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從草根到總裁

第19章畢業前夜

第19章:畢業前夜

六月的成都,空氣中已經彌漫著盛夏的燥熱與離別的氣息。鳳凰花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如火如荼地綻放,那刺眼的紅色,像是青春散場前最后一場盛大的燃燒,熱烈而決絕。對于即將告別象牙塔的陳小川而言,這最后的一段大學時光,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格外珍貴,也格外復雜。

宿舍樓下,穿著學士服拍照留念的學子們笑得燦爛,快門聲、歡呼聲、以及偶爾傳來的幾聲帶著哭腔的祝福,交織成一曲青春的尾章。陳小川站在宿舍的窗邊,手里捏著一支筆,面前攤開的是一本專業書,眼神卻飄向了窗外那片喧鬧的景象。他的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顆石子的湖面,泛起層層疊疊的漣漪,久久不能平息。

憧憬是有的,而且非常強烈。四年寒窗苦讀,從那個貧瘠閉塞的大山深處,一步步走到這座繁華都市的知名學府,他付出了比常人多數倍的努力。如今,畢業在即,就像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船,廣闊無垠的社會海洋就在前方等待著他去探索。他渴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闖蕩,去證明自己,去實現母親楊秀蘭臨終前的期望——“讀書是你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去告慰繼父老陳的在天之靈,更要去回報那位素未謀面、卻在他人生最黑暗的時刻給予他光明的恩人“林偉東”先生。

他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勾勒過未來的藍圖:進入一家優秀的公司,憑借自己的努力站穩腳跟,然后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終擁有足夠的能力,像“林偉東”先生一樣,去幫助那些和曾經的自己一樣深陷困境卻懷揣夢想的人。這個念頭,如同黑暗中的星辰,始終指引著他前行的方向,給予他無窮的力量。

然而,與憧憬相伴而生的,是同樣強烈的不安與焦慮。社會,這個詞語對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他曾在貧困中掙扎,在街頭流浪過,在夜總會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性;陌生,則是因為他即將以一個“大學畢業生”的身份,正式踏入這個被無數人描述為“復雜”、“殘酷”、“現實”的競技場。校園的圍墻像一道無形的屏障,將他與外界的波濤洶涌隔離開來,而一旦跨出這道門,他將獨自面對所有的風浪。

他不像張浩那樣,有著優渥的家庭背景和可以依賴的人脈資源。張浩的未來,似乎早已被鋪就得平坦順暢,即使偶有波折,也有家人為他兜底。而陳小川,他一無所有,除了滿腔的熱血、刻苦的精神和這些年積攢下來的知識。他害怕,害怕自己那些在校園里引以為傲的成績和能力,在真實的社會中會變得一文不值;他害怕,自己那份源自大山的淳樸與善良,會在現實的洪流中被沖擊得支離破碎。

夜深人靜的時候,這種不安感會愈發強烈。他常常會從夢中驚醒,夢里是母親楊秀蘭期待的眼神,是繼父老陳沉默的叮囑,還有王老師語重心長的教誨。這些期望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一遍遍地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了嗎?我能應付得了嗎?萬一失敗了,我又該何去何從?

輔導員組織的就業指導講座,他一場不落地去聽,認真地做著筆記。招聘會現場,他擠在洶涌的人潮中,投遞出一份份精心準備的簡歷,每一次微笑、每一次鞠躬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然而,那些面試官職業化笑容背后審視的目光,那些關于“社會經驗”、“人脈資源”的隱晦提問,都像一根根細密的針,刺痛著他敏感的神經。

“小川,想什么呢?這么出神?”室友推開門,見他怔怔地望著窗外,忍不住問道。

陳小川回過神,勉強笑了笑:“沒什么,看他們拍照挺熱鬧的。”

“是啊,真快,一晃四年就過去了。”室友感慨道,隨即又興奮起來,“我已經拿到南方一家電子公司的offer了,你呢?深圳那邊有消息了嗎?”

陳小川點點頭:“有幾家給了面試通知,打算畢業典禮一結束就過去。”他選擇深圳,不僅僅因為那里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充滿了機遇,更因為,他隱約覺得,那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或許更能包容一個一無所有的奮斗者。

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像潮水般反復沖刷著他的神經。他既渴望著盡快投入社會的洪流中去歷練,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又對未知的挑戰充滿了深深的敬畏與不安。這種復雜的情緒,在他畢業前夕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里,反復上演,讓他備受煎熬,卻也催促著他不斷積蓄力量,準備迎接人生新的篇章。他知道,無論前方是坦途還是荊棘,他都必須勇敢地走下去,因為他肩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未來,還有那些沉甸甸的期望與囑托。

這是一個尋常的午后,成都的夏日陽光有些毒辣,知了在窗外的樹上聲嘶力竭地鳴叫著,仿佛要將這最后的校園時光用盡全力地鐫刻進每個人的記憶里。陳小川剛從圖書館查閱完一些關于深圳外貿行業的資料回來,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宿舍里空無一人,室友們大概都忙著聚餐、K歌,或者與戀人依依惜別。

他打開那臺陪伴了他近四年的二手筆記本電腦,屏幕亮起,熟悉的操作系統界面映入眼簾。習慣性地,他先登錄了QQ。這些年,QQ幾乎是他與外界,尤其是與那位神秘恩人“林偉東”先生聯系的唯一紐帶,盡管這種聯系稀疏得如同沙漠中的星辰。

“嘀嘀嘀——”清脆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右下角的小企鵝圖標閃爍起來。

陳小川的心猛地一跳。這個聲音,他太熟悉了,但每一次響起,都意味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他深吸一口氣,移動鼠標,點開了那個閃爍的頭像——那是一個簡單的、系統默認的灰色頭像,昵稱是三個平淡無奇的字:“林偉東”。

每一次“林偉東”先生發來消息,通常都是在學期初或者學期末,詢問他的學習情況,提醒他注意身體,偶爾也會分享一些簡短的人生感悟。這些年來,正是這些簡短而溫暖的文字,以及“棟梁基金會”定期匯來的學費和生活費,支撐著他走過了無數艱難的時刻。

他緊張地點開了對話框,一行行文字隨之映入眼簾。

“陳小川同學:”

一如既往的稱呼,禮貌而略帶疏離。

“見字如面。首先,恭喜你即將順利完成大學學業,邁向人生新的階段。這幾年來,我通過基金會的報告,看到了你的努力和成長,為你感到由衷的高興。”

看到這里,陳小川的眼眶微微有些濕潤。被自己敬若神明的人肯定,這種喜悅難以言表。他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在王老師幫助下,第一次得知自己獲得資助,激動得淚流滿面的少年。

他繼續往下讀:

“一輩子的路很長,變化也總是來得猝不及防。我資助你上學,最初的動因很簡單,你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的一些經歷,那份對知識的渴望,對走出困境的執著,讓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讓我于心不忍。我并沒有期望你能給予我什么回報,因為這份幫助,更多的是對我自己內心的一種慰藉和交代。”

陳小川的心弦被這段話深深撥動了。“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原來,在“林偉東”先生那看似高不可攀的身份背后,也曾有過相似的艱辛與渴望嗎?這讓他對這位恩人的敬仰之中,又多了一份莫名的親近感。他一直將“林偉東”想象成一位睿智、沉穩、閱盡千帆的長者,此刻,這個形象似乎更加豐滿了,也更加觸手可及。

然而,接下來的文字,卻讓他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我很開心你即將畢業走向社會,這意味著你羽翼漸豐,可以獨自翱翔了。但與此同時,我也希望你記住,走出校園這個相對單純的‘象牙塔’,你將面對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那是一個更加真實、也更加復雜,甚至可以說是殘酷的社會。在這個新的世界里,人際關系、利益糾葛、世態炎涼,遠比你在書本上學到的要深刻得多。不會再有人像在學校里一樣,僅僅因為你的成績優秀就對你另眼相看,也不會再有人像我這樣,在你需要的時候無條件地伸出援手。”

這段話像一盆冷水,兜頭澆下,讓他瞬間清醒。方才因畢業和恩人肯定而產生的些許飄飄然,此刻蕩然無存。是啊,王老師也曾告誡過他,社會不同于學校,人心難測。他并非對此毫無準備,只是,當這些話從“林偉東”先生的口中說出時,分量顯得尤為沉重。

“以后的路,更多的要靠你自己去走,去摸索,去闖蕩。會遇到很多困難,會承受很多委屈,甚至會經歷一些不公和黑暗。這些,都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往后的苦,你要學會自己一個人扛著,自己去消化,自己去克服。不要輕易依賴別人,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永遠是你自己。”

陳小川的呼吸變得有些急促,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恩人的話語,字字句句都像錘子一樣,敲打在他的心上。他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間那份深沉的憂慮和不舍,以及那份狠下心腸逼他獨立的決絕。

“關于對你的資助,到你畢業為止,就正式結束了。我相信,憑借你這幾年的所學和你的品性,足以在社會上立足。你不必感謝我,因為這是我自愿的選擇。你也無需試圖尋找我,茫茫人海,我們或許此生都不會再有交集。如果真要說有什么期望的話,那就是——忘記曾經有人這樣毫無保留地幫助過你這回事吧。”

“忘記?”陳小川在心中默念著這兩個字,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頭。怎么可能忘記?這份恩情,早已銘刻在他的骨血之中,是他人生中最溫暖、最重要的一抹亮色。為什么要讓他忘記?

他還來不及細想,最后一段話便撞入了他的視線:

“小子,還記得我們最初的約定嗎?我說過,希望你將來有能力的時候,也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并非強制,而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期許。把這份善意傳遞下去,或許比記住我這個人更有意義。社會復雜,但請你務必堅守內心的善良和原則。前路漫漫,珍重。”

消息的末尾,沒有署名,只有一個簡單的句號,像一個戛然而止的音符,余音裊裊,卻帶著不容置喙的決絕。

陳小川怔怔地看著屏幕,大腦一片空白。他反復將這段不長的文字讀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小刀,在他心上劃過。資助結束了,他早有心理準備,大學畢業,理應自力更生。但恩人字里行間透露出的那種對社會的清醒認知和對他的深切告誡,以及那句“忘記有人幫過你這回事”,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迷茫。

那個一直以來如同燈塔般存在的“林偉東”先生,那個他無數次在心中描摹、敬仰、感激的恩人,此刻,似乎正在用一種最溫柔也最殘酷的方式,與他做著最后的切割。他感覺自己像是風箏,那根牽引著他、給予他方向和支撐的線,馬上就要斷了。

“不,我不能忘記,我永遠不會忘記!”陳小川在心中吶喊。他無法理解,為什么恩人要他忘記。這份恩情,是他前進的動力之一啊!

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將陳小川吞沒。他盯著屏幕上“林偉東”先生發來的最后那段話,尤其是那句“忘記有人幫過你這回事”,心像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揪住,又酸又澀。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告別,他有太多的話想對恩人說,太多的感激想要表達。

他的手指顫抖著移向鍵盤,指尖冰涼。他迫切地想要回復,想要告訴“林偉東”先生,他永遠不會忘記這份恩情,他會牢牢記住那個約定,他會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辜負他的期望。

“林先生,我……”他飛快地敲擊著鍵盤,一字一句都凝聚著他此刻復雜而洶涌的情感,“我收到您的消息了。謝謝您,謝謝您這四年來對我無私的幫助和教誨。如果沒有您,我不可能有今天。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情,這輩子都不會!您放心,我一定會記住我們的約定,將來有能力了,我一定會像您一樣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

他想說的話太多太多,多到仿佛鍵盤已經無法承載他的心意。他想告訴恩人自己對未來的規劃,想分享自己這些年在學業上取得的點滴進步,想讓他知道,他資助的這個來自貧困山區的孩子,沒有讓他失望。

然而,就在他斟酌著字句,準備將心中奔涌的情感傾瀉而出,點擊發送的那一剎那,屏幕上彈出的一個小小的紅色感嘆號和一行冷冰冰的系統提示,如同晴天霹靂般將他所有的熱情與激動擊得粉碎——

“消息發送失敗,對方已將您加入黑名單,無法接收您的消息。”

“對方已將您加入黑名單……”

這幾個字,像一把鋒利的冰錐,狠狠刺入陳小川的心臟。他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伸出手,顫抖著又點了一次發送。結果依然是那個刺眼的紅色感嘆號,以及那行如同判決書般的提示。

“林偉東”先生……拉黑了他?

這個認知讓他瞬間如墜冰窟,徹骨的寒意從腳底直沖頭頂。他僵坐在電腦前,保持著敲擊鍵盤的姿勢,一動不動,仿佛變成了一尊雕塑。

為什么?為什么要這么決絕?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愿意再聽他說完嗎?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排山倒海般襲來,幾乎要將他淹沒。他感覺自己像是被整個世界拋棄了,像一艘在迷霧中失去了燈塔的小船,茫然四顧,找不到方向。那個一直以來默默支撐著他、給予他希望和力量的恩人,以這樣一種不容置喙的方式,徹底斬斷了與他之間所有的聯系。

他曾無數次幻想過,有朝一日自己事業有成,一定要找到“林偉東”先生,當面向他表達自己最誠摯的謝意,甚至希望能有機會報答他。然而現在,所有的幻想都化為了泡影。恩人不僅不求回報,甚至連一句感謝都不愿接受,還讓他“忘記”。

淚水,毫無預兆地模糊了他的雙眼。他低下頭,不想讓這軟弱的液體玷污了恩人那份決絕的善意。可是,那股洶涌的委屈與不解,還是化作滾燙的淚珠,一顆顆砸落在冰冷的鍵盤上,發出輕微的“啪嗒”聲。

他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任由失落與悲傷的情緒在胸腔中肆虐。窗外的蟬鳴依舊聒噪,陽光依舊熾烈,但此刻在他眼中,整個世界都仿佛失去了色彩,變得灰蒙蒙一片。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坐了多久。直到宿舍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室友探進頭來:“小川,發什么呆呢?哥幾個在樓下等你,畢業散伙飯,趕緊的!”

陳小川猛地回過神,胡亂地用手背抹了抹臉頰,聲音有些沙啞:“哦,好,我馬上來。”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看向那個灰色的頭像,它依然靜靜地躺在好友列表的角落,只是,它所代表的那個人,已經徹底從他的世界里“消失”了。

然而,就在這極致的失落之中,一種更加深沉、更加純粹的感激之情,卻如同巖漿般從他心底緩緩升騰起來。

他開始慢慢理解了。

“林偉東”先生的決絕,并非無情,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慈悲與智慧。他不想讓這份恩情成為自己前行路上的負擔,不想讓自己背負著“報恩”的心理壓力。他選擇徹底隱去身形,是希望自己能真正獨立,不依賴任何人,憑借自己的力量去開創未來。

那句“忘記有人幫過你這回事”,或許并非真的要他忘卻恩情,而是希望他能放下過去,輕裝上陣,勇敢地去面對未來的一切挑戰。而“記住我們的約定”,才是恩人真正想要傳遞給他的核心信息——將這份善意傳承下去,讓更多身處困境的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想通了這一點,陳小川心中的失落感雖然依舊存在,但那份沉甸甸的感激,卻變得更加厚重,更加滾燙。他意識到,這位素未謀面的恩人,不僅僅是在物質上資助了他,更是在精神上為他指明了方向,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教會了他什么是真正的獨立與擔當。

這份恩情,已經超越了金錢的范疇,化作一種精神的燈塔,將永遠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他或許永遠無法當面感謝“林偉東”先生了,但他可以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那個約定,將這份大愛傳遞下去。

夜,已經很深了。宿舍樓早已熄燈,窗外偶爾傳來幾聲夜貓的叫聲和遠處街道上汽車駛過的微弱噪音,除此之外,一片寂靜。白天的喧囂與躁動都已沉淀下來,只剩下無邊的夜色籠罩著大地。

陳小川坐在書桌前,借著充電臺燈微弱的光芒,翻開了那本已經有些泛黃的日記本。這是他多年來的習慣,將一些重要的感悟、困惑和決心,都付諸筆端。今晚,他有太多的話想傾訴,卻無人可說。或者說,唯一能讓他安心傾訴的,只有這本日記,以及日記中那個永恒的傾聽者——他自己。

他先是將下午收到的那條來自“林偉東”先生的QQ消息,一字不差地謄寫在了日記本上。每一個字,他都寫得格外用力,仿佛要將恩人的叮囑深深刻進自己的靈魂里。寫到“忘記有人幫過你這回事”時,他的筆尖微微一頓,心中再次泛起酸楚,但他知道,恩人自有其深意。

抄寫完畢,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然后開始書寫自己的感悟與承諾。

“敬愛的林先生(請允許我依舊這樣稱呼您,即使您可能永遠也看不到了):”

“今天,我收到了您最后的信息。當看到您將我拉黑,我承認,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像是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引。我哭了,不是因為資助的結束,而是因為,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當面對您說一聲‘謝謝’,再也無法向您匯報我的成長與點滴進步。”

“但是,當我冷靜下來,反復品讀您的每一句話,我漸漸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您不求回報,甚至不愿接受感謝,只是希望我能卸下包袱,輕裝前行,勇敢地去面對這個真實而復雜的世界。您斬斷了我們之間所有的聯系,是為了讓我學會真正的獨立,不再對任何人抱有依賴之心。您的這份決絕,非但沒有讓我感到怨懟,反而讓我對您的敬意又加深了一層。您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一位擁有大愛的人。”

“您讓我‘忘記有人幫過我這回事’,我想,您的意思是讓我不要沉溺于過去的恩惠,不要讓這份恩情成為我未來道路上的心理負擔。但我向您保證,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情本身,它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會將它珍藏在心底最深處,化作我前行的不竭動力。”

“而那個約定——‘等你有能力的時候也可以去幫助別人’,我將用我的一生去踐行。從今天起,陳小川的人生,不僅是為了實現母親的遺愿,為了告慰繼父的期望,更是為了完成與您的這個神圣約定。我會努力工作,正直做人,不斷提升自己。等到我擁有足夠能力的那一天,我一定會像您當年幫助我一樣,去幫助那些身處困境、但依然懷揣夢想的人們。我會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讓更多在黑暗中掙扎的靈魂,看到希望的光芒。”

“林先生,您放心,走出校園,我或許會遇到很多艱難險阻,會經歷社會的殘酷與現實的打擊,但我不會退縮,更不會沉淪。因為我知道,在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曾有一位像您這樣的長者,對我寄予過如此深沉的期望。我會帶著您的囑托,帶著母親和繼父的愛,勇敢地走向社會,去開創屬于自己的未來。”

“您是我人生中的燈塔,即使此刻您選擇隱去光芒,但您曾照亮過的方向,早已深深印在我的心中。謝謝您,林先生!請您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默默地祝福我吧。而我,也將永遠為您祈禱,愿您平安順遂,幸福安康。”

寫到這里,陳小川的眼眶再次濕潤,但這一次,淚水中充滿了堅定與力量。他放下筆,合上日記本,像是完成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心中的失落感依舊縈繞,但更多的,是被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所取代。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股夾雜著青草氣息的夜風吹了進來,拂過他的臉頰,帶著一絲微涼的愜意。他仰望夜空,繁星點點,在墨藍色的天鵝絨幕布上閃爍著微弱卻執著的光芒,就像他此刻的心境——渺小,卻不甘黯淡。

他知道,從明天起,他的人生將翻開全新的一頁。不再有“林偉東”先生的資助,不再有校園的庇護,所有的一切,都將依靠自己去爭取,去打拼。前路或許布滿荊棘,但他的心中,已經燃起了一團不滅的火焰。

他轉過身,目光落在墻角那個早已準備好的行囊上。那是一個半舊的帆布背包,里面裝著他為數不多的衣物、幾本專業書籍、母親留下的那支舊發簪、繼父送給他的那把小木刀,以及這些年來所有的證書和筆記。

他走過去,將日記本小心翼翼地放進行囊的最里層,緊挨著母親的發簪。然后,他開始檢查其他的物品,將每一件都重新整理擺放好。他的動作不疾不徐,沉穩而專注,仿佛在為一場即將來臨的遠征做著最后的準備。

收拾行囊,也是在收拾心情。將過去的榮耀與失落,感恩與不舍,都一一打包封存,然后,帶著一顆勇敢而堅定的心,踏上新的征程。

窗外的夜色依舊濃重,但陳小川知道,黎明,很快就要到來了。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去迎接那個充滿未知與挑戰,也同樣充滿希望與機遇的“另一個世界”。他的眼神中,閃爍著與夜空中星辰一般明亮的光芒,那是對未來的憧憬,更是對恩人那份沉甸甸約定的無聲承諾。

向往地平線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和县| 宣恩县| 泌阳县| 凤台县| 仙桃市| 秦皇岛市| 苍南县| 肥东县| 宁远县| 曲水县| 保山市| 嘉善县| 辽宁省| 讷河市| 黑山县| 右玉县| 奎屯市| 樟树市| 肥乡县| 石首市| 惠水县| 衢州市| 曲麻莱县| 台南市| 大余县| 师宗县| 寿光市| 兴海县| 祥云县| 乳山市| 通江县| 五河县| 平远县| 弥渡县| 阿图什市| 遂川县| 柘荣县| 沽源县| 汾阳市| 定安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