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60多年,傳聞共有100多艘船只在此沉沒和離奇失蹤,為了保護人民財產安全,1984年9月,江西組了一個探險隊深入老爺廟水域考察。
這支考察探險隊由自然、氣象、地質專家和有關科研人員組成,他們以嚴肅的科學態度,對鄱陽湖所謂的“魔鬼三角”水域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探測。
考察隊先在老爺廟的東南、西北、西南建立了三座氣象觀測站,以測試老爺廟周圍的地勢、風力等諸多自然環境因素。
之后又反復查閱了有記載的沉船事故記錄,還對當地漁民進行了一系列走訪,最終發現了沉船事件的一些規律。
一是老爺廟沉船事故多發生于每年春天的三四月,在這個時候,無論白天或夜晚,過往船只常面臨被巨浪吞沒的危險。
二是老爺廟水域內所發生的沉船事故,往往發生在晴空麗日,藍天白云或皓月當空、繁星點點的好天氣,事先沒有任何先兆,船和船上的人幾乎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遇狂濤巨浪,陰雨天卻從未發生沉船事件。
三是狂風惡浪持續時間短,從濃黑的霧氣彌漫、滾滾濁流吞噬船只到湖面上風平浪靜,也就僅僅幾分鐘。
四是狂浪撲來時,伴有風雨怪嘯和船體的碎裂聲,四周黑氣沉沉五指難辨。
至于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沉船事故,當時的考察探險隊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答案,也正因如此,我們才來到了這里。
還是和之前一樣,我們到了九江之后先和當地宣傳部門取得了聯系,并通過他們聯系到了當地的地質局和漁業局,對方各派了兩位專家來協助我們。
這一集的拍攝也沒發生特別奇怪的事,或者說確實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但對經歷了那么古怪事的我們來說,這次發生的事我們已經見怪不怪。
我們當時還是先到附近對路人進行了一系列的隨機采訪以拋出節目謎題,然后由幾位專家通過對氣象站收集數據的計算,對湖水和湖邊土壤、巖石的實地檢測,最后形成了幾個相對科學的推論。
是的,只是幾個相對合理的科學推論,我們已慢慢習慣了這種解釋,或許未解之謎根本就不會有證據確鑿的正式結論。
推論一是,沉船事件可能是由湖里的大魚或江豚所為。
理由是當地人把沉船原因歸結為水怪興風作浪,所以船行至老爺廟水域便要燃放爆竹,把雞鴨等供品拋入水中祈求平安,因此引來了湖中大魚。
那時多是小型的木帆船,超載現象又比較嚴重,任何一條大魚或江豚都有可能把船掀翻,有人就曾目睹在老爺廟北5公里處水域,一條約150斤重的大魚追趕客輪時被螺旋槳擊碎頭部,引起了客輪的劇烈搖擺。
推論二是,湖底有多處暗流漩渦。
根據老爺廟水域的水文資料顯示,湖底有幾股強大的暗流在此交匯,另有紅外航空照片顯示老爺廟水域湖底有一個長約2千米,呈東西走向的巨大沙壩。
所以漁業局的水文專家認為,可能是因為這個神秘沙壩的存在,阻擋了席卷而來的水流,并在湖水底部形成巨大漩渦,從而給通過的船只致命一擊。
推論三是雷電磁場說,這也是我之前說的那件已經見怪不怪的事。
我們在現場調查過程中,發現這個所謂的“魔鬼三角水域”有多處磁場,其中幾處還是能影響大腦思維和誘發陰電陽電接觸產生雷電的強磁場。
我們當時是坐漁業局的一艘執法船沿湖面探索,途經某處時,大部人感覺頭腦昏沉,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暈船,可一離開這個范圍我們就恢復如常。
我們調頭回去進行了磁場探測,發現這個區域有強磁場,大約五十米范圍,之后我們又三次發生類似情況,每次探測均發現有強磁場。
最后一次不僅令眾人感覺頭腦昏沉,船上的通話系統也受到了干擾,莫須有和大吉,還有一位地質專家甚至還出現了幻覺。
三人指著湖面某處說那兒有一條沒穿衣服的美人魚,說著說著就想跳船游過去,幸好被旁邊的人及時拉住,不然就危險了。
后來兩位地質專家一致認為,正是因為湖底有強磁場,才會造成傳說中的突然晴天霹靂、風雨怪嘯,最終因雷擊而船沉人亡的事件發生。
推論四是氣候原因,說沉船也有可能是由湖面的大風和龍卷風所造成。
幾位專家說,從氣象站收集到的20多萬個原始數據來看,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乃至江西一個少有大風區。
最大風力高達16級,風速可達每小時200公里,全年平均兩天就有一天屬大風日,也就是說,每兩天就有一天的風力達到六級。
大風形成的原因是,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15公里,最窄處只有3公里,當氣流自北面南下時,廬山東南面的峰巒會使氣流受到壓縮,當流向僅寬約三公里的老爺廟處時,風速達到最大值。
經算,鄱陽湖水面刮三級風時,老爺廟水域會達到六、七級。
推論五則是暗河溶洞說。
地質專家說,老爺廟水域可能存在水下溶洞和暗河,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但從地質勘查的結果來看,老爺廟水域一帶的地下為石灰巖,其巖性鈣質多、易溶,有形成地下大型溶洞群及地下暗河的自然條件。
之所以沒有發現溶洞和暗河,可能是它們被湖底的砂層覆蓋,而砂層以下的溶洞或暗河里的積水,每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自行釋放。
這些積水沖破砂層噴出來的時候,如果剛好有船通過必然會被掀翻,翻掉的船只又會被沉下去的沙子掩埋,所以很難找到這些沉船的蹤跡。
對“鄱陽湖詭異水域之謎”這一集的拍攝,除了在湖面遇到幾處強磁場令部分人產生了幻覺之外,沒有其他怪事發生,總的來說還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