四十多年了。他的父親安東尼曾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之一,而他自己在畫廊開張之前是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繪畫和荷蘭藝術大師作品的學者。如今歐洲各地的博物館都來向他咨詢,私人收藏者對他頂禮膜拜,認識他的人則個個對他敬仰有加又常常滿懷敬畏。
西蒙·德·蘇文利的身形讓人肅然起敬,他個頭高大,身材魁梧,神情嚴肅,一雙黑眸可以穿透人的靈魂。西蒙沒有為自己的婚事著過急。年輕的時候,他忙于建立自己的事業,無暇花前月下,在四十歲那年才娶了一名美國收藏大家的女兒。他們的結合堪稱成功而恬美。瑪喬里·德·蘇文利從不直接干預畫廊的事務,畫廊在他們結婚之前就已經經營得紅紅火火的了。她對畫廊很感興趣,對丈夫展出的作品也十分欣賞。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對他做的每件事情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瑪喬里自己是畫家,不過總是羞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她創作的風景畫和肖像畫相當典雅,常常被當作禮物饋贈給朋友。實際上,西蒙對她的作品有好感,但從未看中過。西蒙在為畫廊做選擇時不講情面,在做決定時更是冷酷無情。他的意志如鋼鐵般堅定,思想如鉆石般鋒利,而且商業直覺敏銳,深深埋藏在他外表之下的是一顆善良的心。瑪喬里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并非人人都相信她。西蒙對自己的雇員公平以待,對客戶恪守誠信,在收購他覺得畫廊應該有的作品時毫不留情。有時候,得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得到一件特別的繪畫或雕塑作品,但他在得手之前從不會罷休。婚前他大概也是用同樣的方法追求自己妻子的。一旦擁有了她,他就把她當作珍藏——幾乎完全是屬于他自己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時候,他才會進行一些社交活動,在畫廊的一處側樓款待自己的客戶。
他們在結婚很久后決定要孩子。事實上,這是西蒙的主張。他們等了十年才生了一個孩子。在得知瑪喬里非常渴望有孩子后,西蒙終于做出了讓步,只是當瑪喬里生的是個女兒而不是兒子時,他稍微有些失落感。薩莎出生那年,西蒙五十歲,瑪喬里三十九歲。薩莎立刻成為她母親一生的摯愛。她們總是在一起。瑪喬里成天和女兒在一起歡笑、閑聊,一起在花園里玩耍。薩莎剛進學校上學的那些日子,她幾乎傷心得不能自已,但分離是必須的。薩莎是個漂亮而且惹人愛的孩子。她身上有趣地綜合了雙親的特征。既具有父親深邃的神情,又有母親輕靈的溫柔,長著一雙藍色的眼睛,猶如小天使一般,看起來像意大利油畫中的圣母瑪麗亞。薩莎的面容與她母親的一樣精致,頭發與父親的一樣烏黑,但與父母不同的是,她長得比較孱弱,比較瘦小。父親常常會善意地取笑她,說她看上去像個微型小孩。不過,薩莎的心智一點也不孱弱。她和父親一樣意志堅定,和母親一樣溫柔體貼,而且還很早就學會了父親的率直。在她四五歲時,西蒙認真注意起她來,而且從此以后對她說的都是藝術方面的事情。一有空,他就領著她在畫廊里徜徉,識別作品和畫家,向她展示藝術書本中他們的作品,期望她可以說出他們的名字,甚至可以一到了會寫字的年齡就能拼寫出來。對此,她非但沒有抗拒,反而全盤吸收,牢牢記住了父親告訴她的每一點知識。他以女兒為榮,而且更加疼愛自己的妻子,她在薩莎出生三年后患了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