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師在西城一處門戶清凈的獨院之中,離鬧市不遠不近。父親扣門,一位容貌慈和的嬸娘開了來,卻有五只趾高氣揚的大白鵝呱呱叫著沖過來,聲勢頗為嚇人。嬸娘忙把鵝群趕開。
“將軍莫要見怪,這鵝是我家主人的愛物,護家,見到生人就會這般。”
“無妨。這是小女,想拜在女師門下規束教導,我前幾日同女師提過。”
“女師正在授課,將軍請在院中少待。”
院落的一側是一方小小園地,與普通人家種菜豆不同,這小園里種的是極美的白牡丹,并未設桌椅,那位嬸娘自去忙了,那群鵝卻在不遠不近的地方高高昂著頭看著父女倆,鹿兒命屬百獸,聽到那些鵝們嘰嘰咕咕地議論,很是好笑。
“爹,那些大鵝說你個子這么大,肚子這么胖,一定是吃了不少雞鴨魚肉,才生成這樣。”
“哦?你去跟它們說說,爹最愛吃的就是鐵鍋燉大鵝。”
“您這么大聲,它們都聽到了,您看,一個個氣鼓鼓的。“
“我的兒,你如今慣會拐著彎揶揄你爹了。”沈無庸疼愛地拍了拍女兒的臉。
女師恰在此時出現。
“將軍有禮。”那女師生的身量頗高,與沈瑤差不多,年輕的時侯應該極美,如今雖已至中年,滿臉素凈,容色氣度仍是不凡。
“先生再上,請受小女一拜。”
“女公子先請起,將軍曾記得你我的約定否?”
“記得。瑤兒,你在此處求學,須得遵守此間規矩,犯了其中一條,就須離開。”
“是。女兒謹記。”
“女公子,這里的女子多是來識字,或學些個手藝傍身,所授不多。你若是覺得粗淺無趣,就可離開。”
“先生,瑤兒還不識幾個字,求先生教導。”女師頗感意外地看向將軍。
“哦,瑤兒從小跟著我在軍營中長大,我不擅書文,最近生了場大病,好起來之后,又忘記了許多。望先生耐心指教。”
“原來如此。女公子,還有一事,這里的女兒家多是蓬門小戶出身,也有孤苦無依的。若來此求學,切不可有嬌驕二氣,也不可錦衣華服,這兩樣若是做不到,也請自行離去。”
“弟子遵命。”
“將軍付的束修足夠這里一年的用度,然,你我是否有師徒緣份此時也不好說,先莫要稱弟子。以后輩自稱即可,稱我便為元君師傅。”
“是,元君師傅。”
“此處早間授書教字,往后你天明到此,午時前便可回去。來時,不要過于引人注目。”
“瑤兒聽命。”
“明日開始,就來此處讀書吧。”
父女倆同車回去,鹿兒忍不住好奇。
“爹爹,元君師傅生的好美,她是誰,從哪里來的?”
“兒啊,有些東西不要知道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