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從來就不該是博物館里蒙塵的展品。在武侯祠的文創店里,我看到年輕設計師將蜀繡元素融入現代服飾;在寬窄巷子的工作室里,有年輕人跟著老師傅學習雙面異色繡;甚至在春熙路的櫥窗里,蜀繡圖案的手機殼也吸引著路人的目光。這些場景,都在艷陽天的撫照下重煥光華。
此刻,陽光正溫柔地撫摸著展廳里的每一件繡品。那些曾經黯淡的絲線重新煥發光彩,錦鯉仿佛要躍出水面,花鳥似乎要振翅高飛。我突然明白,蜀繡就像成都的太陽,雖然有時會被云霧遮蔽,但永遠不會消失。只要給予足夠的陽光,它就能綻放出驚人的美麗。
走出博物館時,夕陽正偉整座城市鍍上金邊。在這艷陽天里,我仿佛看見蜀繡的未來,也如這艷陽般燦爛明亮。傳統不會老去,它只會在新的時代里,煥發出新的生機。我站在臺階上,任暖陽輕撫臉龐,忽然明白了什么——我要像那位繡娘一樣,用專注與熱愛編織生活;要像重煥生機的蜀繡一樣,在傳統的滋養中迸發璀璨。
或許某個艷陽天,金色的光芒盈滿窗欞,我會靜坐其中,抽陽光為絲,織歲月為帛,在生命的素絹上,繡制屬于自己的艷陽。只要心中永駐艷陽,再樸素的繡線也能織就云霞滿天的長卷,再細碎的針腳也能織就永不褪色的艷陽天。