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的校園,被一層金色的夕陽籠罩,仿佛是一幅油畫,滿溢著寧靜與祥和。梧桐樹的金黃葉片隨風輕舞,灑落在教學樓前的小徑上,踩上去發出細微的沙沙聲,如同時光流逝的低語。教學樓的鐘聲每隔一刻鐘便悠揚地響起,回蕩在校園上空,與圖書館前噴泉的水聲、操場上同學們的歡笑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畢業交響樂。
黃昏的光芒透過宿舍樓的窗戶,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離別的氣息——畢業生們忙著在校園標志性建筑前合影留念,低年級學生抱著書本匆匆走過,老師們則在走廊里與學生交談,給予最后的祝福和建議。然而,在這片告別的氛圍中,也充滿了希望與期待,如同鳳凰木上初綻的花蕾,預示著新的開始。
林遠獨自一人漫步在校園的小徑上,手指輕輕撫過校徽上那熟悉的紋路。五年前,他懷揣夢想踏入這所學校的大門,滿懷對未來的期望;如今,站在畢業的門檻上,他心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對未竟理想的思考。
在畢業前夕,林遠和302宿舍的兄弟們以及蘇文月等好友圍坐在宿舍中央的小圓桌旁。桌上散落著幾本筆記本和筆,墻上貼滿了他們大學四年的照片和海報。宿舍里彌漫著淡淡的墨香,那是阿杰前些日子參加書法比賽獲得的獎品散發出的氣息。
窗外,夕陽的余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細長的光影。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只有墻上的掛鐘滴答作響,記錄著這段珍貴的時光。
“我們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的困難和挑戰。“林遠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筆記本的邊緣,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專科生的身份讓我們在求職時屢屢碰壁,參加培訓課程需要自掏腰包,甚至有些企業連簡歷關都不給我們過。“
阿杰放下手中的筆,點了點頭:“是啊,我們宿舍四個人,除了陸川因為家里有關系獲得了一個實習機會,其他人都是靠自己一遍遍投簡歷、參加面試才找到工作的。學歷焦慮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很多專科生的心頭。“
蘇文月從她的背包里取出一份調查報告,輕輕放在桌上:“這是我這學期做的關于專科生就業現狀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七成專科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學歷影響了職業發展,六成人在工作后仍感到自卑和不安。“
“我們想成立一個基金,幫助那些像我們一樣,曾經迷茫、掙扎的專科生。“蘇文月輕聲說道,她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不是簡單的經濟援助,而是搭建一個平臺,讓他們知道專科不是終點,學歷不能定義一個人的全部。“
林遠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對著大家:“我們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一流大學的背景,但我們有毅力,有決心,有改變命運的勇氣。我們應該把這些傳遞給更多的學弟學妹們。“
宿舍里一片寂靜,只有窗外的蟬鳴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那是經歷過挫折后更加堅定的光芒,是明白自己能夠為他人帶來希望的光芒。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決定成立“逆流教育基金“。這個名字源于林遠的提議——“逆流而上,不隨波逐流,正是我們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
他們希望這個基金能夠成為專科生們逆流而上的助推器,幫助他們跳出學歷焦慮的怪圈,用知識去改變命運。基金不僅提供經濟援助,還包括學習資源、職業規劃和心理輔導,力求全方位支持那些面臨困境的專科生。
在籌備過程中,每個人各展所長,分工明確。林遠負責撰寫基金的章程和愿景,他常常在電腦前工作到深夜,反復修改每一句話,力求準確傳達基金的理念和精神。他翻閱了大量國內外類似基金的資料,咨詢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甚至聯系了幾位已經畢業在公益領域工作的校友,汲取經驗。
“我們的愿景是什么?不僅僅是資助,更是賦能。“林遠在一次小組討論中強調,“我們要讓每一個接受幫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知道他們的價值不因學歷而被低估。“
阿杰則負責設計基金的標志和宣傳材料。他熬了幾個通宵,設計了十幾個版本,從初稿到定稿,不斷調整細節。“這個標志要簡潔有力,同時傳達'逆流'和'上升'的雙重含義。“他指著設計圖解釋道,“鳳凰在逆風中展翅,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向上的箭頭代表著進步和提升。“
陸川負責聯系學校和相關教育機構。這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他遭遇了不少拒絕和冷遇。“許多人對我們的能力表示懷疑,畢竟我們只是剛畢業的學生。“陸川苦笑,但他沒有放棄,帶著林遠他們精心準備的材料,一家一家拜訪,用真誠和熱情打動對方。最終,他們獲得了學校基金會和一些企業的初步支持。
蘇文月則負責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宣傳推廣。她創建了基金的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撰寫感人至深的故事,分享基金的理念和進展。她還策劃了一系列短視頻,采訪往屆學生,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引起了廣泛共鳴。
“這不是一項輕松的任務,“蘇文月在一次總結會上說,“但每當我看到有同學留言說'謝謝你們讓我看到了希望',我就覺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籌備期間,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爭論和修改,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難。但每當有人想要放棄時,林遠總會提醒大家:“想想我們為什么出發。我們曾經就是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我們有能力伸出援手,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啊!“
基金的成立消息在學校內迅速傳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令他們意外的是,校方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承諾提供必要的支持。校長親自接見了他們,稱贊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并表示學校將提供場地和部分資金支持。
“你們的行動讓我想起了我年輕時的理想。“校長握著林遠的手說,“這個世界需要的不只是成功者,更需要那些愿意為他人點亮前路的人。“
校外的一些企業和慈善家也紛紛伸出援手。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提供了首筆啟動資金,并承諾每年贊助一定數量的獎學金。一家出版社則表示愿意為基金提供免費的教育資源,并協助搭建在線學習平臺。
“我們看到了這些年輕人身上的潛力和希望,愿意為他們的夢想助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家在接受采訪時說道,“他們讓我想起自己創業初期,也是靠著幾個人的熱情和堅持,一步步走到今天。“
更令人感動的是,許多已經畢業的校友也紛紛解囊相助。其中一位在知名企業擔任高管的校友寫道:“五年前,我也曾因為學歷而遭受歧視,但我沒有放棄。現在,我希望能夠為后來者鋪就一條更平坦的道路。“
隨著支持聲音的增多,基金的規模和影響力逐漸擴大。林遠和他的伙伴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夢想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終于,在畢業典禮后的第二天,“逆流教育基金“正式成立了。學校禮堂內座無虛席,臺下坐滿了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舞臺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橫幅,上面寫著“知識改變命運,逆流成就夢想“幾個大字。
林遠代表基金團隊發言。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深色西裝,胸前別著一枚小小的鳳凰徽章——那是基金的首個紀念品。站在麥克風前,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臺下熟悉的面孔,聲音堅定而有力: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校友,以及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大家好!
五年前,我和我的室友們,和在座許多同學一樣,懷著夢想走進這所校園。我們曾以為,只要努力學習,就能獲得應有的機會。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沉重的一課。找工作時,我們因為學歷而被拒之門外;參加培訓時,我們因為費用而猶豫不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時,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
臺下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專注地聽著。
“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我們相互支持,共同奮斗,最終走到了今天。我們深知,那些即將踏入社會的學弟學妹們,許多人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他們有夢想,有能力,卻因為學歷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林遠的聲音略微提高,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決定成立'逆流教育基金'。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傳遞一種信念:無論你身處何種學歷層次,都有機會通過努力和知識改變命運。學歷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它不能定義你的能力,更不能限制你的未來。“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林遠稍作停頓,繼續說道:
“逆流而上,從來都不容易。我們會遇到阻力,會面臨挑戰,但正如鳳凰涅槃,只有經歷過逆境的洗禮,才能真正展翅高飛。我們相信,每一個敢于逆流而上的靈魂,都值得被尊重和支持。“
隨著林遠的話語落下,大屏幕上開始播放基金宣傳片。畫面中,是過去一年里他們走訪的那些面臨困境卻依然堅持的專科生們——有凌晨五點就在圖書館學習的學子,有在工作之余堅持參加培訓的職場新人,有面對挫折仍微笑前行的追夢人。
宣傳片結束后,全場起立鼓掌。掌聲經久不息,許多人眼中含著淚水。這一刻,林遠知道,他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而更大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基金成立后,迅速在專科生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首期募捐就超過了預期目標,不僅有企業和校友的捐款,還有許多普通學生的小額捐贈——有人捐出了兼職收入,有人捐出了獎學金,甚至有人捐出了珍藏的書籍和學習筆記。
“我想把我大學期間最珍貴的資料捐出來,那是我熬夜整理的專業知識手冊。“一位大二學生說,“也許它幫不了很多人,但這是我的心意,希望能為后來者提供一點幫助。“
基金迅速啟動了首個項目——“逆流獎學金“。與傳統的獎學金不同,這項獎學金不僅提供資金支持,還為獲獎者提供一對一的職業規劃和學習指導。首批20名獲獎者中,有來自不同專業的專科生,他們有的在學術上表現出色,有的在社會實踐中積極貢獻,有的克服了巨大困難堅持學習。
“有了這個基金的支持,我感到無比的幸運和感激。“一位受助新生在采訪中說道,“它不僅給予了我物質上的幫助,更給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每當我感到迷茫時,就會想起那些曾經支持過我們的人,他們的故事和經歷讓我重拾信心。“
基金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很快,一些教授和講師主動提出為基金提供志愿服務,幫助設計課程和培訓材料。一家教育科技公司捐贈了在線學習平臺的使用權限,讓更多學生能夠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甚至有企業開放了實習崗位,優先考慮基金資助的學生。
更令人欣慰的是,基金的理念開始在校園中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學歷背后的能力培養,開始更加重視實踐經驗和持續學習。校園里出現了一股新的思潮:學歷重要,但不是唯一;成功不僅取決于出身,更取決于持續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
“逆流教育基金最寶貴的財富,不是募集到的資金,而是它點燃的希望之火。“一位教育專家在評論中寫道,“在這個學歷至上的社會,它為專科生提供了一個證明自己價值的平臺,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就有可能逆流而上,改變命運。“
林遠站在禮堂外,望著天空中飄浮的云彩。夕陽西下,天空呈現出絢麗的橙紅色,預示著明天的朝陽將更加燦爛。此刻的他,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這只是開始。“林遠輕聲說道,身旁是同樣感慨萬千的室友和蘇文月。
“是啊,“蘇文月微笑著回應,“想想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支優秀的志愿者團隊,有了第一批受益者,還有這么多支持和信任我們的朋友。“
陸川拍了拍林遠的肩膀:“別忘了,下周我們還要去鄰市的那所職業院校介紹我們的基金。“
“還有下周二的志愿者培訓會,“阿杰補充道,“我正在設計新的宣傳海報。“
林遠點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資金的持續募集、項目的有效實施、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些都是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但他也相信,只要他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我們今晚有個小型慶祝會,“蘇文月笑著說,“大家都很累,應該好好放松一下。“
林遠微笑著表示同意。慶祝會將在學校的湖邊舉行,那里有他們大學四年最美好的回憶。然而,在享受這片刻的寧靜之前,林遠還想獨自一人站在湖邊,思考基金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想起了一位受助學生的來信。那個來自偏遠小鎮的女孩寫道:“謝謝你們讓我相信,即使出身平凡,也能通過努力創造不平凡的人生。我會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像你們一樣,幫助更多的人。“
這封信,以及許多類似的反饋,讓林遠更加堅信他們正在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不僅是幫助一些人,更是在播撒希望的種子,這些種子終將在未來長成參天大樹。
夜幕降臨,星星開始在天空中閃爍。林遠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夏夜的微風。他知道,明天太陽升起時,新的征程將繼續。而“逆流教育基金“,也將如同那逆流而上的鳳凰,在挑戰與困難中,展翅高飛,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