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窺見的裂痕
十月的霧靄裹著機械樓外墻的爬山虎,將“厚德精工“的校訓牌洇成模糊的墨團。林遠抱著《機械原理》穿過圖書館側門時,瞥見公告欄后閃過一沓現金——那是三張連號百元鈔,正被塞進某位教務處老師的公文包。
“小林啊,這本《液壓傳動》的教材采購...“
“王主任,您看這批實驗耗材的發票金額...“
零星的對話碎片被秋風卷進林遠耳中。他僵在原地,看著那本標價128元的教材——上周在二手書店,他剛用工地結的工錢買過同款,封底還沾著水泥灰。
銀杏樹下的交易
蘇文月將熱奶茶貼在林遠發涼的手背上:“上個月機械系評獎學金,李浩的《機械設計》作業全是抄襲。“她指甲掐進奶茶杯壁,“可他父親給教務處送了臺蘋果筆記本。“
林遠想起開學典禮上,那個戴金絲眼鏡的男生作為優秀學生代表發言。此刻他忽然看清對方演講稿邊緣的暗紋——是某家培訓機構定制筆記本的水印。
“這是上學期教輔采購的回扣單。“蘇文月從書包夾層抽出泛黃的A4紙,表格里密密麻麻列著書名與返點比例。當她翻到《高等數學輔導》那欄時,林遠注意到返點率高達35%——這恰好是貧困生助學貸款的最低利率。
證書的明碼標價
深夜的實訓樓頂,林遠用游標卡尺撬開通風管道。在堆積如山的報廢齒輪旁,他找到本燙金封面的《職業資格證書內參》,內頁用鉛筆標注著:
-電工證:8000元(含實操培訓)
-機械工程師:1.2萬(可分期)
-教師資格證:5000元(包通過)
“這是去年機械系主任的'創業項目'。“蘇文月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舉著手機電筒照亮管道內壁的刻痕——數百個證書編號如蜈蚣般爬滿鐵皮,“上個月被辭退的劉老師,就因為查賬發現了這個。“
麥芒刺破謊言
次日清晨,林遠在食堂餐盤底部發現張小廣告:“快速拿證,包您就業!“聯系電話是某個快遞驛站的座機。他偽裝成快遞員潛入后院,目睹教務處王主任正將成摞證書塞進印著“機電設備“的紙箱——發往某建筑公司的安全員崗前培訓名單。
“林同學,這是你的叉車證。“當林遠以勤工儉學名義找到王主任時,對方扔來本嶄新的證書。封二貼著的照片讓他瞳孔驟縮——那是他父親在麥田收割的身影,被PS替換成了叉車操作場景。
齒輪與鐐銬的交響
蘇文月帶著林遠潛入檔案室,手電筒光束掃過成排的鐵皮柜。在“2019級機械系“的檔案盒里,他們發現:
-37份實習報告出自同一家打印店
-12份畢業設計查重率超過80%
-5份優秀畢業論文作者的家長在教材供應商處任職
“看這個!“蘇文月抽出份泛黃的《專升本綠色通道協議》,附加條款赫然寫著:“乙方需推薦3名生源至指定培訓機構,方可享受優先錄取資格。“
暴雨中的覺醒
期中考試當天,林遠在考場外撞見驚心一幕:教務處劉老師正將密封試卷交給校外中介。當對方遞上裝滿現金的茶葉罐時,罐底露出張照片——正是林遠在工地扛水泥的背影。
“這就是你說的'公平競爭'?“林遠在暴雨中揪住劉老師衣領。對方甩開他的手冷笑:“專科生也配談公平?知道為什么實訓設備總少三臺嗎?那是給領導子女留的升學直通車!“
當林遠將證據交給陳默老師時,對方顫抖著打開保險柜——里面是二十年來學生聯名舉報信的灰燼。“當年我舉報食堂克扣貧困生餐費,“陳默點燃一支煙,“第二天就被調去掃廁所。“
月光穿過破碎的玻璃窗,照亮墻上斑駁的“教書育人“標語。林遠忽然抓起美工刀,在木制課桌上刻下兩道新痕——與父親收割機履帶間的麥芒間距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