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蟬鳴聒噪的夏季,王德華一家后山的森林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郁郁蔥蔥的樹木枝繁葉茂,每到這時,便有成群的白鷺翩然而至,在此棲息、繁衍。這片森林,既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可對于王德華來說,卻成了他與家人矛盾爆發的導火索。
王德華是個內斂懂事的孩子,平日里總是默默幫著家里干活。妹妹王建平則活潑任性,被父母寵得有些驕縱。這天,一群孩子像往常一樣在樹林里玩耍。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王建平看著在一旁安靜的哥哥,突然冒出一句:“哥哥,我眼紅你,比我優秀,所以,你就是不如我。我將來比你優秀,現在也比你優秀。”這話一出口,王德華滿臉疑惑,反駁道:“王建平,你優秀在哪里啊?你就光吃飯和睡覺厲害,其次就是上廁所!”
王建平被懟得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為了證明自己,她把目光投向了一棵高大粗壯的樹木,大聲說道:“哥哥,你什么厲害呢?你會爬樹嗎?你看,我就敢爬樹,越高的樹,我越敢爬!你看,我爬給你看!”說著,她便手腳并用地往樹上爬去。王德華心里一緊,剛想阻攔,卻見妹妹已經爬得很高了。
王建平爬樹時還得意地回頭看了看哥哥,可當她想要下來時,卻發現自己嚇得腿都軟了,怎么也不敢挪動。她緊緊抱住樹干,急得哭了起來:“哥哥,我下不來了!”王德華瞬間慌了神,他一邊安慰妹妹,一邊想辦法。可妹妹哭聲越來越大,他的理智也漸漸被恐懼和憤怒吞噬。他對著大樹一腳一腳地踢著,嘴里喊道:“王建平,我沒有你這個妹妹!你去死吧!”
小伙伴們見狀,知道事情不妙,趕忙跑去叫王建平的父親王朝貴。此時,王德華的叔叔伯伯們也在不遠處,他們聽到動靜趕來,卻只是站在一旁觀望。看到王德華的過激反應,其中伯伯搖了搖頭說:“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另一個叔叔則小聲嘀咕:“死人了就死人了,我們快走,等下莫說,我們在場都見死不救。”
王朝貴趕來后,迅速爬上樹把王建平救了下來。王建平撲到父親懷里,哭得更厲害了。王朝貴心疼地安慰著女兒,轉過頭卻狠狠地瞪了王德華一眼:“這是一個好女兒,要留著,要死,也要死掉這個王德華!”這話像一把刀,直直地刺進王德華的心里。
母親周萬福也匆匆趕來,她看到平安無事的女兒,松了一口氣,接著便開始訓斥王德華:“她是你的妹妹,王德華,怎么樣,你也要照顧你的妹妹!你說她事事針對你,是個禍水,她還年幼,不懂事。但是你不同,你是哥哥,就是要照顧妹妹!”王德華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發現喉嚨像被堵住了一樣,什么也說不出來。
回到家后,王德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腦海里不斷回蕩著父母的話。他不明白,為什么妹妹做錯了事,最后挨罵的卻是自己。他想起平日里妹妹對他的種種刁難,父母卻總是視而不見。妹妹搶他的玩具,父母說妹妹小,讓他讓著;妹妹吃飯挑食,父母總是耐心哄著,而他稍微吃得慢一點,就會被催促。在這個家里,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外人。
王建平在父母的安慰下,很快就忘記了之前的不愉快。她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地玩耍,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可王德華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家庭,如何與偏心的父母和任性的妹妹相處。
從那以后,王德華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主動和家人交流,每次看到妹妹和父母親昵的樣子,心里就像被針扎一樣。而王建平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哥哥帶來了多大的傷害,依然像以前一樣任性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的矛盾并沒有因為那次事件而平息,反而在無聲無息中越積越深。王德華對這個家的失望也越來越深,他開始渴望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地方,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溫暖和理解。
然而,家庭如此,家族呢?
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故事如同一顆被歲月塵封的種子,在不經意間破土而出,將一段段愛恨情仇展現在世人面前。王德華,這個名字聽起來充滿夢幻,可他的人生,從兩歲那年開始,就陷入了無盡的漩渦。
王德華兩歲那年,年關的夜里,母親周萬福卻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她選擇了上吊。那一幕,成為了王德華記憶深處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幸運的是,她被及時發現,撿回了一條命。可這背后,究竟是誰最希望出事呢?這個疑問,如同鬼魅一般,縈繞在王德華的成長歲月里。
爺爺王逢春,是個傳統而又善良的老人。他雖知曉兒媳周萬福來自仇人家庭,但在他心中,親情遠比仇恨更重要。他并非那種被仇恨蒙蔽雙眼、大義滅親之人。在他看來,周萬福既然已經嫁入王家,就是王家的一份子。奶奶與爺爺想法一致,他們對周萬福,更多的是同情與包容。在王德華的內心深處,回憶起爺爺奶奶時,滿是感激之情。小時候,每當他受了委屈,爺爺奶奶總會將他緊緊摟在懷里,給予他溫暖與安慰。他們的愛是王德華在這個冰冷世界里的避風港。
然而,舅舅周一牛卻截然不同。他對王德華的態度,就像寒冬里的北風,冷得刺骨。“王德華,有多遠滾多遠,我不希望你來到我們家庭,我們家庭不負責!”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著王德華的心。每次想起舅舅的惡語相向,王德華的眼中都會閃過一絲痛苦與迷茫。他不明白,同樣是親人,為什么舅舅對他如此冷漠。周一牛的內心,或許有著自己的算計。他可能覺得姐姐周萬福嫁入王家,是背叛了周家,而王德華的存在,更是讓他覺得是一種恥辱。他的自私與狹隘,讓他無法給予王德華一絲一毫的親情。
與舅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公外婆。他們對王德華充滿了溫情。“王德華,你是我們的外孫!”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讓王德華在冰冷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一絲溫暖。每當他去外公外婆家,他們總會準備好他最愛吃的點心,用那慈祥的目光看著他,聽他訴說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外公外婆的愛,就像冬日里的暖陽,照亮了王德華心中的黑暗角落。
再看王氏家族,大多數人因周萬福是仇人家庭的女兒,都盼著她死掉。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敵意與冷漠,仿佛周萬福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在他們的觀念里,仇恨是無法化解的,周萬福的到來,是對王家的一種褻瀆。只有少數人覺得她可憐,感嘆這是作孽。這些人,在家族的輿論壓力下,也只能選擇沉默。這個家族的復雜糾葛,就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將王德華緊緊地束縛其中,在他的成長道路上,投下了重重的陰影。
隨著王德華的長大,他對當年母親上吊的事情越發好奇。他開始四處打聽,試圖揭開那背后隱藏的真相。每一次的探尋,都像是在揭開一道傷疤,讓他痛苦不堪。他發現,家族中的矛盾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復雜。當年,王家與周家因為一些糾紛,結下了深仇大恨。周萬福與王德華的父親相愛,卻遭到了兩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們不顧世俗的眼光,毅然決然地走到了一起。這讓兩家人的仇恨進一步加深,也為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王德華在學校里,也時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他們嘲笑他的母親是個瘋子,嘲笑他的家族充滿了仇恨。這些嘲笑,讓王德華變得沉默寡言,性格也越發孤僻。他只能將自己的痛苦和委屈,深深地埋在心底。然而,他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反而更加努力地學習。他知道,只有通過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擺脫家族的陰影。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德華結識了一位善良的老師。老師發現了他的異樣,主動與他談心。在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王德華逐漸打開了心扉,將自己心中的痛苦和困惑告訴了老師。老師聽后,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孩子,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但你可以改變未來。不要讓家族的仇恨影響你的人生,要相信,愛和善良永遠比仇恨更強大。假如講文明講道德,是不是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老師的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王德華前行的道路。老師,正是左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