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風裹著玉蘭花香涌進教室時,周明遠的課桌堆滿了國際競賽的邀請函。但最顯眼的,是那張皺巴巴的音樂會門票——他偷偷報名了下個月的青少年鋼琴大賽,報名表背面寫滿用概率公式計算的最佳演奏節奏。
“這次比賽的評委里,有天體物理學家。“他轉著鋼筆,嘴角揚起自信的弧度,“我想讓他們看看,音樂和宇宙本就是同一種語言。“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新添的草稿紙上,那些交織的音符與公式,像極了他此刻跳動的思緒。
然而,現實很快潑來冷水。父親在整理書房時發現了報名表,實驗室里爆發的爭吵聲穿透樓層。“省隊集訓馬上開始,你還要分心去彈鋼琴?“父親的怒吼震得書架上的獎杯嗡嗡作響,“數學才是你的未來!“
當晚,我在天臺上找到蜷成一團的周明遠。他懷里抱著被撕成兩半的報名表,雨水混著淚水滑過臉頰。“我以為他已經理解了......“他的聲音哽咽,“原來在他眼里,我永遠只能是個解題機器。“
我默默撿起散落的紙片,突然發現撕碎的報名表背面,還畫著我們第一次相遇時的場景——扎著馬尾的女孩抱著素描本,男孩轉身時睫毛上落滿粉筆灰。“或許,我們可以換種方式。“我展開被雨水浸濕的紙張,“用科學證明藝術的價值。“
第二天,我們開始了秘密計劃。周明遠用數學模型分析不同音樂節奏對大腦皮層的刺激,我則通過素描記錄實驗者的表情變化。當數據顯示古典音樂能顯著提升空間思維能力時,他的眼睛亮得驚人:“這就是我們的武器!“
比賽前夜,周明遠的父親意外出現在器材室。男人看著滿墻的實驗數據,又低頭看見兒子用矩陣方程改編的參賽曲目,沉默良久。“當年你母親......“他聲音沙啞,“也總說音樂能治愈人心。“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用膠帶粘好的報名表,“去試試吧,就像你破解數學難題那樣。“
比賽當天,音樂廳座無虛席。周明遠穿著熨燙平整的西裝走上舞臺,琴凳上放著的不是樂譜,而是一疊寫滿公式的草稿紙。當第一個音符響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那是用黎曼猜想的邏輯重構的《月光奏鳴曲》,每個轉折都精準得如同精密儀器,卻又飽含著超越理性的情感。
演奏到高潮部分,大屏幕同步展示著周明遠的研究數據:音樂頻率與大腦α波的共振關系、旋律走向與斐波那契數列的契合度。評委席上,那位天體物理學家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贊賞。
當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周明遠望向觀眾席,父親正站在過道上,用力鼓掌,臉上是從未有過的驕傲。
頒獎儀式結束后,我們在后臺遇見了那位天體物理學家。“小伙子,你的演奏讓我想起了宇宙的韻律。“老人握著周明遠的手,“有沒有興趣參與我們的跨學科研究項目?用音樂模擬黑洞的引力波。“
周明遠激動得說不出話,只是拼命點頭。一旁的父親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去探索屬于你的未知領域。“這一刻,夕陽透過窗戶灑進來,給他們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
返校的路上,周明遠突然停下腳步。他指著天空中若隱若現的銀河,眼中閃爍著光芒:“你看,宇宙就是個未完成的方程式,而我們,正在尋找屬于自己的解。“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精致的琴譜夾,里面裝著新的創作計劃——這次,是用超新星爆發的頻率譜寫的交響樂。
初春的晚風拂過發梢,帶來泥土的芬芳。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我們的故事仍在繼續。那些曾經的矛盾與掙扎,都化作了探索未知的勇氣。而我知道,無論未來的方程式多么復雜,我們都會攜手尋找答案,在科學與藝術的交匯處,奏響最動人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