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頭的葬禮在三天后舉行。
按照村中習俗,遺體停靈三日供親友吊唁。小滿幫忙布置靈堂,在老張頭的工作室里發現了他未完成的雙樹雕刻——兩棵相互依偎的樹,樹干已經成形,但枝葉部分只粗略勾勒。木雕底部刻著日期:1965.11,正是徐明遠離開周家村的那年冬天。
“爸這兩年總擺弄這個。“老張頭的兒子張建軍遞給小滿一杯熱茶,“說是答應了別人要完成,卻一直不滿意。“
小滿小心地捧起木雕,指腹撫過細膩的木紋。“能讓我試著完成它嗎?我跟他學過一些基本功。“
張建軍紅著眼圈點頭。“爸常夸你手巧。工具都在老地方,隨便用。“
葬禮當天,幾乎全村人都來了。小滿才知道老張頭默默幫助過那么多人:修過王家的房梁,給孤兒寡母的李家免費打家具,每年冬天都為村小修理課桌椅...人們輪流講述著與老張頭的點滴往事,靈堂里哭聲一片。
程野也來了,帶著縣里頒發的“傳統工藝大師“榮譽證書——這是他連夜為老張頭申請的。張建軍接過證書時,這個黝黑的漢子哭得像個孩子。
“李縣長看了那些證據,非常震驚。“回去的路上,程野告訴小滿,“省地質局專家組明天就到,趙志強的項目徹底叫停了。“
小滿點點頭,心思卻在那件未完成的木雕上。“我得去老張頭的工作室一趟。“
工作室還保持著老人生前的樣子。工具整齊掛在墻上,木料按種類和大小堆放在角落,工作臺上散落著細小的刨花,仿佛主人只是暫時離開。小滿系上老張頭的舊圍裙,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松木和清漆的味道讓她眼眶發熱。
雙樹雕刻用的是上等黃楊木,質地細膩堅韌。小滿先用砂紙打磨粗坯,然后換上精細刻刀,小心翼翼地雕琢枝葉紋理。老張頭教過她的每一句話都在耳邊回響:“手腕要穩,下刀要準...木料有自己的脾氣,得順著紋理走...“
工作到深夜,小滿才完成一棵樹的枝葉。她揉著酸痛的肩膀,發現工作室門口不知何時多了個保溫桶——劉嬸送的雞湯,還溫熱著。桶下壓著張字條:“別累著,明天再干。“
第二天一早,小滿繼續投入雕刻。正當她專注地雕琢第二棵樹的樹冠時,刀尖突然碰到一個異常堅硬的點。她以為是木結,仔細檢查卻發現是刻意嵌入的小金屬片。輕輕撥動后,木雕發出輕微的“咔嗒“聲,樹干處裂開一道細縫。
“暗格?“小滿屏住呼吸,小心地沿著縫隙掰開木雕。
中空的樹干里藏著一封泛黃的信和一張折疊的圖紙。信的信封上寫著:“蘭君親啟“,落款是“明遠,1965.10“。小滿的手微微發抖——這是徐明遠在被調往青海前留給外婆的信,不知為何從未送達。
信紙已經脆化,她小心翼翼地展開:
“蘭君: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已在去青海的路上。事出突然,未能當面告別,甚憾。
組織上對我的審查已有結論,雖無大過,但不宜繼續在此工作。周同志舉報的'海外關系'實為我舅父在馬來西亞任教,確未及時匯報,我接受批評。
最遺憾的是未能完成周家村礦脈的詳細勘探。隨信附上初步分析,鋰輝石品位極高,且伴生鈹、鉭等戰略金屬,建議列為國家儲備。我已將副本交老支書秘密保存,正本藏于樣本室東墻第三塊磚后,待來日重見天光。
村后那棵梨樹是我為你栽的,愿它年年花開,代我看你笑顏。老張答應為你做套家具,他是個實在人,手藝也好。
此生緣淺,來世再續。望你珍重,勿念。
明遠
1965.10.15“
淚水模糊了小滿的視線。她抹了把臉,展開那張圖紙——是周家村礦脈的詳細地質剖面圖,標注著各種專業符號和數據,右下角蓋著“機密“字樣的紅章。
原來徐明遠早已做好安排,將最重要的證據分散隱藏,只等有朝一日真相大白。而老張頭,這個沉默的木匠,用半個世紀守護著一個未能完成的承諾。
小滿將信和圖紙重新藏好,繼續完成雕刻。現在每一刀都有了新的意義——她不是在雕刻木頭,而是在連接三段被時代洪流沖散的人生。
傍晚時分,雙樹雕刻終于完成。兩棵枝繁葉茂的樹相互依偎,根系在地下糾纏,樹冠在空中交織,宛如一對戀人在時光中永恒相守。小滿在底部刻上完成日期,又添了一行小字:“蘭君與明遠,1965-2023“。
正當她收拾工具時,工作室的門被推開。一個陌生女子站在門口——剪裁精良的白色套裝,高跟鞋,栗色長發一絲不茍地挽在腦后。即使從未謀面,小滿也立刻猜到了她是誰。
“沈冰?“
“林小滿。“女子微笑著走進來,目光掃過凌亂的工作臺,“打擾你創作了?“
小滿放下刻刀,在圍裙上擦了擦手。“有事?“
沈冰從名牌手包里取出一個平板電腦。“我想你應該看看這個。“她點開一段視頻,是程野在會議室向趙志強匯報的畫面:“...周家村項目最大的障礙是那個老屋'云棲居',正好林小滿回來了,我可以借機接近她,查查她外婆是否留下了什么資料...“
視頻日期是一個月前,正是程野初次拜訪“云棲居“的時間。
小滿的胸口像被重錘擊中,呼吸變得困難。但她強迫自己保持冷靜。“偷拍視頻能證明什么?程野早就告訴我他最初的目的。“
“是嗎?“沈冰挑眉,又調出幾封郵件,“那他有沒有告訴你,只要順利完成這個項目,他不僅能免除八十萬違約金,還能直接升任區域副總?“
郵件內容刺痛了小滿的眼睛:程野向公司高層保證會“妥善處理林小滿這個不確定因素“,并提到“必要時可利用個人感情“。
“人是會變的。“小滿聽見自己的聲音干澀而遙遠,“他現在站在村民這邊。“
沈冰輕笑一聲,將一縷散落的頭發別到耳后。“當然,當發現礦產保護能帶來更大利益時。“她湊近一步,香水味撲面而來,“你以為他為什么突然對你這么熱心?因為省里正在組建'鄉村振興專家團',牽頭人就是李縣長。“
小滿握緊手中的刻刀,木柄的紋理硌著掌心。“說完了?“
“最后一句。“沈冰優雅地轉身向門口走去,“程野下周一就要回省城上任了,新辦公室都準備好了。順便,他父母很喜歡我。“
門關上后,小滿呆立了許久。她告訴自己不要輕信沈冰的話,那些視頻和郵件可能被剪輯篡改過。但心底有個細小的聲音在問:如果程野真的在利用你呢?如果他接近你只是為了那些礦產資料呢?
工作室的窗戶漸漸染上暮色。小滿機械地收拾好工具,將雙樹雕刻小心地包好。走出門時,她看見程野站在院門外,手里拿著一疊文件。
“小滿!“他快步走過來,“省里的批復下來了,周家村正式列入傳統村落保護名錄!“他的笑容在看到小滿的表情后凝固了,“怎么了?“
小滿直視他的眼睛。“沈冰來找過你嗎?“
程野的臉色變了。“她去找你了?該死,我跟她說了別...“
“所以是真的?你周一要回省城?“
“那是工作調動,我正想跟你商量。“程野急切地解釋,“省鄉村振興局想借調我去負責傳統村落保護項目,但我可以申請常駐縣里...“
小滿打斷他:“最初的接近,是為了礦產資料?“
程野沉默了,這比任何回答都更有力。
“我明白了。“小滿抱緊包裹,從他身邊走過。
程野抓住她的手腕。“開始是那樣,但后來...“
“后來發現我有利用價值?“小滿甩開他的手,“省里的專家團,傳統村落保護,都是不錯的政績。“
“不是這樣的!“程野的聲音充滿痛苦,“我承認最初動機不純,但這一個多月來,我看著你怎么為村子奔波,怎么照顧老張頭,怎么堅持自己的信念...你改變了我,小滿!“
暮色中,他的眼睛亮得驚人。小滿想相信他,但沈冰的話像毒蛇般盤踞在心頭。
“我需要時間思考。“她最終說,轉身走向“云棲居“。
那晚,小滿將雙樹雕刻放在外婆的舊書桌上,旁邊是徐明遠的信件和地圖。三代人的命運在這個房間里交織:外婆與徐明遠被迫分離的愛情,老張頭沉默的守護,母親因身世秘密而扭曲的人生,以及她自己與程野復雜的關系。
窗外,那棵徐明遠親手栽種的梨樹在夜風中沙沙作響。小滿輕輕撫過雕刻上的紋路,突然明白老張頭為何遲遲無法完成它——有些故事,本就沒有圓滿的結局。
第二天清晨,小滿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開門看見劉嬸滿臉焦急:“快!你媽在村委會鬧起來了!“
小滿匆忙套上衣服趕去村委會。遠遠就聽見母親尖銳的聲音:“...騙子!全都是騙子!“
會議室里,母親正對著李縣長和老支書大喊大叫,完全不顧形象。她頭發散亂,眼睛紅腫,手里揮舞著一張紙。周維安站在一旁,表情尷尬。
“媽!“小滿沖過去,“怎么了?“
母親轉身,眼神中的恨意讓小滿后退了一步。“你早知道對不對?“她嘶吼道,“早知道我不是周家的種!“
小滿這才看清她手中的紙——是一份DNA檢測報告,顯示母親與周家無血緣關系。
“我在飛機上遇到周先生,“母親冷笑一聲,指向周維安,“他好心告訴我,我親生父親是個死在勞改營的地質隊員!“
周維安連忙擺手:“林阿姨誤會了,我只是提到徐明遠先生可能...“
“閉嘴!“母親厲聲打斷他,轉向小滿,“所以你守著這個破村子,是為了那個所謂的'外公'?為了替你外婆贖罪?“
“不是這樣的。“小滿努力保持冷靜,“我只是喜歡這里的生活。“
“喜歡?“母親的聲音陡然拔高,“你喜歡當個沒出息的山野村婦?喜歡被人指著脊梁骨說'看,那就是跟野男人跑了的周老師的孫女'?“
會議室鴉雀無聲。李縣長和老支書交換了一個眼神,老支書緩緩站起來。“林女士,你母親是我見過最堅強的女性。明遠走后,她本可以打掉你,卻選擇獨自承受流言蜚語將你撫養成人。“
“那我該感謝她?“母親譏諷道,“感謝她給我一個私生女的身份?感謝她讓我被丈夫拋棄?“
小滿震驚地看著母親。原來父親離開不是因為鄉村生活,而是因為母親的身世?
“媽,我們回家談。“她試圖拉住母親的手。
“別碰我!“母親猛地甩開她,“我沒有家,你也沒有!那個破房子根本不是周家的,是你外婆用贓款買的!“
“什么?“
“她收了地質隊的錢,幫他們隱瞞礦脈!“母親歇斯底里地大笑,“什么德高望重的周老師,不過是個貪污犯!“
老支書重重拍桌:“胡說八道!那房子是村里獎勵蘭君教書二十年的!明遠走后,她還匿名捐錢修了村小!“
母親充耳不聞,從包里掏出一張支票摔在桌上。“這是一百萬,買你回城的機票。要么跟我走,要么永遠別認我這個媽!“
小滿看著那張輕飄飄的支票,再看看母親扭曲的面容,突然感到深深的疲憊。這不是她熟悉的母親,而是一個被仇恨和傷痛折磨了大半生的可憐人。
“我需要時間。“她輕聲說,“請您先回酒店休息。“
母親冷笑一聲,抓起支票轉身就走。周維安尷尬地鞠了一躬,追了出去。
會議室里一片寂靜。小滿跌坐在椅子上,雙手不住地發抖。老支書給她倒了杯熱茶,嘆息道:“你媽從小就這樣,聽不進勸。當年蘭君為了保護她,受了不少委屈。“
“外婆...真的收了錢嗎?“
“當然沒有!“老支書激動地說,“明遠留下的只有那些礦石樣本和資料。蘭君后來捐的錢都是她省吃儉用攢下的工資。“
李縣長清了清嗓子:“林小姐,家庭矛盾我們不便插手。但關于周家村礦脈的事,省里已經有了決定。“他推過來一份文件,“專家組確認礦脈具有國家戰略價值,將設立特別保護區。村民會得到合理補償,但無需搬遷。“
小滿機械地翻看文件,眼前卻浮現母親絕望的眼神和程野復雜的表情。勝利的喜悅被沖得七零八落。
走出村委會,小滿發現程野等在門口。他看起來一夜未眠,眼下掛著濃重的陰影。
“我都聽到了。“他低聲說,“很抱歉。“
小滿沒有看他,繼續往前走。“省里的調令收到了?“
“今早到的。“程野跟上她的步伐,“但我可以拒絕。“
“何必呢?那是你的事業。“
程野攔住她。“小滿,看著我。我對你的感情是真的。那些郵件...是寫給公司看的場面話。“
小滿終于抬頭與他對視。陽光下,他的眼睛清澈見底,看不出欺騙的痕跡。但信任一旦破裂,就像老張頭雕刻上的裂痕,即使修復也會留下痕跡。
“我需要獨處一段時間。“她最終說,“你也好好考慮自己的選擇。“
回到“云棲居“,小滿將雙樹雕刻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一遍遍撫摸著上面的紋路。午后的陽光透過梨樹葉的縫隙,在木雕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想起徐明遠信中的話:“村后那棵梨樹是我為你栽的,愿它年年花開,代我看你笑顏。“
梨樹已經長大,花開又花落數十載,而栽樹的人早已化作黃土。外婆每次看到這棵樹時,心里在想什么?是甜蜜的回憶,還是無盡的遺憾?
手機震動起來,是程野發來的長消息。小滿沒有立即查看,而是走進書房,取出外婆的日記本。她從未仔細閱讀過這些私人文字,但現在,她需要了解外婆真實的心路歷程。
隨手翻開一頁,日期是1966年春天:
“明遠離開五個月了,音信全無。肚子已經顯形,村里流言四起。周同志今日又來'關心',暗示我打掉孩子調去縣城。我拒絕了。若這是明遠留給我唯一的禮物,我必以生命護之。
老張送來新打的嬰兒床,手藝極好,卻不敢直視我的眼睛。這老實人...“
另一頁,1967年冬:
“小荷(母親的小名)周歲了,長得越發像他。收到青海來信,說明遠去年冬天就...我不敢相信,直到老張帶回他的懷表。表殼里有我們三人合照,背面刻著'山河可鑒'。
今夜大雪,梨樹枝被壓斷一根。我撿回來放在床頭,仿佛這樣他就離我近些...“
淚水打濕了泛黃的紙頁。小滿合上日記,走到院中仰望那棵梨樹。半個世紀過去了,它依然挺立,見證著愛情的忠貞、友情的厚重,以及生命頑強的延續。
手機又響了,這次是周維安:“林小姐,令堂情緒極不穩定,已購買明日返程機票。如有需要,我可安排你們見面。“
小滿回復:“謝謝,不必了。請照顧好她。“
她知道自己暫時無法面對母親。有些傷痛需要時間沉淀,有些心結無法一夕解開。就像老張頭未完成的木雕,需要耐心和技巧才能完美收尾。
傍晚,小滿帶著雙樹雕刻來到老張頭墳前。新立的墓碑簡單樸素,只刻著名字和生卒年月。她將木雕放在墓前,輕聲說:“張叔,我完成了。希望您和外婆、徐明遠在另一個世界團聚。“
回程時路過村委會,發現燈還亮著。小滿鬼使神差地走進去,看見程野伏在會議桌上睡著了,面前攤開著厚厚的項目文件。電腦屏幕還亮著,顯示著一封未發送的郵件:
“李縣長:
感謝您的賞識,但我慎重考慮后決定辭去省局職務,繼續留在周家村完成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隨附我對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
小滿輕輕退出會議室,沒有驚動他。夜空中繁星點點,如同無數雙守望的眼睛。她深吸一口帶著草木香的空氣,感到一種奇特的平靜。
無論程野最終作何選擇,無論母親是否原諒她,無論自己的身世藏著多少秘密,“云棲居“永遠在這里,梨樹年年花開,土地生生不息。
這才是她的根,她的路,她愿意堅守一生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