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時間仲蔓并沒有看到李晨曦,也對,這種咖位一般有自己專門的休息區域。
下午的拍攝,仲蔓依舊只有一個鏡頭,其他基本都是李晨曦和林知瑤的戲份。
而眼下,正是在李晨曦和林知瑤在對戲。依舊是上午的那個場景,依舊是這兩個人,上午的時候拍的是兩個人剛剛認識,還不熟悉。
而現在拍的是兩人剛剛經歷了一場誤會,無痕不善言辭,沒有給公主解釋清楚,只留下了一個略帶憂傷的眼神,怔怔的看著淚流滿面的公主離開,然后自己黯然神傷,也獨自離開。
“第六場,第二個鏡頭,第六次拍攝,開始!”路導坐在監視器后面喊道。
林知瑤飾演的公主淚眼婆娑,低聲啜泣:“為什么……為什么你不解釋?”
李晨曦飾演的無痕站在原地,聲音低沉的說:“公主,我……”
公主用手指輕輕的抵住無痕的嘴唇說:“我知道的,你還有苦衷。我可以等……等你親口告訴我。”
“但是我不可能永遠等,我的時間不多了。”
“我的幾個姐姐,都去和親了……”
公主的眼淚劃過臉龐,落在地上,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我還能有機會再觸摸你的臉么?”
無痕向前走了一步,腳步沉重,想要伸手抓住公主:“公主,我只是不想讓你更難過……”
公主后退一步,雙目無神的說道:“那你覺得,我現在難過么?”
說完公主再沒理會無痕,慢慢的走掉了。無痕怔怔的看著公主離開,卻再沒任何動作。
“咔!好,這一遍比前幾遍好不少,可以過了。”
演完這一個鏡頭,林知瑤趕快去補妝去了,李晨曦坐在場邊發呆,他明顯感覺到,僅僅是今天一天,自己的演技就有了一個肉眼可見的提高,雖然仍然算不上好,但起碼不會惹得導演破口大罵了。
其實剛從學校畢業的李晨曦不是這個樣子的,那個時候,他還是立志成為一位實力派偶像,渴望著能自己作詞作曲,還能演唱,演技也能一流。但是自從簽了“星輝娛樂”之后,暴漲的身價,和偶像明星圈子的氛圍,讓他在紙醉金迷中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傲慢。
“星輝娛樂”這家公司,則是一個專注快速捧紅偶像明星的一家公司,捧紅之后,立即出手轉讓,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造星模式,又被人戲稱為“造星工廠”。這也能看得出來,這家公司的整體公司文化,就是浮躁,快速變現,不成立馬換下一個。
李晨曦也就是在這種模式下,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迷失的。
但是從和仲蔓對戲之后,他開始認真的思考起來了,思考自己反正都要走,為何不提升一下自己呢?
于是對旁邊的經紀人說:“輝哥,拍完這個戲之后,幫我找個老師吧,我還想更精進一下。”
李晨曦的經紀人余俊輝差點把剛喝的一口水噴出來:“你哪根筋不對,你通告還那么多,我再給你加一個學習的安排?就因為上午那場戲么?”
李晨曦虛著眼睛看向遠方:“是,也不完全是,但不管如何我確實已應該更精進一下自己了。”
余俊輝擦了擦嘴,只能低頭看了看通告表,能不能從后面的安排中,再多擠出一點時間來安排上學習。
沒辦法,誰讓李晨曦是目前自己從業以來帶出來最好的一個呢,又不是什么過分的要求,安排唄。
路導看著這個上午還要被自己痛罵的傲慢演員,下午竟然老老實實的坐在旁邊看劇本。
于是和旁邊的導演助理說道:“李晨曦上午和仲蔓那場戲之后,竟然真的在進步,下午雖然也拍了好幾遍,但是明顯還是比上午要強的。”
導演助理笑道:“今天已經聽你說了仲蔓那場戲好幾次了,真有那么厲害么?”
路導說:“我準備今晚跟制片和編劇聊聊,看看給仲蔓加個飛頁。”
所謂飛頁,就是拍攝期間,臨時修改的劇本內容。
助理說:“那你給仲蔓的評價可真是非常高啊!”
路導笑著說:“看到一些有天賦的演員,還是想給他們一個機會的。”
此時仲蔓還不知道這些因為她發生的改變,她此刻正在準備著,接下來有一個鏡頭有她出鏡,還在加緊的準備著臺詞。
是去哄剛剛被無痕傷害到的公主,并不是一個很長的鏡頭。
“好,第六場,第三個鏡頭,第一次拍攝,開始!”
彩兒循著公主的身影,小心翼翼的跟上去,站在旁邊,手指玩弄著衣擺,不知道怎么開口。
公主坐在亭子中間的凳子上,問道:“彩兒,昨天父皇宣我進宮,告訴我只要我嫁給那異族王子,便能保我朝安然無恙。”
公主用空洞的眼睛,看著彩兒說道:“人人都說,你我有幾分神似,是不是?”
彩兒一時未覺其中深意,只當是公主心情稍好,想聊點輕松話題,便笑著說:
“公主與我自幼便相伴長大,自然是有幾分神似的。”
公主忽然起身,扶著彩兒的肩膀問道,眼神急切:“那你定是要護我周全,對不對!”
彩兒心頭一緊,仿佛是意識到了什么,囁嚅了了半天,低聲問道:“公主,你是想……”
話音未落,公主狠狠的抓著彩兒的手臂,長長的指甲幾乎嵌入肌膚。
略帶血絲的眼睛中,充滿著瘋狂,聲音也提高了一截:“彩兒,我待你不薄,你可愿替我和親?”
片刻之后,她又淚如雨下,掩面啜泣:“我在做什么啊!我又在傷害我身邊的人了!”
彩兒咬著嘴唇,忍著小臂上的疼痛,撫摸著小姐的后背,眼底布滿迷茫與心疼。
“咔!”路導喊停。
路導反反復復的看著監視器上的畫面,這一版兩個人演的和劇本都存在些許偏差,屬于是兩個人都即興表演了,但是展示出來的效果確實出奇的好。
沉吟良久之后說道:“這一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