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從草根到總裁

第9章學海無涯

第九章:學海無涯(2002-2004)

從那輛貨車顛簸的車廂將陳小川裝載到縣城,將他安置在縣城中學簡陋的宿舍,他的世界便急速地縮小又急劇擴大。縮小的是他曾經熟悉的,那個位于大山深處、承載了他童年所有記憶的小村莊;擴大的是眼前對他來說既陌生又充滿挑戰的縣城,以及縣城中學那扇象征著未知未來的大門。進入縣城中學后,陳小川的生活重心發生了徹底的、不可逆轉的轉移——他的世界,重量在“學習”二字。

縣城的環境遠比他成長的小鎮復雜。鎮上的人至少都沾染著粗糙的樸實,即使有貧富差距,也遠沒有縣城這般明顯。初來乍到,陳小川感受到巨大的落差感,仿佛有人將他從一個原始的世界猛地投入了一個光鮮亮麗、規則迥異的新世界。城里孩子們的穿著打扮、談吐舉止,甚至是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獲取信息的渠道,都與他有著天壤之別。

巨大的陌生感讓他將自己縮進了一個保護殼里。有好幾次,他躲在宿舍里想家,想念母親溫暖的懷抱,想念老陳慈祥的笑容,想念山里熟悉的鳥鳴和炊煙。他甚至質疑自己,來到縣城的決定是不是錯了?自己是不是根本不屬于這里?

然而,每次想退縮的念頭冒出來,他都會想起母親離別時紅腫的眼睛,想起老陳那句“小川,你是山里的希望”,想起林偉東先生鼓勵的眼神和那疊沉甸甸的鈔票。那些沉甸甸的愛和期望,他不能辜負。他咬緊牙關,將初來乍到的落差和深入骨髓的陌生感,全部轉化為一個目的——拼命學習。

他知道,自己沒有退路。他不像縣城里的同學,他們的父母有穩定的工作,也許還有其他的社會關系,他們有更多選擇的可能性。他出身貧寒,來自貧瘠的土地和大山,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唯有知識。知識是改變他命運的唯一鑰匙,是為他開辟道路的唯一武器。這條路,必須用汗水和努力來鋪就。

他所在的男生宿舍條件簡陋。那是一間面積極其狹小的房間,卻硬生生地塞了十幾張高低鋪。床鋪之間幾乎沒有間隔,擁擠不堪。房間里總是充斥著一股混合著汗味、洗衣粉味和塵土的復雜氣味,讓人呼吸難以清新。白天還好,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熄燈后的夜晚。

房間里依然不安靜,各種聲音此起彼伏:有人低聲說話,分享白天學校里的見聞;有人小聲哼著流行歌曲,或者聽著收音機的節目;有人睡不著,翻來覆去,床板發出吱呀呀的響聲。對于一個需要絕對安靜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少年來說,這樣的環境簡直是噩夢。

但陳小川沒有選擇。他沒有抱怨,也沒有抱怨的資格。他必須適應。他開始摸索出在混亂環境中學習的方法。他總是在宿舍里最后一個睡覺的人。熄燈后,黑暗籠罩了房間,唯有窗外走廊里昏黃的燈光,透過玻璃斜斜地照進來,形成一個微弱的光帶。陳小川便趴在靠窗的下鋪上,就著那點模糊的燈光看書。

有時候,走廊的燈光不夠穩定,或者角度別扭。他便小心翼翼地使用王老師(他在鎮上小學的恩師,一直關心著他)送他的一只小巧手電筒。那是一只老式的、需要裝兩節電池的手電筒,光線不算強,但他寶貝似的用著,只在最必要的時候點亮。他會把手電筒夾在書本或被子之間,讓光線集中在書頁上,同時盡量減少光亮外泄,以免干擾已經入睡的同學或引來宿管老師的巡查。

宿舍里沒有書桌。那些城里的孩子也許有獨立的書房,而陳小川的學習區域,就是他那張硬邦邦的木板床。他把書本、筆記本、筆盒和練習冊全部放在床板上。寫字時,他只能趴在床上,或者半躺著,把筆記本墊在枕頭上,歪著頭寫。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常常讓他腰酸背痛,脖子僵硬得像塊木頭。有時候寫著寫著,手臂或腿腳還會發麻。

身體的疲憊和環境的簡陋,并沒有削弱陳小川的學習熱情。相反,它們似乎成了他更投入學習的催化劑。當身體感到不適時,他會強迫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到書本上,轉移對疼痛的感知。宿舍的喧囂仿佛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變得模糊而遙遠,與他無關。他就像一團干涸已久的海綿,被投入知識的海洋,以驚人的速度貪婪地吸收著書本里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概念。那種對知識的渴望,激發了一種深入骨髓的饑餓感,讓他忘記了身體的疲憊,忘記了環境的簡陋,沉醉于學海無涯的征服欲。

他的穿著打扮依然是他內心的隱痛。他帶來的幾件衣服,都是母親親手縫制的,或者是在鎮上集市買的最便宜的那種。款式舊,顏色暗沉,穿了沒多久就褪色,有些地方甚至打了補丁。在這個追求新潮的年紀,他的衣服成了他身上最明顯的“鄉下”標簽。

盡管如此,陳小川學會了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他在小學時偏科的特點,進入中學后依然明顯。語文、歷史、政治等文科科目,他學起來得心應手,仿佛那些知識天然就烙印在他的腦海里。他對文字有敏銳的洞察力,對歷史和政治有深刻的理解。他的文科成績總是遙遙領先,在班里甚至年級里都名列前茅。

但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課程,對他來說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尤其是數學,依然是他最頭疼、投入時間最多但見效最慢的課程。縣城中學的數學老師水平更高,講授的內容更深入、更抽象。很多時候,他在課堂上聽得云里霧里,黑板上的公式和符號仿佛天書,讓他感到沮喪。

但他沒有放棄。他知道這是自己的短板,是能否考上好高中的關鍵。他把比文科多幾倍的時間花在攻克這些難題上。課前他努力預習,試圖抓住基礎概念;課堂上,他拼命集中精神聽講,雖然經常聽不懂;課后,他反復研究課本上的例題和練習題,琢磨老師上課講的內容。遇到實在想不通的地方,他會鼓起勇氣向老師請教。數學老師一開始對這個沉默寡言、基礎薄弱的學生印象不深,但隨著小川請教的次數增多,老師也漸漸對他刮目相看。

有時候,他向班里數學好的同學請教。這比問老師更困難,因為同學之間少了師生那層關系,更容易暴露他基礎差的缺點。他記得有一次,他小心翼翼地帶著一個數學題去問班里一個數學尖子生,那位同學不耐煩地說:“這道題這么簡單,課本上都有類似的,你自己回去好好看書!”然后就扭過頭去,不再理他。那種被拒絕的感覺像冰水澆在頭上。但他沒有因此停下腳步,只是選擇請教對象時更加小心,或者把問題攢起來一并問老師。

有一次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幾何證明題。這種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輔助線的構造,對很多同學都是挑戰。教室里安靜下來,只聽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演算的沙沙聲。小川也埋頭苦算,他畫好圖形,寫下已知條件和要求證明的結論,然后嘗試各種論證思路。然而,他很快遇到了障礙,嘗試了幾種輔助線,都無法找到突破口。

他皺著眉頭,緊緊咬著嘴唇,冥思苦想。腦海里飛快地閃過各種幾何定理和老師講過的解題方法。他感到一陣煩躁,這種無力感讓他痛苦。就在這時,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模糊的畫面——那是一本封面破舊、紙頁泛黃的奧數書。那本書是他無意中在鎮上廢品收購站撿到的,當時覺得里面的圖形和符號有趣,就帶了回來,斷斷續續地翻了一些。雖然很多內容看不懂,但他對書中一些特殊的輔助線做法和解題技巧留下了印象。

一個大膽的念頭冒了出來。那本奧數書上的輔助線做法,似乎可以應用到這道題目中!這是一個非常規的思路,是他從未在課本或老師講解中見過的。他內心涌起一陣興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他立刻拿起筆,按照思路,小心翼翼地在草稿紙上畫出那條特殊的輔助線。

奇跡發生了!這條輔助線打開了局面,整個解題過程豁然開朗。原本纏繞不清的邏輯關系瞬間理順,每一步論證都順理成章。他感到一股強烈的力量在體內涌動,那是征服難題的快感。他飛快地在草稿紙上寫下詳細過程,生$@#$生怕靈感轉瞬即逝。

當他寫完時,數學老師已經講完了預設的解題思路,并詢問班里有沒有同學用其他方法解出來。教室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回答,顯然大多數同學無法獨立解決。

陳小川猶豫了一下。他的手舉了起來,又慢慢放下。他很少在數學課上主動發言,害怕自己的鄉音,害怕出錯。但對這道題的征服感戰勝了內心的膽怯。他渴望分享自己的發現,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舉起手。

老師看到他,目光中帶著一絲意外。在他的印象里,陳小川是數學課上最安靜的學生之一,總是埋頭苦學,很少舉手,更別說主動要求解題。但看到他眼中那份堅毅,老師點了點頭,說:“這位同學,你愿意來試試嗎?”

“是,老師。”陳小川站起身,聲音有些干澀。在眾人的注視下,他邁著僵硬的步伐走上講臺。他能感覺到臺下無數雙眼睛注視著他。他壓下緊張,從老師手中接過粉筆。粉筆在他指尖傳來冰涼的觸感。他轉過身,面對巨大的黑板,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和這塊黑板。他深吸一口氣,開始書寫論證過程。

隨著論證一步步展開,黑板上的邏輯鏈越來越完整。臺下漸漸安靜下來,同學們開始對照自己的草稿紙,試圖理解他的思路。數學老師的眼睛里流露出贊許和驚訝。他站在一旁,沒有打斷,只是微微點頭。

當陳小川寫完最后一個證明符號,放下粉筆,轉過身面對老師和同學時,教室陷入短暫的寂靜。緊接著,數學老師率先鼓起掌。

“非常好!陳小川同學!”老師的聲音打破沉寂,帶著真誠的贊嘆,“你的解法非常巧妙,思路新穎,尤其是那個輔助線的構造,很獨特,也非常有效。論證過程清晰完整,嚴謹。這說明你課后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有很好的數學思維和鉆研精神!”老師走到黑板前,指著小川寫的步驟,向大家解釋了他解法的精妙之處,并強調這種方法需要跳出常規思維。

然后,老師話鋒一轉,目光在班里掃視一圈,語氣中帶著一絲敲打:“看看陳小川同學,他雖然基礎相對薄弱,但在問題面前展現的鉆研精神和創新思維,是我們很多同學需要學習的。有些同學,可能基礎好一些,但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只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學海無涯,知識是無窮盡的,不能故步自封啊!”

最后,老師轉向陳小川,語氣充滿鼓勵:“你叫什么名字?”

“陳……陳小川。”小川回答,聲音依然有些拘束,但內心涌動著巨大的激動。

“陳小川同學,”老師笑著說,“你的數學基礎可能還需要加強,但你擁有很好的數學思維和難得的鉆研精神。這次證明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繼續努力!老師看好你。”

這次公開的表揚,成為陳小川在班里的轉折點。它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被陌生感籠罩的環境。一些原本不熟悉他的同學,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他們驚訝于這個外表土氣、不善言辭的山里少年,竟能在數學問題上展現出驚人的能力。雖然陌生感并未完全消失,但至少在學習領域,陳小川贏得了一些尊重。

這份尊重,對他來說極其寶貴。這不僅是對他學術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這個人的肯定。它像一針強心劑,注入他干涸已久的自信心。他將這份尊重視為珍貴的財富,更加堅定了在學海中遨游的信念。

他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除了完成老師的課業,他像饑餓的野獸,瘋狂涉獵課外書。他利用課余時間,跑遍縣城的新華書店,雖然買不起太多書,但他會站在書架前如饑似渴地閱讀。他還去了學校圖書館,盡管館藏有限,他幾乎借閱了所有感興趣的書籍。

他的閱讀范圍極其廣泛。天文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科學、文學藝術……他都感興趣,都愿意了解。他像永不滿足的海綿,拼命吸收一切能提升的知識。他讀科普讀物,了解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奧秘;讀歷史書籍,感受人類文明的跌宕起伏;讀地理雜志,想象世界的多樣風情;讀文學作品,體驗人物的喜怒哀樂,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這些課外知識極大拓寬了他的視野,彌補了成長環境中信息閉塞的不足,也為他的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背景和更深入的理解。

他的文科天賦在中學階段得到了進一步鍛煉和認可。語文老師是一位溫文爾雅的中年女性,極富教學經驗和人文情懷。她很快發現了陳小川在語言方面的潛力。他不僅字詞掌握準確,更重要的是,他對文章有超乎同齡人的理解能力和感悟力。他的閱讀理解總能抓住文章精髓,分析令人信服;他的作文感情真摯,立意深刻,文筆雖青澀但已初具風格。

語文老師非常欣賞他的才華,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他,并在課后與他交流閱讀和寫作的心得。他的作文常被選為范文,在班級甚至年級里傳閱,這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同學們在傳閱他的作文時,開始討論他的筆法和思想。這讓他更加熱愛語言文字,更加努力地閱讀和寫作。

除了文理課程,陳小川還在另一個領域展現了學習能力和自學天賦——英語。在他來到縣城中學時,英語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他長大的小山村和鎮上小學,英語完全是聞所未聞的。所以,當他第一次接觸英文字母和簡單單詞時,感到異常陌生和困難。他的發音帶著濃重的鄉音,怎么也發不出標準音,學起來非常吃力。

但他知道,英語在未來社會中越來越重要。老師們說,英語是通向世界的鑰匙,是了解外部世界、獲取最新知識的工具。尤其在更大的世界,無論是升學還是未來工作,英語能力都將是敲門磚。他渴望走出大山,看到更大的世界,所以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

學校的基礎英語教學對他來說進度太快,課堂講解常常讓他跟不上。他發現,日常課堂學習不足以彌補差距。他聽說廣播里有英語教學節目,于是攢了很久的零花錢,托人從縣城買了一個最便宜的二手收音機。那是一個老式的收音機,外殼有些磨損,但功能還算正常。

從那時起,這個收音機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熄燈后,當宿舍里的同學漸漸入睡或低聲聊天時,陳小川會小心翼翼地躲進被窩,打開收音機,調到英語教學頻道,把音量調到最低,緊緊貼在耳邊,生怕聲音干擾別人。

被窩里悶熱缺氧,讓他感到憋悶,但他全然不顧。他聚精會神地聽廣播里的英語單詞和句子。一開始他完全聽不懂,只能聽到奇怪的音節組合。但他不灰心,努力模仿廣播里的發音,一遍遍小聲重復。他把英語課本拿進被窩,借助手電筒微弱的光線,對照廣播內容看課本上的單詞和句子。

他用小磁帶錄音機(當時簡陋的錄音設備)錄下課本里的英文單詞和句子,反復聽,反復讀。他面向墻壁、對著被子練習口語,想象自己在和廣播里的老師對話,或和未來的外國人交流。

自學英語的過程枯燥而艱難。孤立無援,沒有老師糾正發音,沒有同伴一起練習。但他憑借驚人的毅力和專注力,日復一日堅持下去。他的耳朵對英語的聲音越來越敏感,舌頭也逐漸習慣了全新的發音方式。漸漸地,他的英語發音越來越標準,口語也更流暢。他開始能聽懂簡單的英語廣播,甚至借助字典,嘗試看懂簡單的英文報紙或書籍。

自學能力的培養,對陳小川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它不僅讓他掌握了一種新語言,更磨練了他的自學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克服障礙的勇氣。證明了即使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他也能通過努力掌握新技能。

在縣城中學度過的三年,陳小川逐漸樹立了自信。這種自信不是來自家鄉或外貌,而是來自他在學習上的成績和每一次克服困難后的內心堅強。學習上的進步,老師的認可,同學態度的轉變,都像涓涓細流滋養著他那顆曾經敏感的心。他知道,雖然出身無法改變,未來的挑戰依然存在,但他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認知、能力,最終改變未來。他不再是那個被陌生感壓得抬不起頭的少年,而是一個有能力、有潛力、正在努力攀爬的年輕人。

初三那年,學校舉辦了一場全校演講比賽,主題是“我的夢想”。當學校公布消息時,陳小川心里涌起復雜的情緒。他有很多想說的話,很多感受想表達,但從未有機會。演講比賽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他發出自己的聲音。

他猶豫了很久,內心有兩個聲音在交戰:一個害怕站在眾人面前,害怕緊張出糗,害怕故事不夠精彩;另一個渴望傾訴,將十幾年的心聲和信念表達出來。他想講述自己的故事,對夢想的追求,對所有幫助過他的人的感激。

他花了很長時間準備演講稿。沒有華麗辭藻,沒有復雜結構,他用最樸實、真誠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寫下在貧困中度過的童年,母親無私的愛,老陳如父般的關懷,他們寄托的希望和犧牲。他寫到林偉東先生的恩情,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給了他走出大山的機會。他寫到縣城中學的挑戰,環境的落差,如何將困難轉化為學習動力。他寫下對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回報社會的堅定決心。

演講稿完成后,他反復修改、背誦。在宿舍熄燈后的被窩里小聲練習,在沒人的操場對著空氣練習,對著鏡子練習,試圖控制表情和姿勢。他知道自己沒有演講技巧,但有真誠的情感和想表達的心聲。

比賽當天,陳小川穿著唯一一套相對整潔的衣服,提前來到學校大禮堂。禮堂里坐滿了師生,氣氛熱烈而莊重。看著臺下黑壓壓的觀眾,他手心冒汗,心跳如擂鼓。輪到他上場時,他深吸一口氣,平復緊張,邁著僵硬的步伐走上燈光聚焦的講臺。

臺下數百名師生,他感到一陣眩暈。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面孔都在那里。他一開始有些緊張,聲音微微顫抖,按照稿子一個字一個字念。然而,當他講到母親為送他上學變賣家中僅有的值錢物品,講到老陳在寒冬里修補漏風的窗戶,講到林偉東先生遞過裝著學費的信封,他的情感再也無法平靜。

他停頓了一下,聲音帶上一絲哽咽。但他沒有退縮,抬頭直視觀眾,眼神里閃爍著淚光,也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他的聲音不再顫抖,帶著山野的質樸,歷經磨難的滄桑,對夢想的炙熱渴望,對恩人的深深感激。他沒有華麗辭藻,沒有夸張表演,只有真摯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從他不洪亮的嗓子里迸發出來。

他講述母親如何在病中堅持讓他讀書,告訴他“知識最重要”;講述老陳如何默默關懷,用行動證明“大山里的人也有情有義”;講述林偉東先生如何因一個承諾改變一個山里孩子的命運。他講述縣城中學的奮斗,知識如何像光一樣照亮前路,讓他看到改變命運的可能。最后,他用鏗鏘有力的聲音,表達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社會的責任——他渴望走出大山,不僅僅為自己,更為了用知識和力量幫助更多奮斗的人,回報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實現那個深埋心底的承諾——讓大山里的人也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他的演講如山間清泉,汩汩流淌,沒有激流,卻充滿震撼人心的力量。臺下師生靜靜聆聽,許多人被他的真摯情感和感人故事打動,眼眶濕潤,甚至有人低聲抽泣。他的聲音,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穿越偏見,直抵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當陳小川演講結束,整個禮堂陷入寂靜。緊接著,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這掌聲,不僅是對他演講內容的認可,更是對他不屈精神和拼搏努力的肯定。

最終,陳小川憑借真誠感人的演講,贏得了比賽第一名。當他再次走上講臺,接過沉甸甸的獎狀,內心百感交集。這份榮譽,不僅屬于他個人,更屬于母親、老陳、林偉東先生,屬于所有在他身上寄托希望的人。

這次演講比賽的成功,讓陳小川在學校徹底贏得了尊重。他用真誠和努力,證明了來自山溝里的孩子一樣可以優秀,一樣可以有夢想,一樣可以在更大的舞臺上發光。他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少年,而是一個有名字、有故事、有力量的陳小川。

在縣城中學度過的三年,是陳小川人生中極為關鍵的三年。他不僅在學業上取得顯著進步,為進入更高層次的學校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他磨練了堅韌的意志,樹立了不屈的品格,堅定了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他學會了在逆境中生存和發展,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在動力,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辱使命。他不再是那個被陌生感壓垮的孩子,而是一個敢于挑戰、為目標努力的年輕人。

站在中學畢業的關口,回望過去三年,陳小川感慨萬千。那些在簡陋宿舍里借助昏黃燈光學習的日子,那些攻克數學難題的夜晚,那些在被窩里練習英語的片段,那些在演講臺上傾訴心聲的時刻……所有這些,都化為了他身體里流淌的力量,他精神世界里的寶貴財富。

他望向遠方,知道中學畢業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驛站,前方還有更崎嶇的道路等待著他,還有更高的山峰等他攀登。學海無涯,他在這條路上剛剛邁出堅實的一步。他將帶著從知識海洋中汲取的力量,帶著不滅的夢想之光,帶著所有恩人的期望,繼續堅定前行,迎接未來的挑戰,期待在更大的舞臺上證明自己,期待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報答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實現那個深埋心底的承諾——讓知識改變命運,讓希望照亮更多和他一樣的孩子,讓大山內外的世界共享溫暖和光芒。學海無涯,而他,已揚帆起航。

向往地平線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灌阳县| 仙桃市| 札达县| 徐水县| 鹤山市| 天气| 古丈县| 读书| 临漳县| 凉山| 车险| 侯马市| 通许县| 永善县| 乐至县| 江门市| 宜昌市| 红原县| 江安县| 佛坪县| 南部县| 隆昌县| 万盛区| 苍山县| 临夏市| 德令哈市| 岚皋县| 大田县| 大石桥市| 盐山县| 荥经县| 龙南县| 宿迁市| 香港 | 荆门市| 赣榆县| 峨山| 吉隆县| 吐鲁番市|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